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9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60篇
林业   765篇
农学   43篇
基础科学   17篇
  51篇
综合类   863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46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100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91.
针对沈阳市八一公园在原设计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对公园布局重新规划,增加部分景观节点,增设运动空间,以及对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旨在更加科学合理地设计出满足大众需求的、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公园。  相似文献   
992.
通过国内、外农业示范园区发展情况的对比,联系农业科研现状,综合阐述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与农业科研的相互促进、相互依托的关系,并对如何更好地协同发展提出了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实地调查并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模型,以长春市莲花山旅游区雾开河公园为研究对象,调查长春市城市公园园林植物应用情况并对公园景观进行合理的评价和提出指导性建议。结果表明:长春市雾开河公园内共有园林植物42种,按科属分类隶属于22科37属,其中乔木20种(占48%)、灌木10种(占24%)、草本植物12种(占28%);按生活型分类,其中常绿乔木6种(占14%),落叶乔木14种(占34%),常绿灌木1种(占2%),落叶灌木9种(占21%),草本植物12种(占29%)。层次分析法的景观评价结果显示雾开河公园景观质量良好,属Ⅱ级公园。  相似文献   
994.
基于SBE法的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阳市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对园林植物进行调查。根据湿地公园功能分区特点,运用心理物理学派的美景度(SBE)法,对湿地景观区域、主题植物展示区域、入口广场区域的植物景观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美景度值与植物配置形式、观赏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湿地区域景观评价主题植物展示区域景观评价入口广场区域景观评价;不同受测群体间对于景观美景度评价方面具有较强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95.
松江生态园是基于生态恢复的城市生态公园建设的典型案例,它保留了原有起伏多变 的地貌和具有杀菌保健功能的林木,具有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 源,在气候调节、污染物降解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哈尔滨城 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品位的提升,绿色人居环境的形成,城市环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 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6.
以长三角地区6个具有代表性的新城中央公园为例,通过文献研究、图像采集、实地观察等方法,研究中央公园的空间布局特征及其与周边城市的相关性。总结出新城中央公园具有核心式、轴线式、沿水式3种主要布局模型,以及内向封闭型和外向渗透型2种边界类型。基于景观指标,本研究探索了一种从空间形态、空间互动和空间使用3个层面量化中央公园与城市空间的耦合关系的新方法。总结耦合程度高的中央公园具有以下特征:(1)具有一定规模,边界开放且复杂,通常沿水布局;(2)公园周边用地开发强度大,类型丰富,以居住和商业用地为主;(3)公园位于新城核心区域,周边路网密度高,交通可达性好。针对分析结果,提出新城中央公园的空间优化建议,为新城规划和中央公园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7.
海州湾秋季小眼绿鳍鱼的摄食策略及食物选择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2011年及2013—2015年秋季在海州湾海域进行底拖网调查数据,通过分析733尾小眼绿鳍鱼(Chelidonichthys spinosus)的胃含物样品,对其食物组成、摄食强度、摄食策略以及食物选择性等摄食生态特征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小眼绿鳍鱼摄食饵料生物共有80余种,其中优势饵料种类为细螯虾(Leptochela gracilis)、戴氏赤虾(Metapenaeopsis dalei)、疣背宽额虾(Latreutes planirostris)、双斑蟳(Charybdis bimaculata)、细条天竺鲷(Apogon lineatus)等。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小眼绿鳍鱼的食物组成无明显体长变化。不同体长组小眼绿鳍鱼的空胃率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胃饱满指数差异显著(P0.05)。广义加性模型(GAM)分析表明,底层盐度、底层水温和纬度对小眼绿鳍鱼的摄食强度有显著影响(P0.05),而体长、经度和水深的影响则不显著(P0.05)。摄食策略分析表明,小眼绿鳍鱼是以虾类和鱼类为主要饵料类群的广食性鱼类。通过计算食物选择性指数发现,小眼绿鳍鱼喜食饵料与实际摄食的主要饵料种类存在一定差异,表明其摄食既具有较强的主动选择性,同时又受到海州湾饵料丰度和可获得性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8.
海州湾大泷六线鱼摄食生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2011年3—12月在海州湾及其邻近海域进行的5个航次底拖网调查,通过分析531尾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的胃含物样品,对其摄食生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大泷六线鱼摄食的饵料种类有60余种,虾类、蟹类、双壳类是其最主要的3种饵料类群,优势饵料生物有东方缝栖蛤(Hiatella orientalis)、疣背宽额虾(Latreutes planirostris)和钩虾(Gammarus sp.)等;其食物组成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和体长变化,全年均大量摄食虾类,夏季还摄食一定量的蟹类,秋季摄食多毛类和头足类的比例较高。随着体长的增长,大泷六线鱼摄食的饵料生物由小型甲壳类逐渐转变为体型较大的虾类和鱼类。大泷六线鱼的空胃率和平均胃饱满指数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季空胃率最高,冬季空胃率最低;平均胃饱满指数春季最高,秋季最低。典范对应分析表明,体长是影响大泷六线鱼摄食的主要因子,其次是底层水温、叶绿素a和pH。  相似文献   
999.
2014年,原国家林业局开展国家生态公园(试点)审批工作,但是目前公园建设的面积、导向等问题尚不明确。通过电话采访和邮件发送问卷的方式,调研组进行了初步讨论。结果表明:从建设单位角度来看,国家生态公园建设十分必要,其建设面积不宜超过500hm^2,从而保持公园建设的灵活性。公园建设需国家和地方政府重点解决公园建设资金和政策扶持等问题,并且应当规范公园建设的管理、审批和建设导向,从而便于公园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00.
崔杰 《林业科技情报》2019,(2):122-124,127
以森林公园为对象,探讨其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的具体方法及效果,结合某市森林公园实践经验,基于对该森林公园的实地调查研究,分析其基本情况和生态环境情况,并针对其现有条件以及生态环境营造要求,进行生态旅游景观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