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29篇
  免费   1364篇
  国内免费   2351篇
林业   1647篇
农学   2042篇
基础科学   551篇
  5240篇
综合类   9821篇
农作物   1460篇
水产渔业   1018篇
畜牧兽医   5189篇
园艺   1633篇
植物保护   1043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402篇
  2022年   696篇
  2021年   1005篇
  2020年   919篇
  2019年   1142篇
  2018年   842篇
  2017年   1190篇
  2016年   1450篇
  2015年   1207篇
  2014年   1351篇
  2013年   1779篇
  2012年   2143篇
  2011年   1960篇
  2010年   1638篇
  2009年   1653篇
  2008年   1407篇
  2007年   1565篇
  2006年   1326篇
  2005年   1018篇
  2004年   791篇
  2003年   625篇
  2002年   500篇
  2001年   392篇
  2000年   368篇
  1999年   359篇
  1998年   223篇
  1997年   217篇
  1996年   203篇
  1995年   221篇
  1994年   149篇
  1993年   147篇
  1992年   129篇
  1991年   112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90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4篇
  1962年   4篇
  1956年   11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涩柿脱涩保脆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常温条件(14-19℃)和低温条件(-1-1℃)下,不同容器和不同二氧化碳(CO2)浓度对柿果脱涩保脆的影响。试验表明,低温条件下,采用密封性好的容器,保持80%CO2,脱涩时间虽稍长,但硬果率可达到96%以上,果实硬度达10kg/cm^2以上,脱涩保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2.
几种落叶果树H2O2含量变化与自然休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以设施栽培中常见的几种核果类果树品种和两个葡萄品种为试材, 分析了芽休眠期间 H2O2含量变化动态, 并探讨了温度、生长调节剂及化学破眠物质对H2O2含量影响的效应。结果表明: 休眠期间,不同树种( 品种) 芽内 H2O2含量存在差异, 基本趋势是晚熟品种高于早熟品种, 花芽高于叶芽, 但葡萄品种相反, 早熟的‘京秀’高于晚熟的‘巨峰’; 休眠期芽内 H2O2含量基本呈稳步上升后急剧下降的趋势,不同品种急剧下降的时间略有差别, 且与自然休眠解除的时间相吻合。低温(5 ℃) 处理显著增加了芽中 H2O2含量, 中温(10 ℃) 使 H2O2含量略有增加, 而高温(20 ℃) 却导致 H2O2含量降低。休眠前期50 mg.L-1 ABA 处理显著提高了芽中H2O2含量, 而100 mg.L-1的GA3和6-BA 处理有减少 H2O2含量的趋势, 但二者差异不明显。热带地区常用的化学破眠物质对芽 H2O2的影响因树种( 品种) 、使用时期不同而异, 硫脲、KNO3前期使用对核果类果树影响明显, CaCN2对核果类无明显效应, 但对葡萄品种作用显著。果树芽 H2O2含量的动态变化表明, H2O2可能是低温解除自然休眠的原因。  相似文献   
93.
富贵竹室内加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刘付东标 《园艺学报》2002,29(4):389-391
 设杀菌剂瑞毒霉锰锌、营养液爱多收和促根剂吲哚丁酸不同浓度9个处理组合, 研究其对富贵竹去叶植株修口、顶侧芽生长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 瑞毒霉锰锌3水平间修口效果、爱多收3水平间顶侧芽生长、吲哚丁酸3水平间根系生长的差异均极显著; 最佳处理组合, 小竹为0. 8 g/L-1瑞毒霉锰锌+ 0. 15 mL/L-1爱多收+ 30 mg/L-1吲哚丁酸, 大竹为0. 8 g/L-1瑞毒霉锰锌+ 0. 30 mL/L-1爱多收+ 30 mg/L-1吲哚丁酸。  相似文献   
94.
日光温室黄瓜栽培CO_2浓度的消长规律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 3a(年 )的研究结果表明 :日光温室内CO2 浓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在整个生长期内因通风时间和通风量的不同 ,日光温室内的CO2 浓度 11月和 3月较高 ,5月较低。各时期日变化基本相同 ,但变化幅度因季节而异 ,上午随Pn的逐渐增大而下降 ,中午 12 :0 0~ 14 :0 0时降至最低 ,下午又随Pn的减小而缓慢回升。叶片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土壤呼吸是影响日光温室内CO2 浓度日变化的主要因素。有机肥施用量对室内土壤呼吸和日光温室CO2 浓度有较大影响 ,在有机肥充足的条件下 ,室内CO2 浓度基本满足黄瓜光合作用的需要 ,无须补施 ,如果在作物生长期间再定时随水向土壤中冲施有机肥 ,效果就更好  相似文献   
95.
钙、萘乙酸对亚精胺在猕猴桃贮藏期间作用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5年生中华猕猴桃品系(湘源81-2)为试材,进行了果实采收后Spd(亚精胺)、Spd+Ca2+、Spd+NAA浸果处理,研究钙、萘乙酸对多胺作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抑制了果实的呼吸强度、果肉PG活性和细胞膜透性的增加,其中Spd+NAA浸果处理的作用效果最为显著,贮藏68d时,果肉硬度最高(0.259MPa),软果率较低(79%),好果率达100%;其次为Spd处理。  相似文献   
96.
热胁迫对辣椒花柱细胞中Ca2+ 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焦锑酸钾沉淀法研究了热胁迫对辣椒开花前后柱头和花柱细胞中Ca2+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常温下Ca2+ 分布在柱头细胞表面、花柱引导组织细胞间隙等质外体系统中, 且在花粉管上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规律性变化; 热胁迫后, 除细胞间隙等质外体系统外, 细胞质和细胞核中也出现Ca2+, 花柱引导组织中通过的花粉管发生扭曲、变形, 这可能与Ca2+ 的异常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97.
‘禅寺丸’甜柿2n花粉形成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谷晓峰  罗正荣 《园艺学报》2003,30(2):135-140
 以2n花粉发生频率较高的甜柿品种‘禅寺丸’为试材,研究影响2n花粉形成的减数分裂行为。结果表明:2n花粉形成受融合纺锤体(fused spindles),八字形纺锤体(triangle spindles)及后期Ⅱ染色单体不正常分离(abnormal disorientation of sister chromatid)3种减数分裂行为控制;融合纺锤体及八字形纺锤体形成的2n花粉占2n花粉总数的94.8%,在遗传上等同于FDR(first division restitution,第1次分裂重组)型配子;由姊妹染色单体不正常分离形成的2n花粉在遗传上等同于SDR (second division restitution,第2次分裂重组)型配子。甜柿2n花粉绝大多数为FDR型,因而在倍性育种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8.
硅对黄瓜幼苗生长及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营养液中硅对黄瓜幼苗生长和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硅处理可以促进黄瓜植株的生长,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增加,内源抗氧化物质抗坏血酸(AsA)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升高,丙二醛(MDA)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99.
重组鸡IL-2增强鸡四联灭活苗免疫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使用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的重组鸡白细胞介素 2 (IL 2 )蛋白 ,经过初步的分离纯化 ,与鸡新城疫 禽流感 法氏囊 传染性支气管炎四联油乳剂灭活苗同时使用 ,检测其对疫苗的免疫增强效果。试验共分 5组 ,每组 1 0只鸡。其中对照组只注射四联油乳剂灭活苗 ;4个试验组 ,在注射疫苗的同时分别注射重组鸡IL 2蛋白 0 0 5mg、 0 0 1mg、 0 1 5mg、 0 2 0mg。试验组与对照组同时各注射新城疫等多联油苗 0 5mL。采用HA、HI试验测定鸡新城疫、禽流感抗体滴度。结果表明 :重组鸡IL 2对该四联油乳剂灭活苗有较强的免疫增强作用。以第 3、 4组的增强效果较为明显 ,其中对鸡新城疫病毒和禽流感抗原的抗体效价 ,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 2 42 8和 2 2 3 0个滴度。重组鸡IL 2在使用的过程中 ,没有发现任何毒副作用 ,证明是一种安全高效的免疫增强剂。  相似文献   
100.
雾培法根际CO2对马铃薯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汽雾栽培方式对马铃薯根际连续 35d的CO2 处理表明 :温室大气处理 (CO2 380~ 92 0 μL·L-1 O2 2 1% )和室外大气处理 (CO2 380 μL·L-1 O2 2 1% )马铃薯植株的形态特征非常接近 ,其株高、叶面积、根系质量、匍匐茎数量、块茎产量以及生物量均比根际高CO2 处理 (CO2 36 0 0 μL·L-1 O2 2 1% )明显提高 ,叶片的气孔导度和胞间CO2 浓度增加 ,光呼吸速率与CO2 补偿点降低 ,叶片光系统Ⅱ功能改善 ,光合速率提高 ,植株生长发育旺盛 ,块茎产量增加 ,说明合适的根际CO2 浓度 (CO2 380~ 92 0 μL·L-1 O22 1% )可能是汽雾栽培马铃薯植株生长旺盛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