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5篇
  35篇
综合类   26篇
植物保护   3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文中结合玛纳斯河肯斯瓦特(1956-2007a)、红山嘴站(1956-2004a)径流及流域内年均蒸发量、气温数据,利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小波分析和灰色系统理论,对其变化趋势、突变和周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肯斯瓦特和红山嘴径流量皆显著增加,突变分别发生在1996a和1997a;玛纳斯河径流变化与气温、蒸发量最为敏感,气温呈显著递增趋势且突变点在1989a,而蒸发量显著下降,但突变不明显;气温、蒸发量的主周期为11、22、4、7a和15、22a,而径流量为15、20和22a;红山嘴(1997-2004a)8a平均实测径流量比天然径流量增加了4.768×108m3,气候因子对红山嘴径流影响量为12.117×108m3,人类活动影响量为7.349×108m3,表明气候因子是驱动玛纳斯河红山嘴水文站以上径流量演变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22.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的地下水具有重要的生态地质作用。本文对玛纳斯河流域地下水开发方式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不同地貌部位可供开采的地下水资源的特点及差异,提出不同生态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和注意事项。考虑到干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今后应严格管理和控制地下水开采量,保持合理的生态水位和合理比例的生态用水量,注意防止地下水过度开发引发新的生态环境危机,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3.
大量研究表明沉积物的粒度和粘土矿物可以作为研究环境演变的载体。玛纳斯河兴农湖剖面位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克拉玛依市附近的一个农场内。本文分析了该剖面的粒度变化特点和粘土矿物的类型与含量变化。研究表明,兴农湖剖面以湖相沉积为主,位于古玛纳斯湖的边缘,是古玛纳斯湖的一部分。粘土矿物主要由伊利石、蒙皂石、高岭石和绿泥石组成。根据粒度和粘土矿物分析,将兴农湖沉积环境演变划分为9个阶段。  相似文献   
24.
浅析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现存的问题与保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顺玛纳斯河流域管理体制,强化流域内的水资源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实现水资源的综合治理、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25.
1962-2010年玛纳斯流域耕地景观的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为分析近几十年来玛纳斯流域水资源开发密集开发条件下耕地景观的时空变化,采用1962年、1977年、1989年、2000年和2010年5期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制图,并针对耕地信息,分别从时间变化过程、类型转化关系、空间格局等方面分析了近50 a来面积变化的时空特征,从气候变化与灌区建设的角度探讨了水资源空间配置与耕地扩张的关系。结果表明:1)近50 a来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未利用地、湿地和冰川雪地持续减少,草地在前20年增加、后30年减少;土地利用的变化程度总体上由剧烈逐渐趋于缓和;2)整体上耕地的变化由双向转化期逐渐过渡到单向转入期,草地和未利用地为各期主要转入类型,建设用地和草地为主要转出类型,各期的转入面积远大于转出面积,耕地总面积持续、快速增长。3)耕地扩张的重心由城市周边转向荒漠地区、由上游地区逐渐转移到下游,先后在昌吉、呼图壁、沙湾县、主要河流两岸及北部荒漠地区扩张,耕地景观也由杂乱破碎转的斑块转为成片连续的耕地带,耕地在景观中的优势进一步加强。4)耕地面积的扩张与降水和河川径流量的增加有关,耕地的扩张速度与方向与水库的空间分布及建成时间有明显的相关性,水库及灌渠建成的后一个时段往往会伴随一轮耕地的快速扩张。流域内水资源开发的潜力不足,已不能满足耕地的大规模扩张。适当控制耕地规模、优化用水结构、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是集约化农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  相似文献   
26.
新疆玛纳斯流域是新疆最大的绿洲农耕区,该流域自然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在新疆均具有典型的代表性。玛纳斯河水权分配是玛纳斯河水资源管理改革的重要部分。首先探讨了水权的基本理论和使用权的分配原则,并依据这些原则,构建了水权分配的指标体系。为解决这一多地区多目标的决策问题,本文建立了多层系统半结构性多目标模糊优选的水权分配模型。采用该方法对玛纳斯河水权进行了分配,获得了较为合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27.
对生长在玛纳斯河流域扇缘带上的柽柳、盐穗木、白刺、猪毛菜4种植被类型下的土壤物理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平方向上,1m剖面内柽柳土壤pH值、全盐含量、土壤容重最小,分别为8.75、0.97g/kg和1.42g/cm3;土壤有机质、含水率、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均最大,分别为9.04 g/kg、16.67%、45.57%和36.18%,表明柽柳能够显著降低土壤盐分,改善土壤结构.沿垂直剖面,4种植被类型在表层0-20 cm土壤盐分均达到最高,出现盐分“表聚”现象而形成“盐霜”;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含水率和土壤容重均呈显著性升高,土壤有机质、田间持水量、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均呈显著性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有机质是引起其他土壤物理性质变化的主要原因.相比空裸地,4种植被覆盖类型1 m剖面内土壤有机质、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均呈显著性提高,土壤容重显著性降低,有机质分别提高了162.94%、82.94%、85.59%和27.94%,总孔隙度分别提高了44.90%、20.83%、36.06%和15.80%,毛管孔隙度分别提高了58.27%、30.71%、43.48%和25.72%,土壤容重分别降低了18.86%、10.86%、17.14%和7.43%,表明干旱荒漠区盐碱土上生长的不同盐生植物能够显著改善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28.
不同因子对玛纳斯河流域农田土壤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玛纳斯河流域内玛纳斯灌区和莫索湾灌区为研究区.利用遥感影像和GPS定位技术布设土壤盐分采样点,研究分析土壤质地、作物类型及地形因子对农田土壤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田表层土壤(0~20cm层、20~40cm层)的盐分含量大小为:粘壤土〉粉壤土〉砂壤土;不同作物种植条件下农田土壤盐分状况表现为:棉花地〉葡萄地〉玉米地;不同地形部位农田土壤盐分含量表现为:冲积洪积扇下部〉冲积洪积扇中部〉沙漠边缘〉冲积洪积扇上部,各地形部位农田土壤盐渍化程度均表现为轻度盐渍化;不同海拔农田土壤盐分状况表现为:400500m〉500~700m〉400m以下,土壤盐分含量随着海拔的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29.
玛纳斯河流域绿洲土壤春季盐渍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冗余分析方法,对玛纳斯河流域绿洲土壤全盐量(TS)、pH、电导率(EC)、钠吸附比(SAR)和盐分离子组成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全盐量呈现明显的底聚特征,各层土壤全盐量均值在5.80~9.02 g•kg-1,表现为轻度至中度盐化;各层土壤中,pH在8.2~8.4、EC在0.70~1.38 mS•cm-1、SAR在0.25~0.64,未出现碱化现象。冗余分析表明:不同层次土壤中,Ca 2+与SO 42-、Na+与SO42-保持较好的关联性。TS的空间分布,在 0 ~70 cm 全剖面上主要受控于Na+、SO42-、Ca 2+和Mg 2+;分层与全剖面的情况略有不同,但Na+、SO42-在各个土层仍为最主要的控制离子。EC在全剖面上的空间分布受控于 Na+、SO42-;50 ~70 cm 土层主要受Na+与Cl-的控制,其他土层与全剖面相同。 pH受控于CO32-;除0~10 cm土层受HCO-3影响外,其他土层与全剖面相同。SAR在全剖面的空间分布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较小,除50~70 cm土层受Cl-因子的制约外,0~50 cm土层未表现出明显的控制因子。  相似文献   
30.
路国栋  路国梁 《北京农业》2011,(18):163-164
近年来,新疆玛纳斯县结合当地的特色农业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但在农民组织化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