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4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41篇
农学   49篇
基础科学   10篇
  58篇
综合类   375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3篇
园艺   92篇
植物保护   9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91.
主要从百合的销路、种植规划及标准化生产几个方面介绍百合鲜切花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92.
施用钾肥对食用百合光合作用、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钾肥用量对食用百合光合作用、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81 kg/hm2的范围增施K2O能明显提高食用百合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食用百合叶片的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在此范围内,增施钾肥也能使茎秆粗壮,可以有效地促进株高的增加,促进食用百合的现蕾和开花,明显提高其产量和经济效益.与对照相比,施用纯K2O 81 kg/hm2时,食用百合的净光合速率提高最多,提高19.3%,鳞茎的鲜重、干重和产量也增加最多,分别增加14.2%、25.0%和14.2%,经济效益最高,与其它钾肥处理相比,最高可以提高4倍多.在本试验范围内,食用百合的田间适施钾量(K2O)为81 kg/hm2.  相似文献   
693.
通过对兰州市两次强度上有较大差异的尘暴样的采集、粒度分析及其与自然降尘样的对比研究,揭示出兰州市尘暴降尘粒度特性的一些细微特征。不论是自然降尘样还是尘暴样,皆以4~63μm的粉砂为主,说明粉砂粒级的颗粒是兰州地区自然降尘与沙尘暴所携带的主要组分;虽然含量甚微,但是尘暴样中存在近源低空气流所搬运的粒径(181.97~724.44μm)较大的粗颗粒物质。在粒径-体积百分含量曲线上,尘暴样基本上为三峰分布模式,区别于自然降尘样的双峰模式。同时,尘暴样具有向粗、细颗粒区间(尤其是细颗粒区间)延伸并富集的特点,尘暴强度越大,其延伸富集的程度也越明显,而且,随着尘暴强度的增大,其主峰的众数粒径呈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694.
孙红梅  谢佳  王春夏  安晶  李天来 《园艺学报》2010,37(7):1109-1116
以东方百合‘Sorbonne’为试材,研究了GA3、IBA以及温度处理对鳞片扦插繁殖以及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GA3处理可在较短时间内促进小鳞茎膨大,IBA处理使小鳞茎形成的时间延后,但可提高繁殖系数和整齐度。GA3、IBA分别结合5 ℃预处理可使小鳞茎质量显著增加,在较短时间内促进小鳞茎膨大;其中IBA 100 mg · L-1,1 h结合5 ℃预处理的鳞片繁殖系数和小鳞茎整齐度依次高于25 ℃与15 ℃变温培养及25 ℃恒温培养;GA3 100 mg · L-1,2 h结合5 ℃预处理获得的小鳞茎品质最佳。鳞片繁殖过程中,GA3、IBA结合各温度处理鳞片淀粉及总可溶性糖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尤其鳞片下部在25 ℃培养初期(20 d)下降幅度最大;IBA促进淀粉降解,结合低温处理的母鳞片较无低温处理的总可溶性糖含量低,为小鳞茎的诱导和形成提供了营养;5 ℃低温预处理促进GA3处理母鳞片淀粉的降解。  相似文献   
695.
百合发育过程中鳞茎淀粉含量及SP活性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讨百合鳞茎内淀粉含量与淀粉磷酸化酶(SP)活性变化的关系,以亚洲百合和兰州百合为试材,对鳞茎发育过程中母鳞茎、新鳞茎内淀粉含量以及SP活性的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种百合母鳞茎淀粉含量展叶期前均呈下降趋势,而后迅速升高,展叶后40天达到最大值,之后2种百合淀粉含量均下降,亚洲百合下降趋势较为明显;新鳞茎淀粉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亚洲百合新鳞茎淀粉含量在枯萎期达到最大值,而兰州百合在植株半枯期达到最大值。百合发育过程中淀粉的积累与SP的含量呈正相关,发育过程中2种百合淀粉含量的变化趋势与SP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鳞茎内淀粉含量最大值与SP活性高峰并非同步出现,说明SP与百合鳞茎淀粉合成有关,却非参与合成淀粉的唯一酶。  相似文献   
696.
通过带病组织汁液和带病组织超薄切片负染电镜技术对侵染观赏百合的病毒粒子和内含体进行观察,证明在表现不同症状的5个品种中存在球状、短线状、长线状、短杆状4种病毒粒子和晶体状、风轮状、束状、卷筒状、正六边形5种内含体,通过ELISA检测及病毒粒子形态、大小及内含体形态分析,确定球状病毒粒子(直径29.5 nm)为黄瓜花叶病毒,短线状病毒粒子(593.29~639.97 nm×12.15~14.12 nm)为百合无症病毒,长线状病毒粒子(757.58~846.25 nm×12.12~12.75 nm)为马铃薯Y病毒,短杆状病毒粒子(500~807.69 nm×153.85~192.31 nm)为烟草脆裂病毒。  相似文献   
697.
以3D-Barnes方案插值的新一代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等高平面资料,用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vertically in-tegrated liquid water content,简称VIL)的理论模式计算单体的VIL,用VIL与单体顶高度之比计算单体的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密度(vertically integrated liquid water content density,简称VILD),利用MAX函数逐个提取雹云单体在降雹过程中的最大VIL和VILD(分别简称VILmax和VILDmax),采用统计和回归处理技术,利用2004-2006年的5~8月甘肃中部54例局地冰雹单体个例,对单体VILmax和VILDmax与地面最大降雹区的位置、地面最大冰雹直径(简称Rmax)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对Rmax的识别效果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从总体上看,单体VILmax和VILDmax与地面最大降雹区的位置基本保持一致,且Rmax越大,一致性越好,但VILDmax与地面最大降雹区的位置比VILmax更接近。②VILmax和VILDmax在总体上与Rmax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VILDmax与Rmax之间的相关性比VILmax更好。③相同的识别因子,用不同回归类型所建立的回归方程有所不同,但从回代结果的效果比较,VILmax和VILDmax均是用二次函数关系建立的与Rmax之间的回归方程的效果最好;不同的识别因子,用相同的回归类型所建立的回归方程自变量前的系数也存在差异,但用VILDmax作为识别因子的识别效果比用VILmax更好。  相似文献   
698.
兰州市街道尘埃的元素空间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X射线荧光法分析了兰州市街道尘埃样品元素的含量,并利用富集因子分析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对比元素浓度的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兰州街道尘埃中元素A l,Na,Ba,Si,Ca,Sn,Th,W,La,U,Zr,Zn,Mn,Ce,Hf,Pb,Mo,Cs,C l的富集因子介于1-10之间,人为污染占相当的比例;As,S,B i的富集因子大于10,主要源于人类活动导致的各种污染因素;标识性元素的空间特征分析表明,兰州市燃煤污染较严重的区域为西固区和兰州市第二热电厂附近;沙井驿附近和城关区汽车尾气污染严重;B i和Cs可能来源于工业污染。  相似文献   
699.
兰州市水资源价值计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分析水资源价格的影响因素,确定黄河兰州段水资源价值的评价指标,计算兰州市水资源价值,得出水资源价格,为兰州市水价改革和水资源保护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700.
兰州市生态足迹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生态足迹法对兰州市1996-2005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市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分别由1996年的1.66hm2、1.56hm2增加至2005年的2.15hm2、1.11hm2,同期的人均生态赤字也由0.10hm2上升到1.04hm2,分析兰州近几年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变化趋势。运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影响生态足迹的主要因子。目前兰州市的人均生态足迹,已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范围,现有的发展模式是值得深思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