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5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512篇
林业   69篇
农学   974篇
基础科学   34篇
  141篇
综合类   1666篇
农作物   776篇
水产渔业   44篇
畜牧兽医   149篇
园艺   244篇
植物保护   10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249篇
  2010年   206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243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219篇
  2005年   175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试验对小麦两类不育材料幼胚愈伤诱导及分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N6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95%~100%;不同材料平均出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雄性不育1号、雄性不育2号、雌性不育1号;②接种18~30dMS培养基最早产生不定芽分化。最早可见不定芽分化的材料为雄性不育1号,分化进程较雌性不育幼胚提早7~10d;雄性不育1号和雌性不育1号幼胚愈伤组织分别培养45,52d分化率达峰值均为100%,雄性不育2号材料在培养112d分化率达峰值67.4%;③单独加入2,4 D并随2,4 D浓度降低不定芽分化率有增加的趋势。2,4 D与KT配合使用不定芽分化率最高,达100%,以低浓度2,4 D(0.25~0.50mg·L-1)与KT(0.1~0.2mg·L-1)配合为宜。④分化不定芽在不同培养基中生长增殖不同,以C17为最佳同时附加KT0.2mg·L-1 2,4 D0.1mg·L-1分化苗可增殖6倍;再生植株移栽成活率80%以上;接种至移栽历时4个月。  相似文献   
72.
大白菜甲、乙型核不育系的转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 据复等 位基因遗 传假说, 利用已知 基因型 的甲、乙型 雄性 不育“两 用系”,经 过4 个世代的 杂交选 育,获得了 新甲型“两用系”,临时保持 系和稳 定遗传的 雄性不 育系。  相似文献   
73.
对玉米温光敏感雄性不育-可育 “两用系”9417的不育型和可育型叶片中的叶绿体蛋白质组进行研究,试图找出不育型与可育型的差异蛋白,确定导致不育的蛋白。利用SDS PAGE凝胶电泳,对玉米雄性不育 可育“两用系”不育型与可育型8叶期功能叶叶绿体蛋白质组中的差异蛋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育型与可育型存在3条蛋白差异条带,其中No.1条带为不育型中新出现的蛋白质条带,而其余两条条带只在表达丰度上有差别。利用MALDI TOF MS方法,运用MASCOT软件于NCBI数据库中进行数据查询,结果显示No.1条带中含有3种蛋白质,而这3种差异蛋白的出现可能与玉米不育性有关。  相似文献   
74.
红参胡萝卜是用完全瓣化型雄性不育系培育的杂交一代新品种.该品种肉质根长圆柱形,韧皮部和木质部均为橙红色,个体整齐度高,春播平均单根质量200.5 g,产量450 002kg/hm2;秋播平均单根质量290.5 g,产量64 500 kg/hm2.β胡萝卜素含量110.0 mg/kg,商品率高,叶幅小,成形早,抗抽薹,适合春、秋种植.  相似文献   
75.
新转萝卜雄性不育系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对新转育成的5个雄性不育系和3个测验种的5个主要性状根质量、根长、株高、叶片质量、开展度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及遗传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雄性不育系A1,A3和测验种S1的根质量、根长、株高、叶片质量、开展度5个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均较高,是杂交育种的理想亲本,而其他亲本则一般配合力较低;A1×S1,A1×S2,A2×S2,A3×S2,A5×S1和A5×S1等7个组合主要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除了个别性状外均为正值,说明其用于杂种优势育种的可行性比较大.遗传力分析表明,除开展度外,其余主要性状均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影响,能真实遗传.  相似文献   
76.
The soluble sugar and organic acid composition of melon (Cucumis melo L.) fruit flesh has become a major focus of plant breeding worldwide in an attempt to improve taste. Thus, sugar and organic acid profiles were characterized using near-isogenic lines (NILs) derived from the Spanish cultivar Piel de Sapo (PS) and the exotic Korean accession Shongwan Charmi (PI 161375). Fruits were cultivated in only one environment. These data were used to map 60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s): 18 for individual sugars, eight for sucrose equivalents, five for the glucose-to-fructose ratio, seven for the total sugar content and 21 for organic acids. Within the QTLs that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 sugar profile, 27 defined the sugar content: eight for fructose, six for glucose, four for sucrose, and nine for sucrose equivalents. Although increased sweetness of selected NILs compared with the parental PS was achieved by an increased glucose or fructose content, only glucose heritability was above 0.5. A total of 21 QTLs (two with positive effects and nineteen with detrimental effects compared with the PS levels) controlled the organic acid profile: l-glutamic, ascorbic and succinic acids (the principal ones) and fumaric, citric, oxalacetic, and isocitric acids. The levels of sugars imparted by the PI 161375 introgression frequently decreased the score grades given to NILs by consumers. Within the 32 QTLs mapped for sensory traits, 27 were associated with lower scores in taste (nine QTLs), sweetness (eight QTLs) or global quality appreciation (nine QTLs); two with increased fruit sourness or sweetness and three with increased fruit bitterness. The QTLs defined herein may assist breeders to understand the overall organoleptic balance (sweetness, sourness, and umami taste) in melon fruit, particularly those located within linkage groups III, V, VI, and VIII to XI.  相似文献   
77.
黄友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014+2100
[目的]研究雌性不育、雄性可育野生稻(♀A野生稻)的核质遗传关系。[方法]以♀A野生稻为父本,广亲常规稻(垦优2000和垦稻998-1)、三系不育系(DYA和珍汕97A)分别作母本,进行杂交试验。[结果]试验中并未出现孟德尔经典试验中出现的比例(3∶1),且F2代花粉中出现大量的不育花粉。[结论]决定♀A野生稻育性的基因不位于细胞核中而在细胞质中。  相似文献   
78.
小麦籽粒中的多酚氧化酶活性是导致酶促褐变的主要因素.选育低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品种是改良面制食品外观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利用位于小麦2A和2D染色体上PPO基因分子标记PPO18和STS01,对扬麦158×淮麦18组合的300个F4代分离株系进行PCR扩增,说明不同带型与PPO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用PP018扩增的300个分离株系中有59个扩增出876 bp(2aaa型)的目标片段,其活性均值为82.01;46个同时扩增出685 bp和876 bp的目标片段(2Aab型)其活性均值为163.41;其余195个扩增出685 bp的目标片段(2Abb型)其活性均值为233.73.方差分析表明三者的PPO活性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基因型为2Aaa型的PPO活性值明显低于2Abb型;PPO18在本试验群体中对PPO活性的决定系数为66.61%;用STS01扩增的300个株系中都扩增出了560bp的片段,群体间没有差异.文中说明了两对引物在该群体中的效应及其与PPO活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79.
通过对矮小鸡配套系在高原地区的孵化和饲养试验,测定不同周龄的生长发育,并与在高原适应性较强的藏鸡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矮小鸡配套系在高原地区的适应性比较强.  相似文献   
80.
以甜菜单胚雄不育系和保持系为材料,用光学显微镜对其雌性器官各部发育进行了比较解剖学观察.结果如下:甜菜雌蕊由3—5枚心皮合生而成,外形可分为柱头、花柱和子房三部分。各部解剖学特征:(1)柱头3—5枚离生稍向外生长,柱头正面由大量乳突细胞组成;(2)花柱短小,半开放形,开口较小,其内充满腺毛状结构;(3)半下住子房,心皮合生一室,在外侧愈合交界处,有发达的盘状蜜腺;胚珠1枚基底胎座,曲生形胚珠,双珠被厚珠心.蓼形胚囊,并有盲囊结构产生。研究表明,甜菜雄不育和可育的雌蕊、胚珠、胚囊形态结构相似,均可正常发育,两者均具有受精与结实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