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9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22篇
林业   95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165篇
  343篇
综合类   517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86篇
畜牧兽医   48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81.
根据忠县1996—2003年土地详查与变更数据及有关调查、统计资料,分析了三峡库区的忠县耕地利用变化的基本态势及其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忠县近8a来耕地数量变化总体呈减少之势;土地垦殖率高,中低产田面积大,后备资源贫乏;耕地流失强度大,质量下降;生态退耕、耕地改园地和水域淹没在耕地减少中占有较大比重。并对此提出了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提高耕地比较经济效益,加强耕地的整理和复垦工作,搞好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的综合整治和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等保护开发途径。  相似文献   
82.
丹江口水库水源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河南省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全面地分析了该县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查找了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了淅川县今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3.
三峡库区无公害水稻生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石汝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428-11429
介绍了三峡库区面源污染状况,从三峡库区腹心万州区无公害水稻生产的重要性、产地环境分析出发,指出了万州区无公害生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4.
黑河地区林业生态工程构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年对黑河地区水土流失现状的调查和分析,论述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界河防护林、水库水源涵养林、坡地水土保持林及废旧矿区植被恢复与重建等林业生态工程构建技术,为振兴地方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及制定区域性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5.
采用田间试验和观测方法研究了渭北旱塬东部旱作区的农田土壤水分特征和水分生产效率,结果表明,该区在麦田夏闲蓄水期(7-9月)降水量在212.7mm以下时,1~1.2m深处存在一相对干土层,使小麦生育后期对深层土壤水分利用产生一定影响,并使旱地农田水分生效率降低.研究还看出,旱地农田水分生产效率具有明显地随播前土壤储水量增加而提高的趋势,说明渭北旱塬使东部的土壤水库在旱农条件下作物供水调节中的不可代替作用.  相似文献   
86.
碧流河水库鲤和鲫生长特性及其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分析了碧流河水库鲤和鲫的生长特性。用臀鳍第3根鳍条(假硬刺)作为鉴定年龄的材料优于鳞片。鳞片与之年轮比较,其吻合率:鲤4年轮组为81.8%,5年轮组为50%,6年轮组仅33.30/;鲫4年轮组为75%,5年轮组为28.6%,6年轮组下降为11.1%,7年轮组完全不一致。体长(L)与鳍条半径(R)增长呈指数关系,鲤L=0.5833R~(0.8716),鲫L=1.1965R~(0.6744)。鲤和鲫渐近体长分别为71.47cm和30.14 cm,渐近体重为7410.2 g和815.79 g。拐点年龄鲤t=6.15龄,鲫t=5.19龄。底栖动物现存量为1.62 g/m~2,鱼产潜力为8.1 kg/hm~2。鉴于水库春季水位仍将呈下降趋势,为维持和提高种群数量,必须注意其苗种的人工投放。  相似文献   
87.
老江河的水质理化特性及其渔业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老江河的周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水温平均18.8℃(9.1~31.1℃);透明度平均231cm(63~525cm);pH平均7.69(7.12~8.20);溶解氧平均9.24mg/L(7.96~11.52mg/L);化学耗氧量平均4.56mg/L(3.37~5.79mg/L);碱度平均2.29mmol/l(2.05~2.64mmol/l);硬度(CaCO3)平均127.4mg/L(110.8~143.4mg/L),属软水。主要离子含量及排列顺序与长江水相近,属O·A阿列金分类法CCaⅢ型。主要营养元素中,无机N含量为0.489mg/L,其中NO-13—N0.24mg/L,NH+4—N0.225mg/L,NO-12—N0.024mg/L;PO-34—P0.008mg/L。N∶P平均为61∶1,P更缺乏。老江河的水质状况表明它是适宜鱼类生长发育的良好渔业水体,营养类型介于贫-中营养型之间,适合于在此建立中国长江四大家鱼种质资源库  相似文献   
88.
对嘉陵江不同断面营养盐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N为1.11 ̄4.18 mg/L,年均值2.16 mg/L;TP为0.03 ̄0.67 mg/L,年均值0.14 mg/L。不同形态N、P营养盐浓度存在季节性差异,但变化规律不明显。NO3-N是无机氮的主要存在形式,占无机氮的80% ̄90%,三态无机N处于较稳定的热力学平衡状态中;流量与TN、TP年输出量呈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 6**(n=12)、0.996 3**(n=12),说明水体氮、磷主要来自于面源污染。对嘉陵江全年营养盐输出作了初步估算,对比三峡库区城市污水口营养盐排放量,表明嘉陵江全年TN、TP通量分别达到三峡库区67个主要城市污水口排放量的33.2、27.9倍。  相似文献   
89.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脆弱,丛枝菌根真菌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肥料,可以与植物的根形成互惠共生体,增加植物对水分和矿质营养的吸收,提高植物抗逆性,以及在土地复垦和植树造林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论述了丛枝菌根真菌的生态特征,以及在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广泛效应,并提出了下一步研究重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90.
针对黑河流域生态系统日益严峻恶化的局面,2000年开始对黑河下游进行了调水。东、西居延海是黑河尾闾,调水以前均干涸多年。通过实地调查、遥感等手段,分析了干涸多年的黑河尾闾东、西居延海调水后水资源、植被及生态环境的恢复情况。结果表明,(1)黑河流域水量统一调度以来,东居延海分别于2002~2006年连续5年10次进水,总计入湖水量达到1.797 7亿m3,最大水面面积达35.7 km2;西居延海也在2003年进水,入湖水量达到0.272 3亿m3,东、西居延海总计入湖水量达到2.07亿m3。(2)调水前东居延海及四周植被覆盖度低,植物种类少,普遍生长不良,调水期末湖内及四周植被覆盖度明显增大,植物种类增加,生长较好,植被呈现向良性演替方向发展的趋势。(3)遥感调查表明,黑河下游东、西居延海调水后草地面积增加了15.35 km2,高覆盖度灌木林面积增加了5.9 km2,而中、低覆盖度灌木林面积减少了8.59 km2,戈壁滩、沙化面积减少了19.98 km2,生态环境也有了极大改善。以上结果表明,调水5年多来东、西居延海生态环境正向良好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