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75篇
  免费   233篇
  国内免费   424篇
林业   491篇
农学   634篇
基础科学   64篇
  250篇
综合类   3483篇
农作物   488篇
水产渔业   257篇
畜牧兽医   1080篇
园艺   578篇
植物保护   407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71篇
  2019年   205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175篇
  2016年   266篇
  2015年   250篇
  2014年   352篇
  2013年   335篇
  2012年   443篇
  2011年   393篇
  2010年   410篇
  2009年   455篇
  2008年   491篇
  2007年   388篇
  2006年   330篇
  2005年   353篇
  2004年   267篇
  2003年   253篇
  2002年   226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4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畜牧与兽医》2015,(7):129-131
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是一种螺旋-环-螺旋转录因子,具有许多基因的氧敏感性,这些基因的表达与组织或细胞中氧含量密切相关,且HIF可以激活与无氧酵解及血管生成中许多基因的表达。在核因子(nuclear factor,NF)-κB信号通路中,IκB激酶(IκB kinase,IKK)与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等细胞因子也能通过不同的信号通路刺激HIF的合成。目前的研究已经表明,在缺氧性炎症中,二者对缺氧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敏感性,且具有密切的相互依赖性。本文通过阐述HIF与NF-κB在缺氧性炎症中相互依赖性调控机制,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具有缺氧症特点疾病以及为寻求治疗新靶点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82.
为探明BWMK1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构建水稻稻瘟病菌诱导后的cDNA文库,以BWMK1为诱饵,对文库进行筛选,通过验证、测序和基因编码分析,获得了7个BWMK1互作基因BWIP1~BWIP7,分别位于水稻基因组第12、2、3、10、6、4、5染色体上;7个互作基因中,除BWlP2和BWIP7未找到同...  相似文献   
83.
玉米抽丝期是玉米由营养生长进入生殖生长的转折点,是决定玉米产量的关键时期。为此,基于激光诱导荧光光谱(LIF)技术,以抽丝期玉米叶片为研究对象,快速无损地获取植物生理信息的日变化,重点分析玉米叶片蒸腾效应与叶绿素荧光光谱的相关性,并选择706~748nm波段作为敏感光谱波段,建立了基于光谱特征参数的植物叶片蒸腾速率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采用荧光强度F730研究玉米叶片蒸腾效应最合适;由于气孔导度反映蒸腾效应,且影响CO_2的同化过程,故以气孔导度的信号之一的叶片温度作为模型输入修正;通过对蒸腾速率与叶片温度、叶绿素荧光强度进行回归诊断与全回归分析,建立了基于荧光强度F730和叶片温度的蒸腾速率预测模型,分析了蒸腾速率与二者的相关性,模型复相关系数为R=0.833 4,模型校验结果的相关系数R~2=0.879 8,认为模型的预测能力较好。通过激光诱导叶绿素荧光光谱技术实现了对植物生理信息的无损检测与分析,建立的玉米抽丝期蒸腾速率预测模型可为玉米优质高产的水肥精准化、智能化控制技术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4.
研究旨在应用组织培养技术探究愈伤诱导及再分化的最适条件,以期为糜子建立遗传转化体系奠定基础。采用5个糜子品种研究愈伤诱导及再分化的最适条件。利用植物激素2,4-二氯苯氧乙酸(2,4-D)诱导茎尖愈伤组织,筛选出发芽率高、愈伤组织诱导率高、染菌率低的品种,并对诱导愈伤最适激素浓度及配比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冀黍2号’出芽率高、愈伤组织诱导率高、染菌率低,适宜进行组织培养;2,4-D对‘冀黍2号’愈伤诱导效果最好,最适浓度为2.5 mg/L,诱导率达86.67%,淡黄色块状,结构紧密,质地较硬,继代培养后形成的胚性愈伤组织状态更好。再分化过程中,2.5 mg/L 2,4-D+3.5 mg/L TDZ时,出现明显的嫩芽。该试验获得‘冀黍2号’愈伤诱导及再分化的最适条件,可为糜子再生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
目前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仍然受到很多制约,其原因有多种多样。本研究从福利经济学角度出发,提出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困境的深层次原因,即生态农业自身的公共品属性和正外部性。由于对生态农业的公共品属性和正外部性的认识不足,导致生态农业产品的有效需求不足,有效供给有限。并提出了解决生态农业发展瓶颈、推动其健康快速发展的制度性建议。  相似文献   
86.
以野生黄蝉兰无菌苗的丛生芽为供试材料,分别用浓度为0.008%、0.010%、0.030%、0.060%、0.120%、0.150%、0.200%的秋水仙素对其处理24、48、72 h。结果表明,以0.06%秋水仙素处理72 h的诱导效果最佳,诱导变异率达62.5%,死亡率为22.5%;多倍体黄蝉兰材料在形态上出现叶色深绿、植株粗壮和叶片增厚等优良性状,同时气孔和染色体数目都有明显变化,可作为新材料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87.
连云港南云台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8.
机械损伤诱导植物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机械损伤诱导植物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研究现状,包括机械损伤诱导PAL活性与虫害诱导的区别、机械损伤信号的转导、PAL酶及其基因的诱导等。对机械损伤诱导植物PAL活性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展望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9.
《农家顾问》2011,(8):8-8
今年以来,全国病虫草害发生较轻,农药使用量减少,农药市场低迷又现。3~5月份,全国农药整体销售价格低于去年同期。从整体来看,农药市场缺乏价格上涨的诱导因素。  相似文献   
90.
以黄乒乓植株中上部饱满的腋芽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灭菌时间对外植体的影响;不同浓度KT和IAA对不定芽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用75%酒精灭菌30s后,用0.1%升汞灭菌7min效果最好;MS+KT4.0mg/L+IAA0.2mg/L是最适合不定芽增殖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