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05篇
  免费   234篇
  国内免费   553篇
林业   39篇
农学   1909篇
基础科学   413篇
  670篇
综合类   3189篇
农作物   260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41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740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222篇
  2020年   192篇
  2019年   245篇
  2018年   222篇
  2017年   241篇
  2016年   295篇
  2015年   235篇
  2014年   286篇
  2013年   309篇
  2012年   416篇
  2011年   446篇
  2010年   371篇
  2009年   353篇
  2008年   293篇
  2007年   288篇
  2006年   259篇
  2005年   265篇
  2004年   242篇
  2003年   198篇
  2002年   222篇
  2001年   175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The structure of Aspergillus flavus communities associated with south Texas cottonseed was determined by analysing samples from 178 truckloads of commercial cottonseed from 35 gins, extending from Fort Bend County in the north to the Rio Grande Valley in the south, from September 1999 to October 2001. The number of colony-forming units (CFU) of A. flavus on the cottonseed, and the percentage of S strain (%S) were both correlated with aflatoxin contamination of cottonseed. The number of CFU differed between both regions and seasons, while %S differed only between regions. Comparison of maps of CFU and %S revealed that CFU shows a higher variation across years, while %S shows higher spatial variation. The Rio Grande Valley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CFU and %S strain than the Coastal Bend and Upper Coast regions. Cottonseed produced in 1999 had significantly more A. flavus than that produced in either 2000 or 2001. Identification of factors dictating geographical variation in S-strain incidence may provide insights that will lead to improved aflatoxin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2.
棉花黄萎病菌毒素结合位点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纯化的棉花黄萎病菌毒素(PLPC)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了PLPC特异性抗血清。将PLPC(15μg·ml 1)用不同浓度的抗体(1~20μg·ml 1IgG)吸附后处理泗棉3号的切根苗,毒素所引起的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减轻。表明所制备的抗体在与毒素发生特异性免疫学反应的同时,可部分封闭毒素分子上与毒素受体结合的位点。利用竞争ELISA测定了泗棉3号幼苗子叶的质膜制剂与PLPC的结合活性。结果表明,质膜制剂与毒素结合后能部分阻断毒素与其抗体的免疫学反应,即质膜制剂中含有毒素的结合位点。分别用胰蛋白酶和煮沸处理质膜制剂后,质膜制剂对毒素与其抗体的反应的抑制作用消失,初步表明质膜制剂中与毒素结合的是蛋白质。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棉花膜下滴灌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结构、系统设计思想、程序设计模型以及具体实现时的有关算法。运用现代软件编程和系统集成技术,开发出先进、实用、可靠和界面友好的应用软件,并在新疆兵团推广应用,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气象因子对棉花产量和品级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气候因子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级的影响。结果在明,气象因素的变化曲线与皮棉单产和纤维品级的变化曲线相似。气象因子与皮棉产量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平均为0.6422.与纤维品级之间的灰色关联度为0.5558.对湖南棉花皮棉单产和纤维品红影响最大的气候因子是降雨日和日照时数,影响最小的是日平均温度。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陆地棉主要性状对混选—混交育种体系的响应。两轮群体提高了产量、早熟性和降低了麦克隆值的平均数;扩大了纤维品质的变幅;增加了高产株率,但对改进抗枯黄萎病性不明显。一轮群体的效果低于二轮。两次混交扩大了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变幅,增加了正末端的个体频率。一次混交的作用不及两次。早代混选相对缩小了群体变幅。一次混交后再经两代开放授粉和对一轮群体再混选,均表现出有益的反响。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种子生产、流通量不断增加和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充分提高湖南省棉种的质量水平,推动棉种产业化的健康发展,对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提高湖南棉种质量水平的紧迫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棉种质量水平促进产业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棉花冠层对不同灌水量的反应及其产量形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吕新 《干旱区研究》2004,21(4):425-429
通过探讨新疆北部棉区推广棉种新陆早6号与新陆早8号,在不同灌水量条件下冠层结构特征的差异性,得出新陆早6号对限量滴灌反应不敏感,而新陆早8号对限量滴灌反应较敏感。因此,在限量滴灌条件下,选择新陆早6号种植较适宜。叶面积指数低,叶片平均倾斜角度大,群体散射辐射透过系数和群体直射辐射透过系数增加,光能的截获率降低,由此得出,不同品种对灌水量的反应表现及理想群体冠层结构的合理指标,为增加棉花产量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89~1990年选用陆地棉(G.hirstum L.)北农1号品种和海岛棉(G.barbadenseL.)海7124品种为材料,对棉纤维发育后期的纤维素形成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随着棉纤维的发育 Mg~(2+),K~+-ATP 酶活性逐渐下降。②Mg~(2+),K~+-ATP 酶活性的最适 pH 值为6.5。Mg~(2+),K~+ATP 酶活性随[Mg~(2+)],[K~+]和[NADH]/[NAD~+]的增大而变大。③Mg~(2+),K~+ATP 酶活性变化与还原性糖含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r=0.811~*),与纤维素含量变化呈极显著负相关(r=-0.900~(**))。④Mg~(2+),K~+-ATP 酶参与了纤维素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9.
北疆棉花不同品种叶绿素荧光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测定了北疆6个不同棉花品种田间叶片的净光合作用、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晴天棉花叶片的光化学效率(Fv/Fm)随着光强上升而下降,到14∶00左右降到最低值,之后又随光强的减弱逐渐回升;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则与此相反。棉叶在晴天易发生光抑制,可能会引发反应中心的降解等破坏反应。产量较高的新陆早8号和新陆早10号的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高,且正午过后Fv/Fm恢复较快,不仅能较强地吸收光能,同时还具有较高的PSII的活性和光能转化效率,从而将所吸收的光能有效地转化为化学能,提高光合电子传递速度,形成更多的ATP和ENADPH,为光合碳同化提供充分的能量和还原能力。  相似文献   
20.
棉花枯、黄萎病菌营养亲和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亚飞  简桂良  马存 《棉花学报》2004,16(3):183-188
介绍了棉花枯、黄萎病菌营养亲和性研究方法和营养体亲和群研究,并着重总结了利用营养亲和群结合DNA多态性技术,研究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Schlechtend:Fr)专化型、生理小种、亲和群之间的关系,以及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dahliaeKleb.)亲和群与致病型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