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6篇
农学   59篇
基础科学   11篇
  7篇
综合类   243篇
农作物   92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8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在2007~2008年进行了10.2%福美双.戊唑醇悬浮种衣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用该药剂1∶40~60拌种,平均防治效果达90.65%~96.2%,增产16.50%~18.10%,且不影响玉米出苗。  相似文献   
72.
玉米瘤黑粉病空间分布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玉米瘤黑粉病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瘤黑粉病在病株率低于4%的条件下,空间分布型基本为随机分布;病株率在10%左右,空间分布型仍为随机分布,但有均匀分布趋势。根据平均拥挤度和平均密度关系回归方程,得到病害在不同发病程度下的理论抽样数:若想获得一般精确的调查结果,在病株率达到1%左右时,大约需要调查285个样本;在病株率达到5%左右时,大约需要调查135个样本;在病株率达到10%以上时,大约需要调查115个样本。  相似文献   
73.
A1Tx3197曾经是我国广泛应用的高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高粱丝黑穗病病菌生理小种分化,该不育系以及用其配制的杂交种逐渐失去了对高粱丝黑穗病菌的抗性。同时该不育系小花败育日渐严重,制种产量极低,甚至造成绝收。为了改良A1Tx3197的抗病性及抗败育性,本研究利用A2保持系在A1位点含有A1育性恢复基因MS1MS1和在A1细胞质背景下表现恢复的特点,以不育系A1Tx3197为轮回亲本,以含有抗丝黑穗病、抗败育基因的BV4为供体,通过杂交和多代回交,得到含有双抗基因的A2类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保持系BSx3197(MS1ms1ms2ms2),在该材料自交的同时,用其对A2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进行细胞核代换,经过多代回交和自交,最终育成了抗丝黑穗病、抗败育的A2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2Sx3197和保持系BSx3197(MS1MS1ms2ms2)。结果表明,新选育的不育系A2Sx3197在A1和A5细胞质背景下表现恢复,在A2、A3、A4、A6和9E细胞质背景下表现不育,丝黑穗平均发病率为0~0.8%,败育率为0~8.4%,抗丝黑穗病性、抗败育性明显优于被改良不育系,接近或达到抗原供体BV4水平;而在抽穗期、株高、穗长、穗宽、千粒重、穗粒重、粒色、壳色、穗形、穗型等主要性状方面与A1Tx3197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4.
在直播稻上进行30%爱苗乳油防治纹枯病、稻曲病、紫秆病试验,结果表明:用30%爱苗乳油1500倍液在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用药2次效果最好,稻曲病防效达83%以上,紫秆病防效达70%以上,纹枯病防效达77%以上,且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75.
采用人工注射接种和田间自然抗性鉴定共鉴定了16个粳稻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温室人工接种结果表明,16个供试品种中鉴定为抗、中抗、中感、感、高感的品种(品系)分别有1、4、3、6和2个;田间自然抗性鉴定结果在两地有一定差异,其中在永修鉴定结果为抗、中抗、中感、感、高感的品种(品系)分别有1、3、3、6和3个,在修水鉴定为抗、中抗、中感、感、高感的品种(品系)分别有3、2、3、7和1个。综合人工注射接种和田间自然抗性鉴定的结果,不同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有着显著性的差异,对稻曲病表现为抗病的品种有小叶迟熟、浙科优2854、Ⅱ优7954、池优65,但多数甬优系列品种感稻曲病。本研究结果可为江西双季稻区晚稻"籼改粳"品种布局及稻曲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6.
为明确燕麦坚黑穗病的发病条件与接种技术,采用菌土覆盖和菌粉混种后的分期播种法分析其适宜发病因子与接种方法,并评价162个品种的抗病性。出苗10 d以上,大气温度15℃和5 cm土层温度18℃以下时适宜发病。两种接种方式下96个皮燕麦和21个裸燕麦的抗病性一致,28个皮燕麦和17个裸燕麦菌粉拌种的抗病性低于菌土覆盖。研究表明,适期早播是确保发病和提高鉴定准确性的有效途径,适期晚播是预防发病的有效途径,且稃壳有阻隔病菌侵染作用,免疫与抗病种质是品种选育的重要抗源。  相似文献   
77.
绿核菌属绿核菌Ustilaginoidea virens(Cooke)Takahashi.引发的稻曲病是水稻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抗病种质资源稀少成为限制水稻抗病性育种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117份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水稻育种亲本为试验材料,在稻曲病自然发病重病区进行抗病性鉴定。鉴定结果表明,鉴定品种中抗病品种2份;中抗品种17份,占鉴定材料的14.53%;中感品种56份,占鉴定材料的47.86%;感病品种42份,占鉴定材料的35.90%。研究分析表明,品种的孕穗期-抽穗期气候条件及穗部特征对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有重要影响,籼粳亚种间品种整体抗病性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本研究结果为水稻抗稻曲病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78.
韩庆忠  向锋  马力  夏立忠  向琳  王功明 《土壤》2012,44(6):1029-1034
三峡工程对库区气候变化的影响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科学问题,通过对库首秭归典型区2001-2010年10年期间局地气象因子的连续观测,分析各气象要素的动态变化趋势.根据现有观测资料,三峡库首典型区蓄水前后的温度、降水、气压日照等主要气象因子虽有一定程度年际波动,但未见较大显著变化.与蓄水前相比,秭归典型区在蓄水后年平均气温降低了0.3℃,年均最高气温降低了约0.7℃,年均最低气温升高了约03℃;蓄水后的4月、5月和12月平均气温升幅约为0.8℃~1.0℃,其余月份降幅约为0.4℃~2.0℃;蓄水后,多年平均≥10℃有效积温降低幅度约为116.6℃.10年期间,除极端最高地面温度有一定降低外,平均地面温度、平均最高最低地面温度和极端最低地温均无明显变化;每年4-8月份为雨日最集中时期,10年期间平均降雨量为939.7 mm,其中以2008年的降雨量最高为1 148.7 mm,而2009年降雨量最低为742.8 mm;10年平均年蒸发量为937.0 mm,各年份中5-9月份平均蒸发量为668.5 mm,占年度蒸发量的71.3%;10年期间平均气压有升高趋势,其中2010年平均气压为101.0 kPa,比2001年平均气压升高了约1.2%; 10年期间,日照时数存在波动,但总体有降低趋势,其中2004年日照时数最长达1 384.9 h,2005年日照时数最短为981.8h.  相似文献   
79.
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s (MCTs) support tumour growth by regulating the transport of metabolites in the tumour microenvironment. High MCT1 or MCT4 expression is correlated with poor outcomes in human patients with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HNSCC). Recently, drugs targeting these transporters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may prove to be an effective treatment strategy for HNSCC. Feline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 is an aggressive and treatment‐resistant malignancy resembling advanced or recurrent HNSCC. The goals of this study wer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 previously characterized dual MCT1 and MCT4 inhibitor, MD‐1, in OSCC as a novel treatment approach for feline oral cancer. We also sought to determine the potential of feline OSCC as a large animal model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MCT inhibitors to treat human HNSCC. In vitro, MD‐1 reduced the viability of feline OSCC and human HNSCC cell lines, altered glycolytic and mitochondrial metabolism and synergized with 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ies. While MD‐1 treatment increased lactate concentrations in an HNSCC cell line, the inhibitor failed to alter lactate levels in feline OSCC cells, suggesting an MCT‐independent activity. In vivo, MD‐1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umour growth in a subcutaneous xenograft model and prolonged overall survival in an orthotopic model of feline OSCC. Our results show that MD‐1 may be an effective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feline oral cancer. Our findings also support the further investigation of feline OSCC as a large animal model to inform the development of MCT inhibitors and future clinical studies in human HNSCC.  相似文献   
80.
作为首都郊区的密云县 ,应该自觉找准本县在首都经济中的战略地位 ,找到一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道路。新世纪首都水源区的发展战略应该是 :着眼首都未来发展对水源和环境的高标准要求 ,切实履行高质量保护水源和环境的特殊职责 ;走环境立县、引进强县、科教兴县和依法治县之路 ;努力建设清洁优美的自然环境、先进完善的设施环境、高效规范的体制环境和健康和谐的人文环境 ;构建以高新技术工业、绿色农业、生态旅游业和环保节能型建筑建材房地产业为支柱的首都水源区经济体系 ;突出县工业开发区、密云卫星城与中心镇建设、旅游西线开发和畜牧业产业化四个战略重点 ,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实现强县富民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