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40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8篇
  108篇
综合类   100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安徽沿淮地区春马铃薯品种引进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宜江淮地区春季种植的优质高产马铃薯品种,本文对引进的11个马铃薯品种进行熟性、产量、淀粉含量、抗病性进行观测。结果表明,鲜食品种中薯3号、费乌瑞它;加工品种LK 99;特色品种紫薯,产量高、商品性好、品质优,较适合在安徽大面积种植与推广。  相似文献   
162.
江淮丘陵地区水稻“颖壳不闭合”现象生理因素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水稻严重减产甚至出现绝收现象,以安徽省江淮丘陵地区发生的水稻“颖壳不闭合”现象为研究对象,简要介绍了水稻“颖壳不闭合”现象发生的症状与特点,从水稻“颖壳突变体”、雌雄性器官发育不全或成熟不一致、颖花雌雄性器官发育不全不能完成受精过程、穗部营养受到障碍致使子房或胚乳中途停止发育等生理因素对水稻“颖壳不闭合”现象的影响做了简要分析,并从高温、重金属毒害及土壤水肥条件不平衡等其他外界因素对水稻“颖壳不闭合”现象的影响做了简要分析。根据水稻“颖壳不闭合”现象的发生特点,从水稻品种选择、合理种植、科学施肥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3.
核素示踪法作为一种新的土壤侵蚀研究方法,在土壤侵蚀的沉积、侵蚀、运移研究上得到很好的应用。采用放射性核素作为土壤示踪剂,可以进行流域尺度范围研究,且可靠性比较高、省时省力。选择位于江淮丘陵东部的明光市鸡心岗水库两侧山坡和位于江淮分水岭西部的六安市裕安区青山乡淠河西侧的山坡为典型剖面,取土样进行137 Cs分析,测算出当地土壤侵蚀模数分别是4 521.5t/(km2.a)和4 830.1t/(km2.a),与全国遥感普查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该研究方法可以很好地进行流域尺度的土壤侵蚀研究,在安徽省和全国其他类似地区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4.
近50年赣西北大坑小流域径流对降雨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赣西北大坑小流域1957—2005年逐日降雨和径流资料,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和统计回归分析法,对降雨变化及径流的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大坑小流域1957—2005年平均年降雨量为1 596.3 mm,其年内变化为典型的单峰型曲线,降雨的季节差异非常明显,同时,降雨量的年际变化较大,总体呈增加趋势。(2)大坑小流域1957—2005 年平均年径流深为814.3 mm,其年内变化为单峰型曲线,径流深的季节差异较大,同时,径流深的年际变化较大,总体呈增加趋势。(3)从年径流深与年降雨量的回归分析可知,大坑小流域的降雨量与径流深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当水文年降雨量增加或减少10%时,年径流深会表现出增加或减少17.8%的正响应;当水文年降雨量增加20%或减少30%时,年径流深会表现出增加35.6%或减少53.4%的正响应。  相似文献   
165.
江淮地区杂交中籼水稻不同播期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田霞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7):52-57
为了探明江淮地区的温光资源对杂交中籼水稻的秧苗素质、生育进程、茎蘖动态、田间抗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通过选用不同熟期不同品种的杂交中籼水稻,设置不同的播、栽期,明确江淮地区高产优质的杂交中籼水稻的适宜播期。结果表明,5 月15 日以后播种的品种,随着播期的推迟,品种的生育进程延后、茎蘖数减少、产量降低,所以,杂交中籼水稻在江淮地区的播期不能迟于5 月15 日以后,适宜播期是4月15日—5月15 日。  相似文献   
166.
采用2000—2013年间面板数据,以江淮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测度其14年间的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城市效应和时间效应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江淮城市群发展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科技创新、对外开放、制度因素、人文环境、基础设施要素对江淮城市群发展有正向驱动作用,而产业结构、企业因素、阶段性政府决策、人才培养要素对江淮城市群发展的贡献度有待进一步提升。据此提出对策建议:提高科技创新驱动能力,促进产业集约式发展;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拓宽民营资本发展领域,优化中小企业投融资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营造城乡人文环境,提升区域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167.
秸秆粉碎与残膜集条联合作业机的研制与试验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地膜残留已经成为影响新疆棉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而现有的残膜回收机具大多存在适应性差、工作效率低、回收的地膜含杂率高、结构复杂等问题。针对上述实际情况,该文提出了先将地膜集条再捡拾回收的分步作业思路,设计了一种用于秋后的秸秆粉碎与地膜集条联合作业机,主要由悬挂装置、动力传递系统、秸秆粉碎装置、秸秆输送装置、地膜集条装置、脱模装置等部件组成。该机采用抛送式秸秆粉碎装置,将粉碎的秸秆后抛至集条后的地面上,有利于残膜回收秸秆分离;采用仿形式地膜集条装置,适应性好,集条率高。样机试验结果表明,机具作业速度为5~7 km/h、刀轴转速为1880 r/min、集条装置的转速在150~160 r/min时,平均工作效率可达到1.15 hm2/h,平均地膜集条率可达到92.6%;平均膜秆分离率可达90.5%;平均粉碎秸秆长度合格率可达97.5%,各主要参数均满足农艺和国家标准要求。该研究可为中国主要棉区的残膜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8.
了解与掌握黄土高原区小流域生态环境状况的时空变化特征,对研究黄土高原区生态环境保护和防治具有重要作用。以山西省三川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 192—2006)中的评价体系,基于RS和GIS方法,获取了1990年、2000年、2010年的生态环境状况分布图,对三川河流域及其子流域21 a间生态环境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川河流域的主要生态环境状况类型为良好和一般,21 a间研究区生态环境状况先明显变好后逐渐变差,整体上生态环境状况转好;生态环境状况一般和良好的地区位于流域的东北部(北川河和东川河子流域内);海拔1 000 m、坡度20°的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状况最差,也是生态环境保护和防治中应该重点关注的区域。  相似文献   
169.
粘连细胞的分割是细胞精确计数的关键,针对牛乳粘连体细胞的特点,首先利用k-means方法分割细胞和背景并运用数学形态学算子对图像做预处理.然后对分割后的二值图像进行距离变换和图像重构,最后用Watershed算法分离粘连细胞,以得到最终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快速地分割粘连牛乳体细胞,并能有效改善分水岭(Watershed)的过分割现象.  相似文献   
170.
一种粘连谷物图像分割及杂质识别算法开发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提出了一种自动分割粘连谷物并识别杂质的算法。该算法首先使用基于形态学多尺度分解的分水岭算法对粘连颗粒进行分割,接着提取各个颗粒的形态特征和颜色特征,然后计算上述样本颗粒的特征值与完好谷物的特征值之间的马氏距离,并比较它们的马氏距离与设定的阈值,来识别混杂在谷物中的杂质。通过对5种谷粒(普通大米、粗米、糙米、普通大麦、糯麦)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取得了较好的分割与识别效果,为谷物质量分级的评定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地检测谷物产品杂质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