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5篇
  免费   337篇
  国内免费   135篇
林业   3195篇
农学   104篇
基础科学   8篇
  331篇
综合类   1803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10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73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231篇
  2012年   460篇
  2011年   323篇
  2010年   259篇
  2009年   300篇
  2008年   260篇
  2007年   316篇
  2006年   281篇
  2005年   250篇
  2004年   207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红松结实性状的选择效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经8a定位观察分析发现,红松初级种子园中各无性系结实量差异极显著,这种差异由遗传因素控制,经计算筛选出的结实高产无性系平均增益达51.38%,比对照增产60%以上,结实高产无性系并未影响生产性状和种子质量指标,由此可证明红松选择育种将结实性状作为选择指标。具有很大的经济潜力。  相似文献   
992.
间伐强度对油松人工林植被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北京市延庆县营盘村附近低山,对造林密度为3 130株/hm2的18年生油松人工林,设置40.1%、51.3%、65.7% 3个间伐强度及对照共4个处理. 3年后,通过比 较林下植被组成、外貌、多样性及生物量的变化,研究不同间伐强度对油松人工林群落稳定 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①间伐可提高物种在科、属分布上的均匀性;②间伐改变了林下植物 的生活型谱;③与对照相比,弱度间伐、中度间伐地面芽植物所占比重上升,强度间伐下降 ,而高位芽植物却呈相反的趋势;④间伐强度不同,油松林下植被的优势种各异;⑤间伐可提高林下植被的丰富度和多样性,这种效应以中度间伐最为明显;⑥林下植物生物量与间伐 强度呈正比.因此,及时对郁闭林分进行合适强度的间伐,促进林下植被发育,是实现油松 人工林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18年生初植密度3 130株/hm2的油松幼林选择51.3%左右的间伐强度林下植被发育最优.   相似文献   
993.
从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针叶上分离到松针壳蠕孢(Hendersonia acicola Munch & Tub.)真菌,并描述其形态特征。在三种培养基上培养,结果松针汁琼脂培养基上的生长快,5d后产生分生孢子;PDA次之,7d后产生分生孢子;玉米粉琼脂培养基生长最慢,27d后产生分生孢子。在无光照条件下的三种培养基上均不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在8—28℃下均能萌发,但以25℃、pH值为4、相对湿度为100%,萌发最快。光照对孢子萌发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94.
湿地松中长期化学采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松采脂强度在40%的割面负荷率和25cm以下的下降雨,采用食用漂白粉精片液和增产灵2号+碳酸氢铵及乙烯利+松针汁化学采脂技术,分别比常法采脂单株年平均产脂5.326kg提高13.65%,22.27%和31.00%,而且对松脂及其产品松香,松节油质量和林木生长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95.
黄翠琴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6,21(4):105-108,131
波纹杂毛虫(Cyclophragma undans)在闽北地区1 a发生2代,以3~4龄的幼虫在树干基部杂草中、枯枝落叶层下越冬,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越冬幼虫开始出蛰活动取食。幼虫老熟后,下树到地面的枯枝落叶层下、杂草丛中以及土缝中结茧化蛹。雌雄成虫一生仅交尾一次。成虫具有强趋光性,卵主要是产于马尾松的中、下部二年生枝条松针上,卵呈卵块或念珠状,少数散生。第二代幼虫于7月上旬开始危害。波纹杂毛虫多发生在海拔300~500 m丘陵地的向阳山坡、立地条件较差的林地。  相似文献   
996.
油松无性系生长和主枝特性相关分析和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油松无性系的主要生长和枝条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了各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和它们各自以材积生长的直接和间接效应,探讨了以用材为选择目的时的油松无性系综合性状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997.
超声波处理提取华山松籽油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超声波强度、处理时间、处理时溶剂用量、处理次数对华山松籽油提取率的影响,得出最佳处理条件为超声波强度200kW/m2,处理15min,样品与溶剂比(g∶mL)为1∶7,超声波处理2次,华山松籽油提取率较理想。  相似文献   
998.
林分结构对人工林红松木材材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不同林分结构(纯林、混交林和三株一从)的人工林红松(Pinus koraisensis)木材材质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红松木材生长速率、生长轮宽度、晚材率差异不显著,红松木材的管胞长度,纤丝角、生长轮密度、干缩率和差异干缩、绝大多数力学性质指标差异显著,采用综合坐标法,对不同林分结构的林分木材材质进行品质评定,综合性能和建筑材评定的优劣顺序为混交林、纯林,三株一丛的林分;纸浆材的优劣顺序为混交林、三株一丛,纯林的林分。  相似文献   
999.
本文分析了马尾松管胞长度和木材密度这两个性状在树木个体内不同方向上及个体间的变异趋势,得出了管胞长度在个体高度方向上变异的几种数学模型。方差分析表明,两个性状在个体内的变异程度大于个体之间并且有极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同时还建立了胸径处两性状值与株加权平均值间的线性回归方程。讨论了不同年龄,不同林分密度对这两个性状的影响,结果是林分年龄的不同对管胞长度无显著影响,林分密度的不同,在23—24年左右时,对管胞长度有极显著影响。林分年龄和林分密度的不同,对木材密度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地理位置对人工红松林木材材质变异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不同地理位置(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老山实验站、凉水实验林场和方正林业局)的人工红松林木材材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管胞长度和管胞直径的平均值排序为老山>凉水>方正、纤维角和壁腔比为方正>凉水>老山,长宽比为凉水>老山>方正。胞壁率为方正>老山>凉水。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生长速率平均值排序为凉水>方正>老山,差异不明显;生长轮宽度和硬度平均值排序为方正>凉水>老山,差异显著,利用综合坐标法对人工红松林木材材质进行评定,其优劣顺序为凉水,老山和方正,地理位置不同,木材材质各异,这为人工红林定培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