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936篇
  免费   2660篇
  国内免费   5333篇
林业   8479篇
农学   16975篇
基础科学   4323篇
  4646篇
综合类   57107篇
农作物   6595篇
水产渔业   2182篇
畜牧兽医   17028篇
园艺   8806篇
植物保护   2788篇
  2024年   680篇
  2023年   2443篇
  2022年   2468篇
  2021年   2805篇
  2020年   3004篇
  2019年   3251篇
  2018年   1746篇
  2017年   3344篇
  2016年   3823篇
  2015年   3876篇
  2014年   6002篇
  2013年   6626篇
  2012年   7942篇
  2011年   8242篇
  2010年   7496篇
  2009年   7450篇
  2008年   9170篇
  2007年   7308篇
  2006年   5751篇
  2005年   5568篇
  2004年   4472篇
  2003年   4230篇
  2002年   3072篇
  2001年   2732篇
  2000年   2169篇
  1999年   1611篇
  1998年   1605篇
  1997年   1299篇
  1996年   1336篇
  1995年   1179篇
  1994年   1274篇
  1993年   802篇
  1992年   887篇
  1991年   840篇
  1990年   725篇
  1989年   768篇
  1988年   172篇
  1987年   128篇
  1986年   92篇
  1985年   65篇
  1984年   48篇
  1983年   53篇
  1982年   64篇
  1981年   38篇
  1980年   30篇
  1979年   28篇
  1975年   14篇
  1965年   35篇
  1958年   37篇
  1957年   6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73.
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中型灌区为研究对象,采用首尾法测算2018年和2019年4个样点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在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体系降维处理的基础上,用Copula函数构建PCA-Copula评价分析方法,对灌溉水利用系数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规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两年测算数据表明,4个样点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都在0.63以上,且最大值达到0.668,分别高于同期全疆、全国平均水平5.05%、10.15%;主成分分析得出,渠道衬砌率(0.944)、滴灌灌溉面积比(0.746)、作物需水量(0.635)、实际灌溉面积(0.734)等都具有超过60%的正贡献率,而葡萄种植比(-0.586)和灌区毛灌溉用水量(-0.645)等具有超过58%的负贡献率。利用PCA-Copula分析评估方法得出,作物种植比例和节水灌溉工程状况对十二师中型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影响显著(P<0.05),其中葡萄净灌溉定额和灌区毛灌溉用水量对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影响极其显著(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875、0.742,同时利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检验法和线型回归来检验PCA-Copula评价法与熵值法的密切程度,检验结果其相关系数分别为 0.87(P<0.05)和0. 52(P<0.001),表明PCA-Copula评价方法适用于研究灌溉水利用系数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4.
[目的]对广西贺州市荸荠种植区感染秆枯病的荸荠样本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及分析病原菌的侵染过程,为荸荠秆枯病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以常规组织分离法对发病明显的荸荠茎秆组织进行分离,采用传统的形态学对病原菌进行鉴定。通过制备分生孢子悬浮液接种于载玻片上培养,测定分生孢子萌发情况。利用病菌孢子悬浮液对荸荠茎秆进行离体接种,检测病菌的侵染过程。[结果]分离获得1株病原分离物(Ceh),经形态学鉴定该病原为荸荠柱盘孢菌(Cylindrosporium eleocharidis Lentz)。病菌分生孢子接种于载玻片后4 h开始萌发,8 h后大量萌发,12 h后形成大量附着孢,菌丝24 h后形成。病菌接种荸荠茎秆4 h后,分生孢子开始萌发并产生芽管;8~12 h芽管伸长,形成附着孢侵入荸荠茎秆表皮组织;24 h至7 d菌丝形成;接种8 d后,病菌在茎秆表面形成分生孢子盘。[结论]引起广西贺州市荸荠种植区荸荠秆枯病病原为荸荠柱盘孢菌(Cylindrosporium eleocharidis Lentz)。荸荠秆枯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和侵染过程可用于病原菌和寄主互作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75.
76.
油菜菌核病是油菜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在四川局部地区油菜根肿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到油菜安全生产。以油菜菌核病和根肿病为防治对象,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利用其筛选的有益生防菌,选择双低和高芥酸油菜品种国豪油8号和绵油309,对其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分别在无和有根肿病史的水旱轮作地,开展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有益生防菌包衣处理的菌核病发病率均低于没有包衣处理;包衣处理的不同品种产量均高于没有包衣处理,但品种间有差异;包衣处理过的高芥酸油菜品种绵油309的产量高于包衣处理过的双低油菜品种国豪油8号;在有根肿病史试验田种植的菌核病发病率低于无根肿病史试验田,产量高于无根肿病史试验田。包衣处理对油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77.
祁门红茶生长过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为了全面提升其生长水平,就要对规模灾害以及减少损失的方式予以关注,充分结合祁门地区自然条件等因素建立完整的管控方案,一定程度上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分析了不利气象因素对祁门红茶生长的影响,并对具体应对措施展开了讨论,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78.
英美茶文化在形成过程中,与自身文化体系相结合,同时不同的文化生产背景,决定了英美茶文化体系自身所具有的独立性。选择茶文化元素作为英美文化教学体系的重要元素内容,其能有效解决文化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实现整个文化教学活动开展的最佳效果。本文拟从茶文化体系发展状况分析入手,结合英美文化的发展状况及价值内涵,进而认知当前英美文化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探究茶文化对英美文化教学活动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79.
现阶段,大通县东峡林场森林植被结构组成上分布最广的植物群体为青海云杉,其构成了特殊的青海云杉林植物景观。本文以案例调查的模式,以东峡林场青海云杉林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云杉林下天然更新特征以及云杉林幼苗的特征调查,得出具体的调查数据,进而明确青海云杉林天然更新的基本模式,以期为更好地进行天然针叶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