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0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91篇
林业   129篇
农学   74篇
基础科学   100篇
  98篇
综合类   430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63篇
畜牧兽医   59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81.
水工隧洞设计(如圆形、马蹄形断面)在设计规范中给出了计算方法和公式,并考虑了围岩的抗力作用.而进口段、渐变段在规范中没有给出计算公式,谈不上考虑围岩的反作用力即弹性抗力作用的影响.本文应用文克尔假定P=k.y,杆件变形的弹性曲线假定按sin~2ρ变化,而其弹性抗力e值也服从这个规律,利用变位平衡原理推导出仅有侧向,上、下侧向弹性抗力的矩形二孔,矩形四孔框架的弹性抗力e值的计算公式.并给出常见荷载的杆件固端力矩、中点挠度公式及弹性抗力系数K值.  相似文献   
982.
铜对背角无齿蚌幼蚌的组织损伤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究铜(Cu)对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的组织毒性损伤效应,基于对Cu毒性较为敏感的幼蚌,根据Cu对幼蚌96 h-EC50和我国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1989)中Cu限量设定5个浓度(2.0、1.0、0.1、0.01、0.005 mg·L-1),并进行24、48、72、96 h的暴露及组织(鳃、消化腺、外套膜和斧足)切片观察。结果显示: 0.005 mg·L-1的Cu对幼蚌没有产生明显的组织损伤。经过96 h暴露,鳃在0.01 mg·L-1暴露组开始出现色素细胞显著增加、细胞空泡化的现象;在0.1 mg·L-1暴露组鳃开始出现巨噬细胞增多、纤毛脱落;在2.0 mg·L-1暴露组,鳃出现细胞坏死、鳃丝萎缩、结缔组织糜烂等损伤效应。斧足在0.1 mg·L-1暴露组开始出现细胞空泡化及上皮层损伤;在2.0 mg·L-1暴露组,斧足上皮层损伤和细胞空泡化加剧。外套膜在0.01 mg·L-1暴露组开始出现色素细胞和巨噬细胞显著增加;2.0 mg·L-1暴露组开始出现上皮层损伤。消化腺从0.1 mg·L-1暴露组开始出现小管上皮细胞变形、淋巴区域扩大以及结缔组织萎缩。研究表明,背角无齿蚌幼蚌的鳃对Cu毒性的组织损伤效应最为敏感,适宜用作淡水渔业生态环境Cu污染监测和毒性评价的靶器官。  相似文献   
983.
河流生境作为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评估河流生境质量可为河流生态保护与恢复管理提供重要的依据。结合永定河北京山区段生态环境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包括河道生境、河岸生境、滨岸带生境3个方面共12项指标的河流生境质量评价体系,分析生态补水后永定河北京山区段河流生境现状及其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山区段河流生境质量总体偏好,30个样点中,处于极好、好、一般等级的样点数分别为8个、11个、11个,无差和极差等级样点。生境质量总体状况在空间上表现为官厅至珠窝水库河段>珠窝坝下至落坡岭水库河段>落坡岭坝下至三家店水库河段,各个河段的河道生境、河岸生境、滨岸带生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人类活动、土地利用方式、河岸植被结构、河岸护坡类型等对生境质量及水质具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对河流生境质量评价不仅能够较好地反映生态补水后北京山区段河流生境质量现状,也可为进一步的河流生态恢复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84.
为提高新型超声波方形量水槽在非淹没出流条件下的测流量精度,加强新型超声波方形量水槽在明渠量测水中的适应性,进而推进灌区信息化建设,在超声波方形量水槽前后加设水力收缩段,并引入水力学公式辅助测流,最后与三角堰进行流量误差对比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无收缩段的方形量水槽在淹没出流条件下测流误差低于8%;有收缩段方形量水槽在流量大于0.1 m3/s时测流误差低于8%;流量小于0.1 m3/s时收缩段流量公式计算误差小于5%.收缩段和水力学公式辅助测流的方法有效改善了新型超声波方形量水槽在非淹没出流条件下的测流精度,提高了新型超声波方形量水槽在明渠量水中的适用性,为超声波方形量水槽在实际量水中的应用提供技术保障.这种精度高,适应性强,测流简便的新型量水槽节约了明渠量水所需的人力物力,推动了灌区量水信息化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985.
考虑压-弯-扭耦合作用的开口截面杆件非线性静力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温室结构中檩条受力变形复杂且失稳现象严重的问题,对温室结构中开口截面檩条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鉴于其受力变形的复杂性,将其按压弯扭杆件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压-弯-扭耦合作用、约束翘曲、剪切变形因素,阐明二阶内力产生原理并建立杆件微段隔离体平衡方程;结合物理方程与几何方程,推导出关于扭转角和挠度的位移控制方程,进而获得压-弯-扭耦合作用下杆件位移及内力的几何非线性计算模型,同时给出其计算步骤。计算了开口截面杆件在集中扭矩、分布扭矩、压扭、弯扭、压弯扭5种荷载工况作用下的位移、变形及内力,并与理论解析解进行对比与分析,验证了计算模型的适用性及精确性。结果表明:本研究得到的非线性静力模型可用于温室结构中开口截面檩条在任意荷载工况组合条件下的位移、变形及内力计算。  相似文献   
986.
研究目的:探究不同坡向对太子参地下部生长、光合生理、药用成分的影响。方法:4个不同坡向种植太子参,定期采样,测量其地下部性状;生长旺期监测其光合生理因子;倒苗后,商品分级,测其块根药用成分含量;最后进行方差分析。结果:ES环境有利于太子参地下部贮藏养料、吸收水分和膨大;有利于太子参药用成分的形成;是太子参光合生理的有利环境。结论:不同坡向太子参地下部生长、光合生理、药用成分具有差异。相比于其他3个坡向环境,ES环境有利于太子参地下部生长、进行光合作用和药用成分形成。  相似文献   
987.
石蜡切片制片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石蜡切片的制作是组织学和病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常规制作切片的方法,往往达不到满意的效果。本文根据作者十年的制片经验,摸索其药品的配制,对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等细节方面进行了改良,大大的提高了切片的染色效果和整体质量,明显降低脱片率(低于5%)。  相似文献   
988.
本文给出一组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强度计算经验公式的简便算法,从而提高了设计与施工审核的效率。  相似文献   
989.
本文对DNA原位杂交技术在研究植物花粉管通道法遗传转化途径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内容涉及花粉管通道法遗传转化途径问题的研究方法、影响原位杂交及其检测效果的技术关键等。笔者根据本人在研究工作中的应用实践,对原位杂交技术中所涉及到的组织切片方法及切片厚度、载玻片处理、探针长度及其标记、杂交信号的检测等关键技术环节着重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990.
以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的单克隆抗体11B154作一抗,建立了在冰冻切片中快速检测REV的免疫酶(IHC)和免疫荧光技术(Mc-IFA)。运用两种技术对人工接种REV的肉种鸡和疑似REV田间病例的肝脏、脾脏、腺胃、心脏、骨髓等器官的组织进行了检测,并同病毒分离方法进行了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比较。结果表明:在人工接种的肉种鸡中,采用IHC、Mc-IFA和病毒分离方法结果一致,均为阳性;在送检的疑似RE的24份病料中,用IHC检测出阳性率51.7%(13/24),Mc-IFA检测出阳性率62.5%(15/24),其中13份存在交叉;病毒分离的阳性率为37.5%(9/24),阳性数包括在13份IHC阳性病料中。由此表明冰冻切片免疫酶和免疫荧光技术都可用于临床快速检测,其中免疫荧光可用于早期的粗检,而免疫酶可用于细胞内抗原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