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95篇
  免费   2263篇
  国内免费   3671篇
林业   3242篇
农学   2149篇
基础科学   2247篇
  9514篇
综合类   11584篇
农作物   2342篇
水产渔业   929篇
畜牧兽医   4247篇
园艺   1995篇
植物保护   1780篇
  2024年   251篇
  2023年   791篇
  2022年   1309篇
  2021年   1349篇
  2020年   1334篇
  2019年   1634篇
  2018年   1220篇
  2017年   1464篇
  2016年   1981篇
  2015年   2004篇
  2014年   2145篇
  2013年   2369篇
  2012年   2784篇
  2011年   2388篇
  2010年   1926篇
  2009年   1887篇
  2008年   1717篇
  2007年   2048篇
  2006年   1804篇
  2005年   1389篇
  2004年   987篇
  2003年   827篇
  2002年   687篇
  2001年   581篇
  2000年   512篇
  1999年   399篇
  1998年   347篇
  1997年   244篇
  1996年   231篇
  1995年   263篇
  1994年   235篇
  1993年   197篇
  1992年   132篇
  1991年   108篇
  1990年   135篇
  1989年   92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3篇
  1962年   5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61.
河北坝上农田垄向对土壤风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河北省坝上选择试验区 ,利用移动式风洞研究了农田起垄方向对土壤风蚀的影响。结果表明 ,农田起垄方向对土壤风蚀具有影响作用 :垄向与风向成 0°时风蚀量最大 ,90°时风蚀量最小 ;在 15m·s-1风速和 3cm表土含水率为 4 5 %的条件下 ,垄向与风向成 0°时的风蚀量为 90°时的 4 8倍。为减轻土壤风蚀危害 ,在河北坝上地区农田起垄的方向宜采用与自然风向NW (西北风向 ,315°)成 90°,即东北方向 4 5°。  相似文献   
62.
在西苏旗对蒙古冰草的种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进行了分析得出结果为冰草的实际种子产量与潜在种子产量差别很大,蒙古冰草种子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为抽穗率和结实率。  相似文献   
63.
气象因子对棉花产量和品级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气候因子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级的影响。结果在明,气象因素的变化曲线与皮棉单产和纤维品级的变化曲线相似。气象因子与皮棉产量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平均为0.6422.与纤维品级之间的灰色关联度为0.5558.对湖南棉花皮棉单产和纤维品红影响最大的气候因子是降雨日和日照时数,影响最小的是日平均温度。  相似文献   
64.
采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影响物流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内外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能为物流行业上市公司制定合理的资本结构提供实证数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5.
本文阐述了有源负载恒温槽的工作原理,推导了描述其静态特性的缩减因数表达式,并对这种恒温槽的性能和应用作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66.
本文通过对旱地春小麦生产潜势及生产潜力的系统分析,揭示了影响提高春小麦产量的限制因子,明确了该县春小麦潜在的最高产量及可能达到的产量水平,同时提出了切合当地实际的增产途径,为将春小麦产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7.
农七师车排子垦区柳沟灌区,原有柳沟一、二、三场,面积59万余亩。由于盐碱危害,生产状况和经济状况日益恶化,难以自立。在60年代初,与原25团合并,成为现今的125团的三个营,近年来进行大规模的盐碱土改良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基本情况改良效果的观测主要在二营(原柳沟三场)进行,二营面积10.67万亩,可耕地8.85万亩,位于灌区南部、天山北麓,奎屯河与四棵树之间。区内由南向北倾斜,地势低平,坡降1-3‰,土壤多为粉粒中壤和重壤,1-2米以下,广泛分布着红棕色粘土层,因而地下水迳流呈封闭状态,极其不畅,主要靠地面蒸发和植物蒸腾维持平衡。地下水埋深1-1.5米;低洼区接近地面。矿化度20-30克/升,最高达88.45克/升。高矿化与高水位成为土壤盐渍化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8.
本文总结了太行山区过去几十年林业生产的教训,把近几年的“生态经济沟”经验,应用到太行山南部低海拔岗坡地形区的开发治理中,提出了建设“生态经济岗”的设想及盘龙岗试点的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69.
本文对于二阶椭圆型Euler方程组 -∑D_αF_(q_α~i)(x,u,Du)+F_(ui)(x,u,Du)=0得到了一些积分恒等式,利用这些恒等式证明了某些方程组非平凡解的不存在性。  相似文献   
70.
Abstract. Current tillage erosion models account for the influence of tillage direction in the magnitude of the soil (tillage) transport coefficient. It is argued here that this is counter-intuitive and causes significant problems in modelling tillage erosion in areas of complex terrain. This article examines whether a re-modelling of tillage erosion is possible that separates tillage direction (an interaction with the landform) from the soil transport coefficient (a measure of tillage intensity representing the combination of implement erosivity and soil erodibility). Experimental data for mouldboard ploughing upslope, downslope and cross-slope at Coombe Barton Farm, Devon are examined. Integration of data for all directions into a single relationship, which relates translocation in the direction of tillage to slope in the direction of tillage and translocation perpendicular to tillage to slope perpendicular to tillage, is not possible using previously published methods of analysis. However, when total translocation distance is regressed against the tangent of the slope at 45° to the tillage direction (bisecting the tillage direction and the direction of overturning) it is found that a single relationship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tillage in all three directions. Therefore, this relationship is used to determine a single value of the soil transport coefficient ( k fTa) for constant soil and implement conditions but different tillage directions. This redefinition of tillage is important both for true estimation of tillage erosion severity, the adirectional coefficient being 40% larger than the directional coefficient, and for modelling of tillage erosion in complex terrain. These improvements are vital when tillage erosion simulation is used to direct soil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