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54篇
  免费   185篇
  国内免费   378篇
林业   567篇
农学   686篇
基础科学   89篇
  785篇
综合类   3047篇
农作物   614篇
水产渔业   48篇
畜牧兽医   612篇
园艺   477篇
植物保护   19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223篇
  2015年   222篇
  2014年   309篇
  2013年   315篇
  2012年   462篇
  2011年   499篇
  2010年   501篇
  2009年   610篇
  2008年   489篇
  2007年   557篇
  2006年   442篇
  2005年   326篇
  2004年   234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干湿度梯度及植物生活型对土壤氮磷空间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同平  张文翔  武梦娟  林永静 《土壤》2017,49(2):364-370
通过对我国土壤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比值的分布特征研究,探讨了湿度梯度与植物生活型对土壤氮磷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陆地系统自然土壤氮、磷含量及氮磷比分别在0.02~8.78 g/kg,0.05~1.73 g/kg和0.06~9.85范围内变化,地形和气候因素对其空间变异性的影响均较为显著。干湿度梯度分带对土壤氮含量和氮磷比值的影响较磷含量更为明显,氮含量与氮磷比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变化特征,表现出湿润区半湿润区干旱区半干旱区的规律,而磷含量变化不显著。在不同生活型植被土壤中,森林土壤氮磷的变化规律较灌木和草本土壤更为复杂;其植物磷平均含量低于全国平均值,说明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受磷元素的限制作用与其较低的土壤磷含量供给有关。土壤氮磷含量和氮磷比与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温度的相关性及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土壤氮磷及其化学计量的变异性主要是受降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2.
植物生活型、地形及区域气候特征等对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我国典型自然带土壤氮磷化学计量与植物生活型、地形及气候因素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探讨了我国土壤氮磷的空间变异与分布特征及其主要控制因素。结果发现,5个自然带的土壤全氮(TN)和氮磷比(N/P)存在显著差异(p0.01);除温带荒漠带较低(0.47 mg g~(-1))外,土壤全磷(TP)均值总体变化不明显(p0.05)。在不同自然带区域内,TN、TP及N/P变化与海拔、温度及降水呈现出显著的线性和非线性二次相关,即表现出线性与单峰模式。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森林土壤中TN,以及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带草本土壤中TP、温带荒漠带森林土壤的N/P主要受海拔因素的影响,而温带草原带草本植物的土壤TP则主要受降水的影响。同时,研究还发现,在多要素共同作用时,其影响程度也略有差异,温度和海拔作为控制因素影响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森林和温带草原带草本土壤TN变化,但前者受温度控制更为明显,后者则以海拔为主要驱动因素,而温带荒漠带草本土壤和森林土壤的TN主要受海拔和降水作用的影响,但以降水影响为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森林土壤TP,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和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带草本土壤的N/P受植物生活型、地形及气候的共同影响,但程度略有不同,其中TP表现为降水温度海拔,而N/P为温度海拔降水。因此,在自然带和植物生活型的主控背景下,海拔、温度和降水的主控或交互作用直接驱动土壤氮磷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空间分异。  相似文献   
993.
焦作市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月琴  李存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171-6173
通过调查,将焦作市植物资源按用途分为造林用材植物、园林绿化植物、药用植物、淀粉植物、野菜植物、果树植物、油料植物、调料植物、纤维植物、蜜源植物、橡胶植物、鞣料植物、饲料植物、颜料植物、酿酒植物、代茶植物、指示植物17类资源植物,并提出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4.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及其在苔藓植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与方法,并就其在苔藓植物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具体阐述,最后对苔藓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5.
《植物检疫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向妙莲  王建国  李小珍  肖海军  陈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240-19241,19244
围绕教学内容和方法、考核方式和手段,对植物检疫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讨论和分析,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96.
奎万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367-19368
[目的]优化宁夏枸杞嫩枝扦插技术。[方法]在5月底至6月底选择当年生、健壮、无病虫害的嫩枝作扦插穗,以清水处理为对照,研究不同浓度(250、500、750、1 000 mg/L)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速浸处理枝插条对宁夏枸杞扦插成活率、株高、平均根数及平均根长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IBA)、吲哚乙酸(IAA)和萘乙酸(NAA)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宁夏枸杞嫩枝扦插成活率、株高、平均根数和平均根长,其中不同浓度IBA处理的枝条成活率均高于IAA和NAA处理,750 mg/LIBA处理的枝条成活率、成活枝条的株高、平均生根数、平均根长最长。[结论]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快速浸蘸插条基部均可提高宁夏枸杞扦插枝条的成活率、株高、平均根数和平均根长,其中750 mg/LIBA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97.
赵春仙  谢会成  戴绍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3298-3299,3308
现代居住小区发展速度加快,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对于文化的要求也更高。该设计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利用我国"福"文化,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吉利氛围的喜爱;通过水景及植物景观的设计,表达了生态环境意象;通过活动广场及动态水系,表达了动感空间;通过景观小品及植物景观的设计,全面展示了小区特色。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云锦杜鹃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的最佳培养基配方条件,为其快速繁殖及体细胞杂交再生植株提供基础技术参考。[方法]以云锦杜鹃幼叶为材料,接种在MS、WMP、6,7-V3种基本培养基以及不同的激素组合、培养基不同磷素用量等各种处理中,重复4次进行离体培养,筛选其脱分化和再分化效果。[结果]发现WMP有利于诱导叶出愈伤,不定芽分化最佳的基本培养基为6,7-V;继代和增殖培养基为6,7-V+0.5mg/LZT+0.1mg/LNAA+0.1mg/LIAA,平均增殖系数可达12.25;试管苗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6,7-V+0.1mg/LNAA+0.1mg/LIAA,30d的平均生根率达到91.20%。研究还发现,在培养基中提高磷素用量有利于再生芽的伸长。[结论]6,7-V培养基在云锦杜鹃幼叶不定芽发生中起显著作用,该研究建立了最适的云锦杜鹃离体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999.
张丽珍  杨冬业  刘贤贤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798-18799
[目的]获得高质量的罗汉果组培苗。[方法]分别通过在培养基里加入不同的浓度的6-BA和IBA来培养罗汉果组培苗。[结果]在培养基中加入1 mg/L的6-BA利于罗汉果的快速繁殖,其芽的增殖系数达到5.75;0.5 mg/L的IBA最适于罗汉果根的分化。[结论]不同浓度、不同种类的植物激素对罗汉果的快速繁殖影响有差异。该试验得出了适合罗汉果组织培养的激素种类和浓度,这为获得高质量的罗汉果组培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差减cDNA文库技术在植物抗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辉  曾永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411-2416
综述了差减cDNA文库在植物抗性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