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9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168篇
林业   7篇
农学   38篇
基础科学   2篇
  15篇
综合类   434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465篇
畜牧兽医   1022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4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中药产品甙肽对猪高热病防治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找到一种有效防治猪“高热病”的方法,本研究分别检测试验组和对照组猪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以及甙肽产品对于预防和治疗猪高热病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使用中药产品甙肽后,能够显著提高试验组猪的非特异性免疫力。进一步证明了中药对于预防病毒性疾病可以起到独特效果。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天然植物制剂"开口健"对实验小鼠吞噬功能以及抗体产生能力的影响。方法:每天用不同剂量(0.125、0.25、0.5g)"开口健"给雄性ICR小鼠灌胃,用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连续灌胃10d后,检测小鼠的体重变化和脾脏指数,用碳粒廓清法检测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用溶血素分光光度法检测小鼠抗体产生水平。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高、中、低剂量"开口健"灌胃组小鼠的体重均有提高,中、低剂量组提高显著(P0.05);各试验组脾脏指数均有增加,但统计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小鼠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和廓清指数均有显著提高(P0.05);各试验组小鼠抗体水平均有极显著上升(P0.01)。结论:"开口健"能通过提高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碳廓清能力和促进抗体产生而提高小鼠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93.
一种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断奶仔猪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同一保育舍的87头断奶仔猪进行饲养试验及血液采集和免疫指标测定。87头断奶仔猪随机分为2组,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为中药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5%的中草药添加剂。结果表明,血清免疫球蛋白:1个阶段(30 d)后,在IgM、IgA水平上,中药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IgG水平上,中药组比对照组提高11.38%(P0.05)。2个阶段(60d)后,在IgM水平上,中药组比对照组提高12.46%(P0.05),在IgG、IgA水平上,中药组比对照组分别提高41.69%和21.33%(P0.01);淋巴细胞转化率:2个阶段后,中药组比对照组提高了15.79%(P0.05);猪瘟抗体水平和猪伪狂犬抗体水平:1个阶段后,中药组合格率比对照组都提高20%,阻断率(PI)分别改善3.86%(P0.05)和11.94%(P0.05)。2个阶段后,中药组合格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20%和30%,阻断率分别改善28.02%和24.83%(P0.01)。通过本试验初步判断:该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可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免疫机能,增强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994.
大豆异黄酮对鸭小肠黏膜内淋巴细胞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研究了大豆异黄酮对鸭小肠黏膜内淋巴细胞分布的影响。试验选用咔叽-康贝尔鸭200只,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4%大豆异黄酮,试验期为40天。试验结束时从各组选择50只鸭进行屠杀,采集鸭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组织样本,置于波氏固定液中固定。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制作组织切片,应用OlympusCH-30显微摄影系统进行观察与拍照。结果表明饲喂大豆异黄酮的试验组鸭小肠黏膜内淋巴细胞分布较对照组明显增多。说明大豆异黄酮能显著提高咔叽-康贝尔鸭小肠黏膜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制备无色孔雀石绿(LMG)单克隆抗体,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为建立LMG残留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改进的碳二亚胺法制备无色孔雀石绿牛血清白蛋白偶联物(LMG-BSA)与副品红牛血清白蛋白偶联物(PA-BSA),用紫外扫描、质谱法方法鉴定偶联物。利用制备的LMG-BSA与PA-BSA作为免疫原,免疫4~5周龄Balb/c小鼠,用杂交瘤技术制备LMG单克隆抗体,并对其效价、亲和力、灵敏度和特异性等进行分析。【结果】LMG-BSA与PA-BSA的偶联比率分别为7∶1和37∶1;经间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筛选,由LMG-BSA和PA-BSA抗原各获得1株杂交瘤细胞,分别命名为L-1、P-1。这2株细胞株分泌的单克隆抗体纯化后,经测定效价分别为1.25×105和6.25×106,亲和力常数分别为4.92×109和1.44×108 L/mol,半抑制质量浓度(IC50)分别达8.03和10.5 μg/L。L-1分泌的单克隆抗体仅与孔雀石绿存在交叉反应,交叉反应率为100%;P-1分泌的单克隆抗体与孔雀石绿及副品红均存在交叉反应,交叉反应率分别为80%与100%。【结论】成功获得了2株LMG单克隆抗体,其均可用于水产品中LMG残留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996.
通过在基础饵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纳米硒(Nanometer Selenium,NSe),探讨其对镉暴露下吉富罗非鱼(genetic improvementof farmed tilapia,GIFT)非特异性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保护作用。将吉富罗非鱼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即对照组(Control)、镉胁迫组(Cd stressed,CdS)和纳米硒低、中、高剂量组(NSe L、M、H)。在NSe L、M和H3组基础饵料中分别添加0.125、0.250、0.500mgSe·kg-1的纳米硒,连续30d,Control和CdS组投喂基础饵料。第15d,CdS组和NSe3组用0.5mg·L-1Cd2+的镉溶液进行为期16d的镉处理。结果表明:与Control组比较,0.5mg·L-1Cd2+的暴露降低了吉富罗非鱼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和溶菌酶(LYS)活力以及白细胞的吞噬活性(PA)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增加了丙二醛(MDA)含量;与CdS组比较,NSe增强了吉富罗非鱼血清GSH-Px、ACP、AKP和LYS活力,提高了白细胞PA和T-AOC水平,...  相似文献   
997.
中草药对牙鲆免疫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初始体重为(22.89±12.60)g的牙鲆幼鱼为试验对象,在室内控温循环水槽中进行中草药对牙鲆免疫力影响的试验.向基础饲料中添加的中草药含量分别为1%、3%和5%,经过15、30和45 d后分别取血清进行免疫指标的分析测定,取鱼表皮进行常规组织学制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粘液细胞的数量变化.饲喂实验结束时通过背部肌肉...  相似文献   
998.
为初步探讨猪瘟病毒的致病机理及机体的免疫应答机制,进行了猪瘟病毒感染试验,利用流式细胞术、阻断ELISA、白细胞计数和剖检观察对猪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白细胞数量及病理损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感染猪的CD3和CD4T细胞亚群的数量在感染过程中均出现了明显的降低;CD8T细胞亚群在感染初期变化幅度不大,后期明显升高;猪瘟抗体于第7天开始产生,呈上升趋势。白细胞数量在感染期间呈下降趋势。病理学观察可知感染猪的肺脏、肾脏、扁桃体等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猪瘟病毒感染对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了较大的损伤,抑制了机体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999.
一株新分离犬细小病毒灭活疫苗的制备及免疫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JL0911株犬细小病毒是由军事兽医研究所流行病与病毒病防控技术实验室分离得到的一株新型犬细小病毒,其主要抗原位点上的氨基酸序列较国内先前分离到的其他株有较大差异,不能被归入目前已有的CPV-2a、CPV-2b、CPV-2c三个类型。本研究旨在利用JL0911株犬细小病毒研制灭活疫苗,并评价其免疫原性。试验采用105.5 TCID50/mL的犬细小病毒JL0911,以甲醛灭活后,加入1/4体积的纳米佐剂,制备了犬细小病毒灭活疫苗。取1.5 mL上述疫苗,通过肌肉注射免疫普通家犬,免疫前后不同时间均采集血清,在F81细胞系上测定犬细小病毒的中和抗体。结果显示,免疫后14 d,试验犬血中细小病毒中和抗体效价较免疫前有显著提高,最高可由0提高至29,表明本试验分离的JL0911株犬细小病毒具有生产犬细小病毒灭活疫苗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鱼类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是抵御病原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其中,鱼类鼻黏膜相关淋巴组织(Na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NALT)近年来被国内外学者所关注,并被证明是嗅觉器官中抗原识别和启动黏膜免疫应答的重要场所,在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感染后可发挥快速的局部免疫响应。以NALT为靶点,对鱼类开展疫苗鼻内接种可起到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但目前,对NALT中复杂的免疫细胞与分子网络及其互作机制知之甚少。本文对鱼类嗅觉器官结构与功能、NALT的细胞与分子网络及免疫应答、鼻内接种的应答及免疫保护效果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阐明鱼类NALT在黏膜局部发挥的免疫防御机制,以期为新型黏膜疫苗的设计与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