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2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41篇
林业   253篇
农学   86篇
基础科学   34篇
  46篇
综合类   1158篇
农作物   98篇
水产渔业   34篇
畜牧兽医   75篇
园艺   39篇
植物保护   9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指出了整体人文生态系统是人与自然环境协同演化发展形成的有机整体 ,传统村落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型范例.从认知、理解、运用三个层面浅析了传统村落整体人文生态系统 ,并以永定县客家土楼传统村落、元阳县哈尼族传统村落为例评价了传统村落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 ,以定位该村落的现状 ,分析了其特征来剖析该村落的遗产价值 ,最后提出了对其保护与开发的简要规划.  相似文献   
72.
[目的/意义]基层图书馆从无到有,发展至成为新时代基层文化阵地,其属性和功能定位随着时代发展较历史上更为丰富,准确定位新时代基层图书馆属性和功能,有利于有效发挥基层图书馆的各项文化功能,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和坚定文化自信的顺利推进。[方法/过程]文章回顾了基层图书馆的发展历史,从历史视角总结分析基层图书馆属性和功能随时代发展变化的特点,结合目前基层图书馆的现实定位,观察和分析中国基层图书馆的属性及其功能定位。[结果/结论]随着时代需求的变化,新时代基层图书馆的属性从动能、使命、思维3个维度进行了拓展,其功能也因融入了文旅融合、文化兴农、新型农民培育、乡村振兴、文化自信等方面的需求而变得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73.
翟晶晶 《绿色科技》2021,(5):247-249
指出了少数民族地区地处偏僻、地方经济相对落后,要实现“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数以百万计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目标、助力脱贫攻坚,则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为突出。因此,探索了高职旅游英语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并从教师、教材、教法3个角度切入,提出了教师跨学科优化团队建设、教材融合地方少数民族特色研发、教法基于产出导向(POA)拓展教学时空等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4.
为提高竹材的经济效益,充分利用竹制品加工的下脚料竹屑,通过文献研究分析了竹屑作培养料栽培香菇的研究现状。研究认为:我国以竹代木栽培香菇时间短,研究文献少;在栽培试验中存在竹屑颗粒大小不匀、竹屑中酚醛类物质处理方法存在争议、培养料中的碳含量较低等直接影响香菇出菇率和整体产量的问题。为此,文章建议应加大相关研究力度,解决试验中出现的关键技术问题,同时加快推广现有研究成果的应用,尽早普及以竹代木栽培香菇技术。  相似文献   
75.
通过对国内外线性遗产系列战略措施和文献的梳理,发现在国际层面,线性遗产研究以欧洲文化线路和美国遗产廊道为主,同时涉及绿道、风景道、历史路径、文化廊道等部分内容。文化线路与遗产廊道侧重点不同,前者以历史文化挖掘与保护为核心,后者则注重打造景观和游憩功能。整体上欧美国家以国家战略措施和项目应用为主,学术研究中会议论文、研究报告居多,文献数量较少,理论研究相对欠缺。国内线性遗产研究可划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文化线路、遗产廊道、绿道、风景道等国外概念的借鉴及本土化研究;二是围绕线性文化遗产、国家文化公园等国内创新概念进行多方探索。其中文化线路、遗产廊道和线性文化遗产的国内研究主要围绕遗产价值评估、廊道构建和旅游开发三个方面展开,相关研究较为完善,但整体方法技术创新不够。国家文化公园作为线性遗产研究新兴领域,尚无明确的概念定义和完整的理论框架体系,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与潜力。  相似文献   
76.
本研究基于“生产、生活、生态”的空间理论视角,揭示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三生”空间人地关系的研究现状。以“农业文化遗产”为关键词,采用Citespace5.5文献计量分析工具和归纳方法,梳理了近年来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成果,结果表明:2005—2020年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经历了初步探索、波动增长、平稳发展三个阶段,各个阶段上的研究热点具有明显差异。目前中国农业文化遗产在景观价值挖掘、旅游开发、乡村振兴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已初具规模,但在基础性理论方面尚未形成权威的认知。农业文化遗产在“三生”空间上的研究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今后应更加关注基础理论的更新、强化实证研究、贯彻“分层”保护思维、完善社区参与、加快农业文化遗产地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动态保护,以期实现农业文化遗产的高效利用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7.
梯田农业生态系统是全球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讨国内梯田农业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态势,本研究利用CiteSpace软件,以CNKI数据库中我国2001—2020年1 403篇与梯田农业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相关的文献为研究对象,讨论其研究现状、进展和热点。结果表明,发文量整体呈现波动式上升趋势,涉及新工科、新文科等多学科交叉领域研究。研究热点演化具有缓慢发展、快速发展、提升和优化发展的3个阶段性特征,并与国家相关政策及学科发展等有很大关联。梯田文化多样性、服务管理与应用、价值评估等宏观与微观研究主题讨论不断深化,研究态势从早期相对独立的稻作文化和梯田文化,转变为赋能乡村振兴的梯田农业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同时梯田可持续管理的研究力度有所加大。本研究回顾和梳理了我国梯田农业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研究进展与核心议题,以期为该领域研究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8.
为探究豫西地区地坑窑的热舒适性及影响成因,在冬季和夏季对河南三门峡市曲村的生土地坑窑进行室内外热环境监测,选取相同位置的地上普通砖房建筑作为对照,利用人体热舒适模型对两者室内外热环境和舒适度进行定量分析、对比与评价。结果表明,冬季地坑窑室内空气温度高于地面普通建筑4.16℃,黑球温度高于地面建筑5.17℃,夏季窑室内平均空气温度低于地面建筑3.1℃,黑球温度低4.06℃;冬夏两季地坑窑室内热舒适均优于地上普通建筑,测量期间夏季和冬季窑室内分别有100%和44%的时间处于舒适范围,地面砖房建筑内分别有22%和11%的时间处于舒适范围,其中,夏季热舒适优于冬季;空气温度是影响窑洞室内热舒适的首要因素,黑球温度是影响室外院落热舒适的首要因素;但冬季窑洞内部保温性能较低,夏季通风不畅,室内湿度高达71.97%,冬季窑洞室内温度是更加急需改善的缺陷。  相似文献   
79.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具有灌溉工程与文化遗产的双重属性,以我国入选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为主要对象,分析了灌溉工程遗产的特点及价值,总结了保护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讨了保护利用策略。研究表明,我国的灌溉工程遗产具有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历史悠久、效益突出、分布广泛等特点,各地在灌溉工程遗产资源挖掘、保护与利用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部分灌溉工程遗产的发展仍存在问题,应在保护与利用中秉持延续灌溉工程和文化遗产并重的基本原则,建立完善统一的管理机制,实行统筹规划和多元保护,并开展理论基础和关键技术的研究,拓宽展示宣传渠道,增强全面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80.
军事营区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其内部的环境景观建设长期以来都没有得到重视。为使军事营区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分析了军事营区环境景观建设的现状,阐述了系统规划的必要性,提出了规划设计的基本目标,重点将军事文化及国防文化等元素融入环境景观营造中,以强化主题形象和文化底蕴;并结合案例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军事营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