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5篇
林业   18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5篇
  4篇
综合类   6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契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理性解读主要体现在 :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对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的历史总结 ,扬弃了毛泽东的辩证法思想 ,基本上肯定了毛泽东对社会理想的探索 ,坚持了毛泽东的义利观、完善了毛泽东的群己观  相似文献   
2.
系统整体优化方法是一种科学方法。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十分注重将整体优化原则应用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并形成了相应的系统优化方法。深入探究毛泽东的系统优化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民族经济地位、发展战略思想和措施等方面对毛泽东与江泽民的民族经济发展思想进行比照,认为建国后,我国三代领导集体有关民族经济发展的思路,是我国民族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构建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阐释,始终是中国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近几年在很多领域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本文从现代解释学的视角,就理解之前的“前见”和“前结构”、过去与现在的“视域融合”、在“效果历史”中发现自身的情景、“意义”发现的“无限延伸”等4个方面,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黑龙江省帽儿山林场为研究区域,采用ArcGISIO.0空间分析模块划分该地区集水区的森林,并通过Frag+stats3.3对帽儿山林场集水区从斑块水平和斑块类型水平上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其中,景观格局指标包括:斑块面积、面积比、斑块数、斑块密度、形状指数、分维度等。研究结果表明:软阔混交林是帽儿山林场集水区主要的森林景观类型,是其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成分,其次是硬阔混交林,柞树林,白桦林等,景观资源丰富。该地区景观特征的研究为帽儿山集水区森林景观规划、森林景观生态系统优化提供了理论参考,对改善帽儿山集水区地区森林结构、更好地实现森林空间布局的优化配置和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毛竹施用硅肥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了在有效硅含量水平较低的流纹岩风化物发育的土壤上,中、低产毛竹林施用硅肥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在中、低产毛竹林中施用硅肥是没有增产效果的;土壤中有效硅的含量管较低,但足够毛竹生长对硅素的需要。综合诊断施肥法(DRIS)对硅素营养的诊断结果提示,即使在具有较高竹材产量的竹林中,无论施用N、P、K三要素肥料与否,硅的营养况仍然是接近适宜水平的。鉴于中因大多数竹林的实际情况,认为目前生产上尚无施用硅肥的必要。  相似文献   
7.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对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创新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毛泽东的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创新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人民民主专政”这一概念更明晰、更精确地表明了中国国家政权的无产阶级专政性质和作用,内涵更丰富;第二,人民民主专政理论表明,中国的无产阶级专政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而来的,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第三,人民民主专政理论较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更适合中国国情,适用期更长,可以延伸到整个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8.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在继承中国传统的大同思想的同时,还受到了西方新思想的影响,建国后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后,他认为人民公社是通向大同社会的最好途径,于是就有了轰轰烈烈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毛泽东的大同理想与人民公社化运动有着必然联系,是其思想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沈韵霞  陈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573-15575
概述了毛泽东与邓小平对农民问题的重要性认识,探讨了毛泽东与邓小平基于实际和中国国情的中国农民问题解决思路,阐述了毛泽东与邓小平强调对农民利益的保护和对农民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晚年的社会主义发展理想模式是一个消灭社会分工,消灭商品制度,实行全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在意识形态上实行"斗、批、改’的社会。形成这一思想的主要因素是:中国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欠发达,对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的误解,把民主革命时期的成功经验绝对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