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7篇
农学   37篇
  17篇
综合类   85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脱毒马铃薯地膜覆盖分带轮作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田元  赵勇 《农技服务》2007,24(9):17-17
介绍了马铃薯地膜覆盖分带轮作栽培的优点、方法、田间管理和病虫鼠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荧光原位杂交及荧光分带等细胞遗传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染色体信息,使科研工作者能从更精细水平上对植物进行核型分析,更好地分辨基因组内各条非同源染色体,以及进行分化程度小的基因组间的比较。这种核型分析技术为研究染色体行为和变异,单个基因及转基因在基因组内的定位等开辟了新的途径。现在阐述以多色荧光原位杂交(mFISH)、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染色体绘染(chromosome painting,CP)等荧光原位杂交为基础的染色体分子核型基础上,分析了荧光分带技术(fluorochrome banding)在分子核型中的应用,并对染色体分子核型技术在植物基因组功能研究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金钱龟,又名红边龟,学名三钱闭壳龟Cuora trifasciata(Bell)。属于龟鳖日,龟科,闭壳龟属。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海南及福建省(区)。以广西西南部和海南省分带较多。国外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以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较多。  相似文献   
14.
由林芝谷地向东,跨尼洋河,盘山而上,就是山口海拔4800余米的色季拉山。色季拉属念青唐古拉山系,西濒尼洋河、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东坡下至泊龙藏布江以至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峡谷。山体气候与植被垂直分带明显,森林类型多样,动埴物种类丰富特异,  相似文献   
15.
七份苎麻野生资源的核型及GiemsaC—带带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采用F-BSG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对七份苎麻野生材料进行染色体核型及GiemsaC-带带型研究,结果表明:七份材料中1-1、1-2的染色体数目众多,分别为56和42,其余5份材料为28,均为近端着丝点型,核型公式1-1为2n=56-56st,1-2为2n=42=42st,其余5份材料均为2n=28=28st。臂指数均大于75%,N.F.值与染色体条数相等,1-1,1-2,1-3的梁色体长度比大  相似文献   
16.
一种新型的旱地多熟分带轮作制—“三,一双二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讨论的“三、一双二五”分带轮作制就是针对生产发展需要,结合内江的实际,在总结群众改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较大面积应用推广取得显著效益的一种新型种植模式。一、种植模式和方法旱地多熟分带轮作制“三、一双二五”是将3米的种植带划分为三个1米。小春以1米  相似文献   
17.
红壤旱地多熟制分带轮作的增产培肥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壤旱地分带轮作三熟五收和三熟四收与传统的单作二熟耕作制的两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分带三熟五收和四收分别比单作两收增产57.9%和30.1%,增值114.9%和23.2%,提高光能利用率64.1%和36.6%,由于分带多熟轮作制增加了肥料投入,增加了养分转化率,土壤有机质、全磷和速效磷含量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本文概括地总结了四川发展立体农业的主要经验,分析了不同生态区立体农业的主要模式及其效益,针对立体农业和旱地改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和深入发展我省不同农区立体农业的主要途径与技术及前景。  相似文献   
19.
于1986~1988年,在广西六个县、市进行了旱地分带种植试验、示范,已取得了预期效果。(1)经济产量比对照高187.9kg/亩,增产44.4%;(2)纯收入比对照高108.1元/亩,增收83.7%;(3)每个工日产粮、产值比对照分别高7.6 kg、2.7元/工,增54.7%、37.0%;每元投入产粮、产值比对照分别高1.2kg、0.7元,增33.3%、41.2%; (4)产/投能量效率高31%;每投一单位辅助能,产生物能,食物能比对照分剐高400kcal、120kcal;光能利用率及光能生产率此对照分别多0.17%,0.1%;(5)土地等量比率(L.E.R)为对照的4.4倍;(6)土壤肥力比对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0.
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