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89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8篇
综合类   145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609篇
畜牧兽医   2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91.
中国对虾血细胞吞噬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建立了检测中国对虾血细胞吞噬功能的橙检测法。该检测法可同时直观地观察中国对虾血细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吞噬和杀伤情况:一项试验可同时获得吞噬和杀伤百分率,吞噬和杀伤指数四个指标。用本法研究四种免疫增强剂对时虾血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结果表明,他们均可提高血细胞对金葡菌的吞噬活力以及血淋巴中的溶菌活力和酚氧化酶活力,但经统计学分析,结合攻毒试验的结果,浙农Ⅰ号和湖州Ⅰ号的免疫效果优于湖州Ⅱ号和湖州Ⅲ号。  相似文献   
792.
为解决暗纹东方鲀单一品种的池塘养殖瓶颈问题,开发和建立多物种、多营养层次的生态立体种养池塘生态系统,本文研究了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12000 ind.hm-2)、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24 万尾.hm-2)和蕹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的立体种养模式与暗纹东方鲀传统单养模式(15000 ind.hm-2)的水质变化及养殖能效差异。结果显示,暗纹东方鲀立体种养模式和传统单养模式池塘水体的pH、TAN、NO2-N和NO3-N等水质指标总体较低、数值保持在较理想范围内,这些指标中除了7月8日立体种养模式的NO3-N显著低于传统单养模式的,其他在两模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立体种养模式的叶绿素a明显低于传统单养模式的。两模式的总氮均值范围分别为1.38-3.96 mg.L-1和1.04-3.20 mg.L-1,养殖中后期(7月24日-10月11日),立体种养模式的总氮高于传统单养模式。立体种养模式的总磷(TP)变化随养殖时间呈现缓慢平稳上升趋势(0.26-0.42 mg.L-1);而传统单养模式总磷数值在养殖中期较高、前期后期较低。除了5月6日监测COD数值相对较高外,其他监测的时间点两种养殖模式的COD数值相对较稳定,均值范围分别为6.79-10.24 mg.L-1和6.83-9.15 mg.L-1,两模式间均无显著性差异。TSS数值总体较高,特别是6月13日的水源、7月24日及8月19日的传统单养模式和9月15日的立体种养模式的TSS数值超过150 mg.L-1。各监测时间点的TSS数值在两种养殖模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两种模式暗纹东方鲀的养殖均有利于池塘水体的pH、TAN、NO2-N和NO3-N的净化,对水体中总磷(TP)和TSS的影响不明显,但会造成水体中总氮(TN)和COD的升高。立体种养模式和传统单养模式的暗纹东方鲀生长没有显著性差异,放养密度(12000-15000 ind.hm-2)没有造成暗纹东方鲀生长的空间胁迫。除了立体种养模式的暗纹东方鲀的单位产量(3426.0 kg.hm-2)显著低于传统单养模式的(4055.7 kg.hm-2)外,立体种养和传统单养模式的暗纹东方鲀的出池规格(293.30 g.ind-1和297.53 g.ind-1)、成活率(97.38 %和94.60%)以及饵料系数(2.83和2.91)均无显著性差异。立体种养模式下套养的南美白对虾生长性能良好: 南美对虾产量3056.6 kg.hm-2,规格为22.48g.ind-1,存活率78.17 %,饲料系数为0.68,鱼虾叠加后的饲料系数总体为1.39。相对于暗纹东方鲀传统单养模式,立体种养模式在养殖尾水排放减少11.1%的前提下,每公顷增效102675元,每亩增效6845元。  相似文献   
793.
【目的】研究饲用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 (CB)芽孢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肠道菌群组成及5种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将质量分数为0(对照)、0.050%、0.075%和0.100%的丁酸梭菌芽孢制剂添加到基础饲料中(饲料中的活菌数分别为0、2.50×105、3.75×105、5.00×105 CFU/g),饲喂初始体质量为(1.42±0.02) g的凡纳滨对虾幼虾30 d,然后检测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肠道菌群组成以及短链脂肪酸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饲喂30 d后对虾的体质量在0.050%和0.075%CB组显著提高(P<0.05),质量增加率则在0.050%CB组显著提高(P<0.05);0.075%CB组对虾的血清葡萄糖、0.100%CB组的血清尿素氮浓度显著降低(P<0.05),0.050%CB组血清磷浓度显著上升(P<0.05)。与对照组相比,0.050%CB组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髌骨菌门Patescibac...  相似文献   
794.
为有效提高虾壳废弃物中虾青素的提取率,以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及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原料,利用有机溶剂浸提法,通过单因素试验比较3种虾壳中虾青素的提取效果,并对南极磷虾虾壳中虾青素提取工艺参数进行正交优化;利用红外光谱比较虾青素标准品与3种虾壳制得的样品,对样品中虾青素进行定性分析;以VC作为对照,探索3种虾壳中虾青素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罗氏沼虾、南极磷虾及凡纳滨对虾在以二氯甲烷为提取液,提取温度为30℃,提取时间为2 h条件下可得到最大提取率,南极磷虾虾壳中的虾青素的提取率显著高于凡纳滨对虾及罗氏沼虾虾壳中的虾青素。而料液比对三者中虾青素的提取率的影响效果不同,南极磷虾和凡纳滨对虾在1∶30 g/mL料液比条件下的提取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34.72μg/g和172.21μg/g,而罗氏沼虾在料液比为1∶20 g/mL条件下最大提取率为88.69μg/g。南极磷虾虾壳中提取虾青素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30 (g∶mL),提取温度30℃,提取时间2.5 h,此条件下虾青素的提取率明显提高,达到245.01μg/g。红外光谱证明实验所得虾青素与虾青素标准品具有极为相似的官能团振动吸收峰。通过抗氧化实验研究发现,3种虾壳中的虾青素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以罗氏沼虾虾壳中虾青素抗氧化活性为最佳。  相似文献   
795.
南美白对虾高产饲养试验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江涛 《水产科技情报》1998,25(6):270-271
采取虾苗暂养,控制水温,机械增氧,科学投饵及病害防治等措施,在总面积1hm^2的虾池中,经100d饲养,共产南美白对虾2352kg、平均体长12.6cm。  相似文献   
796.
TMAO对南美白对虾诱食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摄食行为观察法,研究了氧化三甲胺(TM AO)对南美白对虾的诱食活性。结果表明,TM AO对南美白对虾具有强烈的引诱和促摄食作用,与甘氨酸、丙氨酸、蛋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甜菜碱和2-甲基-β-丙噻啶(DM PT)相比,其表现出了最短的第一反应时间和最多的吞食颗粒数;TM AO添加量为0.5~3.0 g/kg时,南美白对虾对饵料的第一反应时间随TM AO添加量的增加而缩短,30 m in内吞食饲料的颗粒数随TM AO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由此可以断定TM AO是一种良好的对虾诱食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