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6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209篇
林业   372篇
农学   206篇
基础科学   2篇
  83篇
综合类   1220篇
农作物   381篇
水产渔业   31篇
畜牧兽医   86篇
园艺   132篇
植物保护   10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唐兴国  周全  范莹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3177-13178,13184
[目的]对紫薇幼胚培养进行尝试性研究,探讨其适宜的生长分化条件。[方法]以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幼胚为外植体,诱导其萌发并建立无菌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激素水平和培养方式对紫薇幼胚培养的影响。[结果]紫薇幼胚去种皮后易于萌发,其萌发率可达100%;启动培养基为MS+BA0.5+NAA0.5+sucrose3.0%+agar0.7%;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MS+BA0.5+NAA0.1+sucrose3.0%+agar0.7%+椰乳10%;生根培养基为MS+BA0.5+IBA0.1+sucrose3.0%+agar0.7%+椰乳10%。[结论]该研究可为紫薇的后续优化育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2.
矮生紫薇催芽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蕊  胡国平  李玉娟  韩文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2):11366-11367
[目的]探讨紫薇种子的催芽技术,为充分利用其种质资源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恒温箱内催芽、日光温室拱棚内沙藏催芽、光照培养箱内催芽3种试验方法探讨了紫薇种子的催芽技术。[结果]紫薇种子发芽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发芽率随温度上升而提高,25℃恒温催芽的效果最佳。[结论]为紫薇种子催芽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生产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紫薇种子的抗旱性。[方法]以紫薇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质量分数(0、5%、6%、7%和9%)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探讨其对紫薇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紫薇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指标随着PEG浓度升高(5%~7%)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幼苗的上胚轴呈下降趋势,而侧根数和下胚轴呈上升趋势;当PEG浓度达到9%时,各项指标均显著下降。[结论]在实验室条件下,紫薇种子能忍受PEG(5%~7%)的渗透胁迫,紫薇幼苗通过减少地上部分生长、增加地下部分生长的方式来适应适度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94.
通过应用1.2%烟碱·苦参碱乳油和40%氧化乐果乳油凌源地区梨木虱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凌源地区梨木虱一年发生3~5代;1.2%烟碱·苦参碱乳油800倍液、1 500倍液、2 0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药后15d防治效果达到94.9%,效果和40%氧化乐果乳油基本相同,但植物安全、无公害等特点是替代45%氧化乐果乳油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95.
利用显微技术观察了东北红豆杉雌、雄配子形成和胚胎发育过程。结果表明:直生胚珠3月份恢复发育,5月中旬大孢子母细胞形成,下旬减数分裂,6月中、下旬雌配子体形成。3月中旬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经过1个月左右发育为成熟的单核花粉,4月底至5月初散粉。传粉后约2个月受精,受精后的原胚经历球形胚、卵形胚、柳叶形胚、棒槌形胚,进而发育成具有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的胚体。  相似文献   
96.
描述了河南地区枸骨4新变种,即:①紫枝枸骨(Ilex cornuta Lindl.et Paxt.var.purpureoramula T.B.Zhao et J.Y.Chen,var.nov.)、②紫序枸骨(Ilex cornuta Lindl.et Paxt.var.trispinoso-duris T.B.Zhao,var.nov.)、③剌齿枸骨(Ilex cornuta Lindl.et Paxt.var.spina T.B.Zhao,var.nov.)和④多刺枸骨(Ilex cornuta Lindl.et Paxt.var.ultraspina J.Y.Chen et T.B.Zhao.Var.nov.)的形态特征和分布情况,并与原变种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7.
以3 种茜草科药用植物鸡屎藤也Paederia scandens (Lour.) Merr.页、剑叶耳草(Hedyotis caudatifolia Merr. et Metcalf)、玉叶金花(Mussaenda pubescens L.)为试材,采用乙醇提取的方法制备不同浓度的乙醇提液,通过测定其对受 体萝卜(Raphanus sativus L.)发芽率、根系活力、叶片游离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比较化感作用强弱。结果表明院 不同供试植物乙醇提液其化感效应不同,且浓度高时,化感作用强;供试植物乙醇提液均显著降低了萝卜发芽率、发芽 速率指数,且剑叶耳草在这两个指标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另二者;供试植物乙醇提液均极显著抑制萝卜胚根和胚芽的 生长,其中鸡屎藤乙醇提液抑制胚芽的作用最强,玉叶金花提液抑制胚根的作用最强;鸡屎藤比玉叶金花更显著地抑 制萝卜幼苗根系活力,然而剑叶耳草却显著地促进;供试植物乙醇提液显著降低萝卜幼苗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叶片 脯氨酸含量;鸡屎藤乙醇提液使叶绿素含量减少69.47%耀87.00%,且叶绿素a辕叶绿素b 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98.
运用苯酚-硫酸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细果角茴香中多糖的含量。同时发现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精密度好、重复性好、方法简便等特点。细果角茴香中多糖的含量为5.2%。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测定细果角茴香多糖含量的理想方法,亦可为其它类多糖质量分数的测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
缪艳燕  张永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872-5873
[目的]建立黄褐毛忍冬(Lonicera fulvotomentosa Hsu et S.C.Cheng)总皂苷的水提工艺。[方法]以黄褐毛忍冬总皂苷中有效成分α-常春藤皂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及浸泡时间4个因素对黄褐毛忍冬总皂苷提取工艺的影响,同时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α-常春藤皂苷的含量。[结果]加水量、煎煮次数、煎煮时间、浸泡时间对α-常春藤皂苷含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各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为:煎煮次数〉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即煎煮次数对煎煮条件影响最大,为最重要的因素,其次为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最优方案为:黄褐毛忍冬药材不用浸泡,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0h。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加水量和煎煮次数对α-常春藤皂苷含量的影响具有显著意义(PA=0.034〈0.05,PB=0.020〈0.05),而煎煮时间、浸泡时间对水α-常春藤皂苷含量无显著影响(PC=0.500〉0.05,PD=0.264〉0.05),对测定结果影响小,这与直观分析结果相吻合。[结论]优选提取工艺简单、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