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1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2篇
  8篇
综合类   125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9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个早稻品种最佳氮肥施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2个早稻品种在江汉平原的最佳氮肥施用量。[方法]对两优9168和华两优103进行225、150和75kg/hm23个不同氮肥施用量试验,筛选2个早稻品种的最佳氮肥施用量。[结果]供试品种间生育期差异未达显著水平,氮肥施用量对生育期影响极显著,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减少,水稻全生育期有延长趋势;氮肥施用量对产量影响显著,随着氮肥施肥量的减少,产量呈递减趋势;氮肥施用量对经济系数影响显著,且均在150kg/hm2水平下经济系数最大。[结论]该研究为水稻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2.
为了解人们日常茶叶消费状况,选择青岛市为研究区域,对普通消费者茶叶种类选择、泡制方法、茶饮习惯和饮用量等进行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消费者在选用茶叶种类上存在明显差异,选用绿茶的人群所占比例最高,占调查总人数的49%,从高到低依次为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在茶叶消费量上,每日消费5 g的人群所占比例最高;茶叶浸泡次数大多数消费者以3~4次为主,浸泡时间一般在30~50 s;在茶叶饮用量上以日均饮用3~6杯的消费者居多,以6杯茶估算,每日人均儿茶素摄入量为675.0 mg,这一数值偏低,未能达到健康饮茶标准。以上说明,受青岛市本地产崂山绿茶的影响,饮用绿茶仍然是大多数青岛居民的选择,茶叶消费结构较为合理,但对儿茶素的保健药用价值认识不足,科学摄入量不足,今后应提高人们对科学健康饮茶的认识,形成风味与健康并重的饮茶理念。  相似文献   
23.
田飞  张颖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842-17844
兼顾政府的经济实力(供方)和贫困群体的实际生活状况(需方)来确定贫困线更符合我国实情。参照7个发达国家历史上人均GDP指标与贫困线之间的关系,建立5个供方贫困线预测模型。依据数据本身、我国国际地位、我国经济实力和党中央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等原则选择一个最佳模型。若采用美国模型,2008年我国供方贫困线为年人均18972元。  相似文献   
24.
城市森林总量需求与实现途径:以徐州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森林的功能—需求可以划分为全球气候、市域国土安全、市域公共安全、基本生活环境和高级精神需求5个关系域,其中碳平衡需求是确定1个城市森林需求总量的主要因子,居民生活水平和森林类型结构的变化对城市森林总量需求影响极大。现行城市绿地(城市森林用地)标准可以满足人年均消费1万元对城市森林总量的需要,当人均年消费1.7万元以上时,(理论上)森林覆盖率需要50%以上。仅靠增加城市森林总量来满足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所带来的高碳排放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在增加城市森林数量、改善城市森林结构、提高城市森林质量的同时,增加对市区外辖县森林建设的投入。  相似文献   
25.
唐丽娟  雷磊  曹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725-4728
介绍了1998~2007年中国10个主要沿海城市的耕地数量变化情况及其驱动力,认为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是导致沿海城市耕地减少的共同驱动力,其中经济发展是最主要的驱动因素。以辽宁省葫芦岛市为例,根据1998~2007年相关统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葫芦岛市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近10年来,葫芦岛市的耕地总量不减反增,耕地面积增加主要集中于1998~2002年;葫芦岛市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力可以归纳为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及农业科技进步三大类。基于此,提出了耕地保护的相关对策:控制人口数量,减轻耕地压力;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稳定耕地数量和质量;严格控制耕地非农化规模,提高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水平;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力度;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引导农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26.
利用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统计分析平台》作为统计数据源,以2005年-2011年《果树学报》发表的文献量及其下载量为基数,对该期刊的网络计量学指标浏览量和下载量分学科、研究单位等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对《果树学报》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促进刊物发展、进一步提高办刊水平.  相似文献   
27.
通过对水稻秀水128单季直播条件下不同播种量和不同氮肥施用量的试验分析,初步明确了秀水128获得高产相应的直播用种量和氮肥施用量。即在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以6月初播种,播种量52.5kg/hm^2,纯氮施用量187.5kg/hm^2为最佳。  相似文献   
28.
银川市几种针叶绿化树种的春季滞尘能力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银川市西夏区的四个针叶树种在三个不同粉尘污染区的春季滞尘能力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各树种在不同的粉尘污染区均表现出明显的滞尘效应;不同树种的滞尘能力存在明显差异;树种的滞尘能力与降尘环境、滞尘时间等因素有关;随着时间的延长,四树种在不同的粉尘污染区的滞尘能力呈增大趋势;几种针叶树种的滞尘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侧柏>白皮松>桧柏>云杉。    相似文献   
29.
运用物理分组的方法对海南岛的次生林、水稻田、甘蔗地土壤(剖面分0~10cm,10-20cm,20-50cm。50-100cm四层)进行物理组分及其有机C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方式由次生林变为农用地后.大团聚体占土壤的质量百分数显著降低,微团聚体和粉粒与粘粒大小的团聚体占土壤的质量百分数显著增加。几种团聚体中微团聚体的变幅最大;由次生林变为水田比变为甘蔗地对土壤不同团聚体所占的比例影响大;次生林改为水稻田和甘蔗地后,水稻田和甘蔗地土壤各物理组分的有机碳含量都显著降低.且水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降低的幅度较大。土地利用变化主要使0-50cm土壤产生显著退化。  相似文献   
30.
本研究在水稻不同生育期、不同抗性品种及不同温度条件下,对褐稻虱长、短翅型雌虫的产卵量和产卵前期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16~33℃恒温和17.4~27℃自然变温范围内,长、短翅型雌虫在同一温度条件下产卵量差异不显著。在水稻的苗期、分蘖期和孕穗期,取食同一生育期植株的两种翅型雌虫产卵量也无显著差异。同在感虫品种或中抗品种上,不同规型雌虫的卵量也未表现显著的差异,只有在抗虫品种7105上,短翅型雌虫的卵量明显高于长翅型雌虫。此外,在22~31℃范围内,处在同一温度下短翅型雌虫的产卵前期显著短于长翅型雌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