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141篇
  免费   5184篇
  国内免费   6033篇
林业   10684篇
农学   6090篇
基础科学   4461篇
  10841篇
综合类   42512篇
农作物   3542篇
水产渔业   6218篇
畜牧兽医   7660篇
园艺   2204篇
植物保护   4146篇
  2024年   347篇
  2023年   1131篇
  2022年   1733篇
  2021年   1985篇
  2020年   2092篇
  2019年   2562篇
  2018年   1443篇
  2017年   2657篇
  2016年   3201篇
  2015年   2888篇
  2014年   4082篇
  2013年   4270篇
  2012年   6297篇
  2011年   6762篇
  2010年   5483篇
  2009年   5454篇
  2008年   5124篇
  2007年   6092篇
  2006年   5384篇
  2005年   4513篇
  2004年   3518篇
  2003年   3030篇
  2002年   2320篇
  2001年   2072篇
  2000年   1906篇
  1999年   1515篇
  1998年   1277篇
  1997年   1182篇
  1996年   1165篇
  1995年   1102篇
  1994年   1053篇
  1993年   910篇
  1992年   846篇
  1991年   685篇
  1990年   622篇
  1989年   558篇
  1988年   420篇
  1987年   292篇
  1986年   144篇
  1985年   52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15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10篇
  1962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3 毫秒
931.
为了探析引起地温空调井抽回灌效果的主要制约因素,通过单相关系数分析、主成分绝对得分的源解析模型、拟合度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影响单井回灌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井径、滤水管孔隙率及抽回灌井数比与单井回灌效率的相关性和拟合度较好,故将井径、滤水管孔隙率及抽回灌井数比作为影响单井回灌效率的关键因子,同时分析了单井回灌效率与关键因子的之间的拟合方程及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得到了单井回灌效率与关键因子之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932.
基于模糊控制的水肥药一体化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目前水肥药一体化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设计了一种智能水肥药一体化系统;针对系统混肥精度不高的问题,设计了适用于营养液混合的模糊控制器,并利用Lab VIEW完成整个系统应用软件的开发。该系统不但能够实现独立灌溉、灌溉施肥一体化、灌溉施药一体化及水肥药一体化,而且还具备控制指令输入、系统工作监控和系统信息查询的功能。  相似文献   
933.
水资源合理配置是解决水资源分配不均,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缺乏实测径流资料,区域无法合理量化乃至分配水资源,造成缺乏与浪费并存的现象。为此,以都匀市为例,利用清水江下游黔南州下司水文站的实测资料构建了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通过相关系数及纳西效率系数验证了模型的精度,得到了可用作水资源配置基础资料的都匀市境内各干支流长系列流量数据。通过量化水资源系统中各部门的供需并连接相关关系,建立了基于水量平衡的WEAP水资源配置模型,并预测了现状2010年至远景2030年的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情况。结果表明:针对径流资料缺乏地区,应用水文模型模拟径流数据进行水资源配置的方法,能够定量分析不同供需情况下的水资源分配矛盾,可以为区域水资源管理及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34.
基于SD模型的长沙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长沙市水资源现状,为平衡居民生活用水、经济生产用水和环境生态用水之间的关系,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长沙市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的耦合系统,模型模拟了现状延续型、经济发展型、节水治污型和综合协调型四种发展模式,选取GDP、人口数量、居民生活需水量、经济需水总量、供需压力作为主要评价指标。结果表明:第一、二、三产业分别保持10%、12%、12%年增长率且节流治污情况与现状延续型保持一致的方案,供需压力将达到节流治污方案的两倍多;经济生产用水对水资源供需压力的影响远大于居民生活用水和环境生态用水;通过适当降低人均用水量来平衡因人口数量增长而增加的居民生活用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35.
电气化铁道的“三大元件”分为接触网、电力机车和牵引变电所。本论文论述时速200Km/h高速电气化铁路的接触网电车接触网腕臂的计算,接触网的计算精确程度就关系到接触线悬挂的可靠程度,故接触网计算是设计中基础的工作内容,其计算主要分为腕臂的计算和接触网的负载计算。文章详细分析了腕臂长度的计算方法,重点介绍了路基曲线区段腕臂长度、转换柱和中心柱腕臂长度的计算。  相似文献   
936.
马克思的自然生产力的思想和理论内容,主要是认为客观的自然界有一种自然力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发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些自然力量的总和就是自然生产力。文章对马克思的自然生产力理论作一个深入的挖掘、梳理,研究分析其深刻内涵和主要内容,并阐述其对我国当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启示和现代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37.
研究了传统耕作、玉米原垄留茬耕作、玉米原垄留茬全覆盖、玉米留茬条带覆盖、浅松覆盖和深松覆盖6种耕作方式下土壤含水率、棵间蒸发量和地温的变化。结果表明,条带覆盖对大豆不同生育期土壤剖面含水率影响最大;其他耕作方式对棵间蒸发的抑制作用均小于传统耕作;日平均地温在苗期变化明显;保护性耕作对日平均地温影响较大,传统耕作最高,留茬全覆盖最低。  相似文献   
938.
为验证APSIM模型对宁夏海原地区草田轮作系统的适用性,基于10年生苜蓿(Medicago sativa)与小麦(Triticum aestivum)、谷子(Oryza sativa)草田轮作试验数据和同期气象资料,运用APSIM模型对系统进行了模拟。通过试错法和文献记载完成了苜蓿、小麦和谷子几个品种的参数本地化。用统计和图形校验方法评价了APSIM模型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谷子-小麦-小麦(MWW)、小麦-谷子-小麦(WMW)、谷子-谷子-小麦(MMW)、谷子-小麦-谷子(MWM)、小麦-谷子-谷子(WMM)、小麦-小麦-谷子(WWM)6种轮作方式下产量实测值和模拟值的决定系数R2值范围在0.83至0.98之间,D值范围在0.94至0.99之间,表现出了良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土壤含水量实测值和模拟值的决定系数R2值范围在0.52至1之间,D值范围在0.92至0.97之间,相关性和一致性表现良好。表明APSIM模型对宁夏海原地区苜蓿与小麦、谷子轮作具有较好的模拟能力,可以用来模拟分析该地区草田轮作系统生产潜力和土壤水分动态,对该地区气候变化影响下草田轮作的优化管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39.
A long-term rangeland monitoring programme needs to employ a field survey technique that is practicable, precise, powerful enough to distinguish change, not prone to worker bias, and able to distinguish real change from operator error arising from staff turnover. These criteria were used to evaluate a widely used grassland sampling technique in South Africa – the nearest-plant (with 200 points) method (NP) – against common alternatives, namely NP excluding forbs (NP-nf), the plant number scale (PNS; a cover-abundance method) and quadrat frequency (QF), using multivariate ordination and permutation tests. Four trained teams surveyed four grasslands using each method. PNS took more than twice as long as the other techniques, which were similarly rapid. Estimates of composition using NP methods were the most precise and PNS was least repeatable, with QF intermediate. Compositional differences between sites were most finely distinguished using NP-nf, followed by NP and QF. PNS was able to detect only marked differences and had the greatest potential for surveyor bias. The NP method, with or without including forbs, is therefore recommended for monitoring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of mesic, dense grassland. Some suggestions for monitoring agencies on how best to use multivariate methods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940.
European researchers from both the natural and social sciences show growing interest in study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society and wildlife. A wealth of theoretical frameworks, concepts, and methods are used, but an integration of perspectives is lacking. This research note summarizes results from two workshops that included 63 delegates from 25 European countries, as well as a follow-up survey of 41 respondents. Two main theoretical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human–wildlife interactions were identified. One approach focuses on the collective societal level relying on theories of governance, social representation, deliberative procedures, and commons theory. The other approach targets individuals or groups, and is based on theories such as the cognitive hierarchy,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and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is needed to identify the best options for wildlife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in a more politically integrated Europ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