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8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73篇
林业   1058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6篇
  181篇
综合类   796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139篇
园艺   56篇
植物保护   7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210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195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应用修复生态学理论和植被演替理论,根据保护区现状和植被修复经验,结合恢复原森林生态系统结构、提高林分抗逆性等植被修复目标,提出了重度受害区植被修复模式、中度受害区植被修复模式、重要经济价值树种营建模式、珍贵树种扩繁模式、防火通道景观配置模式等5种植被修复技术模式。以及各修复模式的树种选择,混交、整地、配置方式及株行距等。  相似文献   
102.
在综述地租理论、产权理论和公共物品外部性理论等自然资源租金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渔业资源的经济特性,提出了渔业资源租金的理论框架及其计算方法。渔业资源除稀缺性外,还具有再生性、洄游性、共享性等特性。由于具有共享性以及存在所有权和产权分离等问题,使得渔民在捕捞作业中只重视使用捕捞权利,而忽视对捕捞种类的养护,因此在自由入渔情况下捕捞生产中存在"市场失灵"和负外部性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在我国近海实施渔业资源租金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借鉴国内外渔业资源租金研究方法,以近海鲐鱼(Scomber japanicus)资源为例,提出了鲐鱼资源租金计算的基本框架,为下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3.
根据2005年7、9月和2006年9、11月对青岛市崂山近岸海域的4次调查结果,分析并评价了该海域的营养状况。结果表明,表层无机氮、PO4-P和COD含量,仰口至港东、石老人、流清河湾海域略高于其他水域。底层无机氮、PO4-P均为仰口至港东水域含量较高,COD为太清宫湾水域含量较高,其余水域分布相对较均匀。从营养结构分析,7和11月该海域表、底层,N与P相比显得相对缺乏;9月表层,N与P相比也显得相对缺乏;9月底层N/P比值接近16∶1,氮、磷均不受限制。从营养状况看,除2005年9月份该海域水质处于富营养化水平外,其他调查月份水质均未达到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104.
陈志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4,(18):5827-5828
介绍了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东山管理处的生态旅游资源,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提出了生态旅游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5.
于2012~2014年采用样带法对22条样带开展掌叶木资源调查。结果表明,茂兰保护区野生掌叶木现存量为37 809~66 917株之间的估计值,平均3.703 2株/hm2,最大胸径57 cm,最高16 m;分布海拔上限906 m;野生种群生长良好,受危害因子主要是村民生产活动带来的少量薪柴及家具用材;掌叶木为林区优势建群种,分布格局从次生林到原始森林均有分布,以次生林多见。另外,掌叶木野生种群幼苗严重不足,种群呈衰退趋势,并多处出现克隆繁殖现象。  相似文献   
106.
该文对乌岩岭自然保护区的7种虫草类真菌(蝉花、细脚棒束孢、鲜红虫草、发丝线虫草、长座线虫草、小蝉草、蜂头线虫草)进行调查,并对几种虫草及其无性型进行讨论,为乌岩岭自然保护区虫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7.
王旭  曹蕾  孙杰  裘骏一 《安徽农业科学》2014,(34):12235-12238
以处于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干旱荒漠生态系统的植被关键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种-面积曲线”的方法确定关键群落最小面积,并在此基础上使用α多样性指数表征物种多样性.共选取4种饱和曲线模型进行拟合,研究结果表明对荒漠植被群落而言,S=c/(1 +ae-bA)和S=c-ae-bA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优度和更高的准确性.当比例因子ρ取0.6、0.7、0.8时,群落最小面积分别为18 m2、24 m2、32 m2,可满足包括总群落的60%、70%、80%的植物种类的中等精度要求;当比例因子ρ取0.9时,群落最小面积为45 m2,可满足包括总群落的90%的植物种类的高等精度要求.该区域物种多样性并不十分复杂,灌木层的生态学地位极其显著,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群落的稳定性和生态功能也主要由灌木层中的优势种决定.  相似文献   
108.
利用2010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作为基本信息源,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建立空间数据库,制作出南瓮河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分布图。研究区内包括7种景观类型:草本沼泽、灌丛沼泽、森林沼泽、永久性河流、道路、森林、沼泽化草甸。结果表明: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差异较大,森林和草本沼泽两种景观类型占主导优势,占所有景观类型面积比例高达93.52%;景观的破碎化指数较高,影响景观格局的主要因素是火灾,道路的修建也影响了区域景观格局,加大了景观的破碎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9.
通过对辽宁努鲁儿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资源进行的全面调查,结果表明:努鲁儿虎山自然保护区共有维管植物97科412属1 006种(变种、亚种和变型),国家重点野生保护植物4种,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7种,辽宁濒危保护植物13种。  相似文献   
110.
利用2000年和2010年遥感影像作为基本信息源,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并结合地面资料对南瓮河保护区景观空间格局的变化情况及其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0年,南瓮河自然保护区景观类型没有明显变化,主要以森林和草本沼泽为主;森林沼泽和道路呈增加趋势,而沼泽化草甸、灌丛沼泽、永久性河流变化较小,呈现缓慢的减少趋势,森林群落呈现退化的趋势;景观异质性在增大,破碎化程度在提高;森林采伐和道路修建等人为干扰是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的驱动力之一,火灾引发的森林及沼泽湿地大面积过火是湿地干扰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