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2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51篇
林业   17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36篇
  200篇
综合类   150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41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植物"柔性坝"在不同底坡下水流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水槽模型试验,较系统地分析了植物“柔性坝”在交错布置方式下,3种不同底坡对水流的影响.由试验得出,植树后底坡越大,流量对植物坝的壅水影响越不明显,即底坡对植物坝壅水的影响要比流量的影响大.同时通过对相同底坡不同流量下植树前后断面平均流速的分析,说明了植物坝能较好的减小坝前和坝内的水流平均流速,并将流速峰值均匀化.最后从理论上分析了植树前后糙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52.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梯田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梯田建设高荣乐(黄委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西安710043)一、梯田建设的发展历程黄河流域坡地修成梯田的历史悠久,有明确记述及可考证的是在明清两代。古代农民在坡地耕作中沿等高线留地界使坡面逐步形成阶梯状,这是黄河流域梯田最早形成的方式。...  相似文献   
53.
据研究 ,黄河中游在暴雨 (2 4h)频率设计标准为 1%~ 0 5 %的条件下 ,坝地总面积达到坝控流域面积的 1/ 2 0~1/ 10时可达到坝系相对稳定。河龙区间在坝系达到相对稳定后 ,通过坝系拦蓄作用 ,每年可提供 16亿~ 2 9亿m3 的农业用水 ;有 42 4%的年份年径流大部分可被拦蓄利用 ;有 5 7 6%的年份坝系土壤水分补充量可达 5 2亿m3 以上  相似文献   
54.
水坠坝裂缝的简易灌浆法──自重压力灌浆法杨禄润(宁夏彭阳县水保站,756500)利用重粉质壤上填筑的水坠坝,在施工期坝体内基本上是一个“流态区”,当边埂高出冲填泥面较多(0.8~1.20m)lhj形成重力式埂时,上部边埂依附在冲填泥池上的重量增大,此...  相似文献   
55.
梳子坝对土石流之防治效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梳子坝是一种透过性坝体,可以有效地防止土石流之危害。因此,本研究经由土石流过梳子坝的质量守恒定律和渠槽试验,分别建立土砂流出率、泥砂体积浓度比及贮砂率等三种主要的效率参数,作为评估梳子坝防治土石流之效率,并据以发展出一种简单的设计模式,可以用来设计单一的梳子坝的高度、开口间距及总开口宽度等坝体几何因子。  相似文献   
56.
陕北淤地坝建设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淤地坝建设在陕北有着悠久的历史,截至1989年底止,共建成淤地坝31797座,其中有骨干工程58座,大型836座,中型5600座,小型25303座,总库容394928万m3,已拦泥298109万m3,共可淤地49386hm2,已淤地43289hm2,坝地利用率69.8%。大中型和骨干工程控制流域面积17562.57km2,占全区水土流失面积的26.7%。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设计、施工质量低、运行年限超过设计淤积年限等原因,有75.8%的淤地坝成为病险坝。应加强淤地坝建设的科学研究,加强管护、抓紧整修加固配套。  相似文献   
57.
通过回顾水土保持淤地坝建设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做好淤地坝建设试点示范的重要意义,揭示了试点示范工作对淤地坝建设的推动作用。围绕淤地坝可研、设计、建设管理和运行管护4个阶段,分析了当前淤地坝试点工程建设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开展以支流为单位淤地坝系建设对淤地坝长远发展和水土保持治黄事业的优越性,指出了实施好支流坝系试点示范工程应抓住的关键环节,旨在为广大从事淤地坝建设的同仁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绥德王茂沟流域淤地坝调查及坝系相对稳定规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茂沟流域面积5.97km ̄2,位于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形破碎,水土流失严重。1953年开始综合治理以来,在沟谷建成大小淤地坝45座,已拦泥176.18万m ̄3,淤垫坝地33.3hm ̄2,形成较完整的坝系.使年输沙模数由18000t/m ̄2减少到460t/km ̄2。随着淤地坝的逐年淤积,坝系的抗洪拦沙能力有所降低,暴雨中水毁坝体和坝地作物保收问题尚未得到很好解决。在调查分析坝系布局和抗洪能力基础上,按坝系相对稳定条件和标准,采用坝系相对稳定系数(坝地面积与坝控集流面积之比)1/20、暴雨洪水频率2%,对流域内的10座淤地坝进行加高加固规划,使其达到坝系相对稳定,以实现对流域洪水泥沙的长期控制、坝地作物保收。  相似文献   
59.
甘家沟泥石流特征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甘家沟是一条国内有名的严重泥石流沟,流域内有骨塌体52处,面积达24.3km^2,松散固体物质达13413万m^3,泥石流形条件极为优越,为了保护沿江农田,村镇,公路和上游武都县城的安全,根据泥石流的形成特点和成灾方式,该流域的泥石流防治采取了和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以式程措施为主,拦挡与排导相结合,以拦为主的综合治方案。  相似文献   
60.
治黄之本在于水土保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漫长的地质时期,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强度变化幅度很大,有时异常强烈,有时则很轻微。子午岭地区土壤侵蚀由强变弱的实例以及许多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先进典型说明,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完全可以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以自然侵蚀为主” 的论断并由此而得出“水土保持只能治理人为加速侵蚀部分,对自然侵蚀是无能为力的”结论是不恰当的;仅靠打坝淤地,发展坝系农业,解决不了群众的生活问题,“治黄之本在于打坝淤地”的提法是不切合实际的。只有水土保持才是根治黄河水害、促进当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