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8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332篇
林业   87篇
农学   409篇
基础科学   19篇
  178篇
综合类   938篇
农作物   368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91篇
园艺   214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苏家秀  谭学林  徐津  李伟华  海梅荣  王婷 《作物学报》2011,37(11):2075-2084
滇I型不育系和保持系是我国粳稻杂种优势利用最主要的技术体系之一。本研究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了79对滇I型同核异质粳稻不育系及保持系上三叶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 浓度(Ci)、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气孔限制值(Ls)和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结果表明,不育系间及保持系间的光合参数在3个叶位上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基因型间的这种显著差异为高光效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基础。同一叶位上不育系与保持系间的光合参数具有显著的正相关。除SPAD值外,其他光合参数值在不育系与保持系间没有显著差异,但不育系的SPAD值显著大于保持系。叶绿素相对含量不是粳稻提高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滇I型细胞质对光合作用没有负效应;利用滇I型细胞质转育的不育系的叶绿素含量很可能有所提高。基于剑叶光合参数值对保持系及不育系的聚类,不育系和保持系可分别分为高和较低光合速率的类型。本研究为滇I型不育系的高光效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也可作为杂交粳稻高光效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2.
施氮水平对大豆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以绥农14为材料,采用砂培盆栽和测定整株光合作用的方法,研究了施氮水平对大豆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植株CO2吸收速率、光合速率和叶面积大小均随生育时间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曲线变化趋势,高、中氮处理(N135、N90)大豆苗期CO2吸收速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但高氮处理(N135)大豆中后期的CO2吸收速率较低;中氮处理(N90)可以使大豆植株对CO2较高的吸收水平维持到中期;低氮处理(N45)大豆后期CO2吸收速率升高;不施氮处理(N0)大豆前期CO2吸收速率最低,后期维持一般水平。随施氮量增加,明显促进了大豆苗期光合速率的提高,不施氮处理在大豆生育中后期(56~73d)有利于光合速率的提高,施入一定氮(N45)更有利于保持大豆后期较高的光合速率。施氮能促进大豆植株前期叶片的生长,使其在整个生育期内都有较大的叶面积;大豆产量随施氮水平增加呈单峰曲线变化趋势,适度施氮有利于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3.
 光合作用与小麦产量关系的研究倍受国内外学者关注,而以代换系为材料研究外源染色体对光合作用的效应至今未见报道。本文以小麦-长穗偃麦草二体代换系为材料,以旗叶为主要测定叶位,用美国CID公司生产的CI-31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于田间测定旗叶光合速率在各生育期变化,并测定其与产量构成因素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DS2Ee(2A)代换系在开花期具有在整个生育期最高的光合速率,2Ee染色体可在穗粒数性状的改良过程中加以利用。DS4Ee(4A、4B、4D)代换系其旗叶从抽穗期到灌浆期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净光合速率,对籽粒形成和充实十分有利,4Ee染色体可在通过改良灌浆时光合速率来提高千粒重等产量指标的研究中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3年生紫花苜蓿分枝期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植物生理因子的影响。方法以加拿大进口紫花苜蓿品种——阿尔岗金为材料,采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进行测定。结果施氮10kg/hm2光合速率极显著地高于不施氮处理,施氮比不施氮光合速率高出8.07μmolCO2/m·2s(24.05%);施氮10kg/hm2对水分利用率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作用,氮磷配施效果更好,以P40N10配施效果最好,P20N10次之;施磷20kg/hm2叶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都最高,分别达到了14.88mmolH2O/m2·s、1.01cm/s和300μmol/mol结论苜蓿施氮10kg/hm2有助于提高分枝期叶片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在施氮10kg/hm2水平下,施磷20 ̄40kg/hm2范围内,随施磷量的增加水分利用率提高。施磷20kg/hm2对提高叶片蒸腾速率效果显著,并且能明显提高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  相似文献   
95.
During 1998-1999, the course of the berry color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igment cells from veraison to ripeness were studied by freeze sectioning 43 accessions of 12 Vitis species (including 10 Chinese wild species). External observation showed that the berries of most species began coloring on the fruit top surface or on the sun-lit surface, and the berry surface color was evenly distributed when the berry was ripe.Internal observation revealed that the pigment cells in a few layers between cuticle and sub-cuticle colored first, the cuticle colored from inner layers to outer layers while the sub-cuticle from outer to inner, and the cuticle cells began coloring a little earlier than the sub-cuticle ones in most species. The pigment cells developed unevenly during the berry ripening. In the beginning of berry coloring, the cell pigment density among the layers or among the cells in the same layer was different. Both the numbers of the pigmented cells and the cell pigment density increased during the berry coloring, while the former lasted a short time; however, the latter kept increasing from veraison to ripeness, and they reached the deepest color when the berry was ripe.  相似文献   
96.
光合细菌肥料在玉米上的肥效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光合细菌肥料在玉米上具有一定的施用效果,供试菌株有22.2%的纯培养物增产显著。不同剂型,增产效果不同,磁性菌剂在盆栽条件下,增产30.1%,大田为10.3%,普通菌剂分别是26.3%与7.9%。增产原因主要是提高玉米的根际固氮效应和叶绿素含量,增加穗粒的整齐度与出子率。  相似文献   
97.
通过对日光温室内栽培的6个观赏南瓜品种光合特性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日光温室观赏南瓜不同品种的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的日变化规律相似,均呈明显的双峰曲线变化;而不同品种的叶表温、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因受品种的影响则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98.
以木榄、白骨壤、桐花树、秋茄和海漆为试材,以光合作用对环境因子的响应为主线,建立了叶片水平上的光合产量模型。就光合作用对环境因子(太阳辐射、温度及CO2浓度等)变化的响应特征及合理性进行了分析,使用整个生长季实测的叶片生理数据对所建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可以较好的模拟实测红树植物的光合速率,并确定了5种红树植物单叶片光合作用与环境因子之间的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99.
接种根瘤菌和遮光对大豆固氮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光合和氮素互作对大豆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方法】以大豆黑农37为供试材料,采用接种根瘤菌和遮光相结合的手段,测定了接根瘤菌大豆在非遮光、遮光和复光条件下的生长及光合指标。【结果】非遮光条件下,接种根瘤菌显著提高了大豆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和光合能力;遮光条件下,根瘤菌发挥不出其优越性,受气孔导度和非气孔因素的影响,接菌大豆的光合速率比不接菌的对照低;恢复光照后,接种根瘤菌大豆的光合作用恢复程度也不如不接菌对照。【结论】大豆与根瘤菌的共生固氮需要在合适光照条件下才能发挥其促进生长和促进光合作用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100.
研究了3种微生态制剂枯草芽孢杆菌(A)、粪链球菌(B)、光合细菌(C)两两配伍,以105 CFU/ml的浓度按9∶1、4∶1、1∶1、1∶4、1∶9混合制成15种制剂,对池塘水质中COD、氨态氮、亚硝酸盐氮、硫化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4混合制成的枯草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的混合制剂对COD的处理效果最好(P<0.05),以4∶1混合制成的枯草芽孢杆菌和粪链球菌的混合制剂对氨态氮的处理效果最好,对亚硝酸盐氮处理效果最好的是以4∶1配制的粪链球菌和光合细菌的混合制剂(P<0.05),对硫化物的处理效果最好是以9∶1混合制成的粪链球菌和光合细菌的混合制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