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87篇
  免费   869篇
  国内免费   1848篇
林业   1409篇
农学   1585篇
基础科学   625篇
  4563篇
综合类   6164篇
农作物   1500篇
水产渔业   551篇
畜牧兽医   1524篇
园艺   388篇
植物保护   395篇
  2024年   101篇
  2023年   296篇
  2022年   465篇
  2021年   553篇
  2020年   521篇
  2019年   611篇
  2018年   433篇
  2017年   671篇
  2016年   824篇
  2015年   707篇
  2014年   806篇
  2013年   1110篇
  2012年   1374篇
  2011年   1158篇
  2010年   920篇
  2009年   977篇
  2008年   925篇
  2007年   1027篇
  2006年   858篇
  2005年   713篇
  2004年   547篇
  2003年   455篇
  2002年   318篇
  2001年   300篇
  2000年   256篇
  1999年   263篇
  1998年   232篇
  1997年   209篇
  1996年   210篇
  1995年   134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123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2篇
  1963年   6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春玉米需磷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掖单4号春玉米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施肥处理,系统地研究了春玉米磷素营养的吸收、积累、分配和转移规律。结果表明,磷的吸收与生育进程间呈S形曲线变化;磷的吸收速度在生育期间呈单峰曲线变化,其峰值在出苗后78d左右,时值散粉期;每生产100kg籽粒需吸收P_2O_51.05kg;磷素在各器官的分配随生长中心转移而变化,小喇叭口期之前主要分配在叶片中,小喇叭口至散粉期主要分配在叶片、基秆中,散粉之后其分配中心转向果穗,供籽粒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92.
作物耐低磷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形态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综述了作物对低磷胁迫的可能适应机制,重点介绍了碳代谢的改变在作物适应低磷环境上的积极作用,力求为作物耐低磷基因资源筛选及磷高效作物品种改良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3.
硝态N累积与菠菜有机N形成及P、K吸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低N(0.3g·kg-1土)和高N(0.6g·kg-1土)2个水平下,采用土壤盆栽试验,研究了30个菠菜品种硝态N累积情况及其与植株生长,有机N形成,P、K吸收的关系。结果表明:施N水平低时,30个菠菜品种的硝态N含量与生长量、有机N总量和P、K吸收量之间均无显著的相关关系;高N时,菠菜品种间硝态N含量表现出显著的差异,硝态N含量最高与最低相差242mg·kg-1,与生长量、有机N总量和P、K吸收量之间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94.
研究表明,种植方式对棉苗干物质累积,伏前桃、结铃性影响较大,采用3:2模式麦棉套种方式适时早播套种棉花,能够获得更多的有效积温和充分利用边际效应促进棉花的生长发育,从而获得高产。而种植方式对棉铃粗纤维累积和铃重增加影响较小;3:2模式或3:1模式适时早播利于棉粗纤维累积和铃重增加。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对马尾松、麻栎天然次生混交林林分生物量的测定,对林分生物量积累、根系分布特征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类树种混交造林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树干的生产量,天然次生麻栎较马尾松具有主根、水平根系均发达,且须根分布均匀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6.
两年盆栽试验的结果表明,1.在淹水土壤中施用硝酸钾和尿素(1986),均有促进水稻吸收土壤氮素的作用,分别比不施肥的对照增加3.4%~12.7%和13、0%~28.9%,尿素的效果优于硝酸钾。这两者深施或混施的促进作用均对应优于其表面匀施。2.施用尿素和豆科绿肥箭舌豌豆(1987)后,水稻吸收的土壤氮素,随生育期的进展而不断增加。从六叶期到完全成熟期,水稻吸收的土壤氮占其吸收全氮的百分数,施用尿素的从21.9增至31.0,施用箭舌豌豆的从26.4增至40.8。3.在整个生育期,施用尿素和箭舌豌豆的水稻吸收土壤氮素的绝对量,均高于不施肥的对照。箭舌豌豆促进水稻增加吸收土壤氮素的作用优于尿素。4.淹水植稻,不论有否施用化学氮肥或施用何种形态的氮,都会发生土壤原始氮素的损失;但合理施用有机肥料有利于土壤原始氮素的维持,以及土壤的培肥。  相似文献   
997.
通过研究磁性液体在平行于激光照射方向具有不同梯度的外磁场作用下,其光透射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进一步研究了其在平行于光方向磁场作用下的开关效应,并从理论上定性地分析了导致这种现象的内在因素,讨论了微粒链的形成以及链在磁性液体内部的微观运动情况.  相似文献   
998.
[目的]为冬小麦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超高产中筋冬小麦品种鲁麦22和高产优质强筋冬小麦品种烟农15为试材,采用池栽方式进行研究。[结果]开花后14 d内烟农15蛋白质及其组分的积累与种鲁麦22没有显著差异,开花14 d后积累加快,含量显著高于鲁麦22。起身期追施氮肥显著影响籽粒游离氨基酸的积累与供应;开花期追氮导致谷蛋白含量降低;与挑旗期相比,拔节期追氮使谷蛋白的积累受到较大影响,谷蛋白大聚合体含量显著降低;以挑旗期追氮对籽粒蛋白质及其各组分以及谷蛋白大聚合体的积累最有利,其次是拔节期追施氮肥。鲁麦22以拔节期追氮产量最高,挑旗期次之;烟农15以拔节期与挑旗期追氮产量最高,起身期次之。[结论]鲁麦22以拔节期追施氮肥效果最好,烟农15以挑旗期追施氮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99.
Shi  Z.  Wang  K.  Bailey  J. S.  Jordan  C.  Higgins  A. J. 《Precision Agriculture》2000,2(4):347-357
Unlike the situation for arable soils, virtually nothing is known about the spatial dependencies of soil properties in cool temperate grassland or about what the optimal sampling strategies ought to be for mapping soil nutrient distributions in such situation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in plant-available (soil)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in a grass silage field in Northern Ireland and devise optimal sampling strategies for mapping their distributions.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field at 25 m intervals in a regular rectangular grid to provide a database of soil properties. Different data combinations were subsequently abstracted from this database for comparison purposes, and ordinary kriging used to produce interpolated soil maps. Soil potassium displayed greater spatial variability than soil phosphorus. In keeping with this observation, the results of three separate statistical procedures demonstrated that the optimal sample size for estimating the true population means was about twice as large for soil potassium as for soil phosphorus. Optimal sampling strategies, however, related not just to sample size but to sample combination and field shape as well.  相似文献   
1000.
冬小麦品种的磷营养效率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获得磷高效育种及相关理论研究所需的材料 ,在大田条件下对 2 16份冬小麦种质的磷营养效率进行鉴定。磷营养效率用磷效率 (低磷产量 )和对低磷的敏感度 [(高磷产量 -低磷产量 )× 10 0 /高磷产量 ]来描述。 2 0 0 0—2 0 0 1年将 2 16个冬小麦品种分别种在低磷 (Olsen P为 2 .4mg·kg-1,不施磷 )和高磷 (Olsen P为 17.4mg·kg-1,施纯磷 6 0kg·hm-2 )土壤上 ,根据各品种的磷效率选出 37个典型品种 ,但对低磷敏感度的品种间差异没有表现出来。2 0 0 1— 2 0 0 2年在低磷 (Olsen P为 6 .6mg·kg-1,不施磷 )和高磷 (Olsen P为 17.4mg·kg-1,施纯磷 6 0kg·hm-2 )土壤上对上述 37个品种进行磷营养效率再鉴定 ,根据磷效率和对低磷的敏感度划分为高效不敏感、高效敏感、低效不敏感、低效敏感 4种磷营养效率类型。磷效率年度间稳定性的研究表明磷效率表现稳定的品种仅占 37.8% ,因此为增加鉴定的准确性应该进行多年的连续鉴定并利用次级性状作为辅助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