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3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320篇
林业   554篇
农学   625篇
基础科学   87篇
  758篇
综合类   2748篇
农作物   562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344篇
园艺   412篇
植物保护   14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203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278篇
  2013年   290篇
  2012年   425篇
  2011年   460篇
  2010年   460篇
  2009年   566篇
  2008年   445篇
  2007年   504篇
  2006年   402篇
  2005年   290篇
  2004年   207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孙娇  何俊皓  张伟  杨改河  郝文芳 《草地学报》2016,24(6):1374-1377
本研究对黄土丘陵区20,25,40和50年人工刺槐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植物群落特征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刺槐群落的总物种数和细根密度对土壤团聚体水稳定性有显著影响(R2≥0.96),物种多样性和禾本科物种数对土壤团聚体机械稳定性作用明显(R2≥0.97),刺槐群落特征影响土壤团聚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2.
郝红敏  刘玉  王冬  杨政  武高林 《草地学报》2016,24(4):754-759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退耕年限下典型草原群落空间结构和植物多样性的变化特征。以长武王东沟流域不同退耕年限的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对植物群落空间结构和植物多样性的变化特征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旨在为草地恢复和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结果表明,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群落高度、盖度、多样性指数、地上生物量、平均个体大小和禾草类功能群所占比例均显著增加(P<0.05),而群落均匀度指数、密度均显著降低(P<0.05)。在演替的过程中,群落中主要植物种的优势地位发生了明显的替代变化,由演替初期的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散穗早熟禾(Poa subfastigiata),经过中期的异燕麦(Helictotrichon schellianum)、散穗早熟禾,到演替后期的散穗早熟禾。植物群落的空间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由初期的高密度、小个体分布到后期的低密度、大个体分布。退耕时间对草地群落的物种组成、空间结构及系统功能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93.
以滇西北退化亚山草甸为对象,研究了短期封育和施用牛粪对植被的影响。通过4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封育、施用牛粪增加了优良牧草的比例,提高了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改变了植物群落组成;封育提高了群落植物的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施用牛粪且封育处理中西南委陵菜(Potentilla fulgens)的优势度降低,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没有发生,优势种转变为西南委陵菜、鸭茅(Dactylis glomerata)和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第4年地上生物量达到了101 g·m-2,显著高于对照(P<0.05)。另外,封育和施用牛粪还改变了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10~20 cm土层中根系所占的比例由5%提高到了10%以上。可见,在短期封育的基础上施用牛粪有利于退化亚高山草甸植被的恢复,对于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4.
植物防御素是植物免疫系统的一员,具有防御病原菌侵染植物的功能。本文采用RACE法成功地克隆花生防御素基因,并对其原核表达蛋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RACE方法克隆花生防御素基因(AhORRP),得到的cDNA全长为585bp,含一个225bp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编码75个氨基酸;经同源分析,花生防御素蛋白与其它物种具有33%~70%的同源性。原核表达获得大小约28kD AhDRRP融合蛋白。该基因的克隆及其原核表达融合蛋白的获取为花生防御素功能鉴定打下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5.
酸性低钾土硫酸钾镁肥对花生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供钾水平较低的酸性赤砂土上,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硫酸钾镁对花生生长发育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硫酸钾镁用量的增加,花生经济产量与生物总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施硫酸钾镁513mg·kg-1(土)处理(相当于每千克土施K2O 0.12 g、Mg 0.028 g、S 0.09 g),花生产量最高,经济产量与生物总量分别较对照增加20.2%和32.2%.随硫酸钾镁用量的增加,植株对钾、镁、硫各吸收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对钾、硫吸收量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而对镁吸收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植株对钾、镁吸收表现正相关.随硫酸钾镁用量的增加,花生果仁粗蛋白与粗脂肪均较对照有所提高,粗蛋白含量呈逐渐增加,而粗脂肪含量却呈逐渐下降趋势.在酸性低钾、中镁、潜在性缺硫的赤砂土上,花生施用硫酸钾镁肥,钾镁养分吸收里显著正相关,但钾硫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996.

We assessed the response of maize canopy arthropods to the insecticide chlorpyrifos. Four 0.3 ha (18 2 180 m) plo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subplots, a control and a treated area. During tasseling of the plants, the treated area was sprayed twice, with an interval of 3 days. Ten plants were sampled: 1 day before spraying, and 7, 14, 21 and 28 days after spraying. The insecticide had no effect on insect herbivores: a high density of Spodoptera frugiperda larvae was present in the treated plots. A few predator arthropod species were negatively affected by the insecticide, but their numbers or activity increased 2 weeks after the treatment of the plots. A canonical variate analysis showed no pronounced effect of the insecticide on arthropod communities; the largest variations on species abundance were related to sampling occasion. These results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short period of chlorpyrifos residual activity on the plant surface and the great potential for recolonization of the areas by most of the monitored arthropods.  相似文献   
997.
针对SO2污染对植被产生的影响,文章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论述了SO2污染对植被的多尺度影响。微观方面主要表现在改变了植被内部正常的生理机能。例如气孔张开和关闭速度的变化,酶的活性被破坏,细胞质膜透性随SO2浓度和作用时间的不同发生相应的变化。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宏观方面表现在干扰了植被正常的生长发育,使植物矮化、叶面积变小、授粉率下降及产量下降等现象发生,从而使植物生物量下降;由于不同植物对SO2污染的敏感性不同,使植被群落的结构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98.
以转基因抗虫三系杂交棉邯杂429为试验材料,设两因素(种植密度、留叶枝方式)三水平试验设计,其中,种植密度水平为2.25万株/hm2、3.75万株/hm2和5.25万株/hm2,留叶枝方式水平为不留叶枝(常规整枝, CK)、留2个优势叶枝和留全部叶枝,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与留叶枝方式对棉花产量构成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保留叶枝能够提高棉花的霜前花率,促进棉花早熟,但在不同的密度种植时棉产量构成和产量效应不同:低密度栽培时,保留叶枝能够显著提高单株铃数和霜前花率,最终使产量略有提高;中等密度栽培时,保留叶枝会显著降低单铃重,最终导致产量降低,其中留全部叶枝的棉花减产显著;高密度栽培时,保留叶枝会降低棉花单铃重,其中留2个优势叶枝棉花的单铃重降低显著,最终导致产量略有降低。在三系杂交棉简化整枝栽培管理中,采用种植密度3.75万株/hm2、留2个优势叶枝方式栽培棉花产量最高,籽棉产量为5383.6 kg/hm2。  相似文献   
999.
为了进一步了解植物细胞膜稳态剂对棉花不同时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采用对比试验设计,设喷施细胞膜稳态剂“天达2116”和清水( CK )2个处理,分别于苗期、现蕾期和裂铃初期进行叶片喷施,研究“天达2116”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天达2116”对棉花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株高和塑造株型,明显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效率,增加果枝数、结铃数和单铃重,防止早衰,但对棉花增产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00.
文章概述了植物内生真菌生态作用、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及其近年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植物内生真菌在农业上的研究前景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