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26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0篇
  34篇
综合类   100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刘升  张长俭  戚尚恩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364-12365,12384
通过实地调查、了解,从气象条件、冻害机理、冻害差异等方面进行分析,寻找萧县晚霜冻的年际变化规律以及2010年春季晚霜冻造成该县葡萄冻害严重的原因,并提出关注天气、推迟葡萄物候期、改善果园小气候、增强抗寒能力等项预防措施,为葡萄安全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82.
台湾热带优良水果(寒)冻害气象保险指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漳州市近十年来台湾热带优良水果主要冻害灾情进行调查,以年极端最低气温作为热带水果的冻害指标划分冻害级别,分析漳州市45年的年极端最低气温风险频率,根据模式推算出无观测站的年极端最低气温并做出漳州市极端最低气温分布图,了解漳州市热带水果受低温害的可能性,并对种植区进行分区评述.初步提出以极端最低气温作为台湾热带优良水果冻害的气象保险指数,并确定轻度寒害、中度寒害、轻度冻害、严重冻害的气象保险内容,将漳州市主产区的保险分区分为4个等级.  相似文献   
83.
Lyophilisation of K2SO4 soil extracts has been proposed as a sample preparation technique before elemental analysis of carbon or nitrogen. However, previous measurements, based on wet oxidation or catalytic combustion, indicated that C measurements in lyophilised samples not always proved to be accurate.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C analysis was affected by the lyophilisation process, an exploratory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effects of the sample pre-treatment and of the lyophilisation process itself.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use of soil extracts, previously stored at −20 °C, may affect the recovery of salt in the samples and that contamination of the soluble carbon with exogenous C during lyophilisation is feasible. Therefore we recommend to use freshly prepared soil extracts for lyophilisation and always to include an internal standard among the unknown samples to account for a possible contamination.  相似文献   
84.
咸水结冰灌溉改良盐碱地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冬季咸水结冰灌溉技术是滨海区高矿化度咸水利用和盐碱地改良的有效手段,该项技术依据咸水结冰融化过程中咸淡水分离的基本原理,基于区域气候特点、土壤水盐运移规律以及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在冬季抽提当地高矿化度地下咸水对盐碱地进行灌溉,并在冬季低温作用下迅速冻结成咸水冰,春季咸水冰层融化过程中,咸淡水分离入渗,其中先融化的高矿度咸水先入渗,而后融化出的低矿化度微咸水和淡水的入渗对土壤盐分具有较好的淋洗作用,以上过程实现了春季土壤返盐期的土壤脱盐,结合春季地表覆盖抑盐措施和夏季降雨淋盐,土壤的低盐条件得到保持,保证了作物和植物整个生长期的正常生长。该项技术改变了滨海盐碱区土壤水盐运移特征,使春季土壤积盐期变为脱盐期,咸水结冰灌溉后,春季耕层土壤盐分由最初的12g×kg~(-1)迅速降低至4 g×kg~(-1)以下,脱盐率达到66%以上,实现了棉花、油葵、甜菜等作物在滨海重盐碱地中的种植,提高了柽柳、枸杞、白蜡等盐生植物和耐盐植物的扦插移栽成活率,咸水结冰灌溉当年便获得了籽棉产量3 t×hm~(-2)、油葵1.5 t×hm~(-2)、甜菜60 t×hm~(-2),以及90%以上的盐生植物和耐盐植物的扦插成活率,促进了滨海盐碱区盐碱地的开发、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近年来,通过系统的研究,我们探明了咸水结冰灌溉过程中咸水冻融咸淡水分离规律,明确了咸水结冰灌溉对土壤盐分的淋洗效果,构建了冬季咸水结冰灌溉改良盐碱地技术体系,确立了冬季咸水结冰灌溉的灌溉时间、灌溉水量和水质等指标体系。本文在以上研究基础上,对盐碱地咸水利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咸水结冰灌溉基本原理、影响因素以及土壤盐分淋洗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概述,系统分析了冬季咸水结冰灌溉在盐碱地区农业生产、植被恢复以及咸水利用等方面的作用,并就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5.
喜马拉雅紫茉莉瘦果粘液对种子低温萌发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采自西藏林芝的喜玛拉雅紫茉莉(Mirabilis himalaica)瘦果为材料,了解瘦果结构组成、淀粉颗粒对瘦果TTC活性检测的影响,及不同吸胀时间瘦果抵抗低温胁迫的效果,以揭示瘦果分泌粘液在萌发过程中的低温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瘦果由果皮、种皮、胚和淀粉颗粒组成,淀粉影响了TTC检测细胞活性的准确性,并发现成熟瘦果有分泌粘液的特性;瘦果发芽的适温为15℃;TTC法检测瘦果细胞活力显示,吸胀72 h是研究低温胁迫对喜马拉雅紫茉莉瘦果萌发影响的较适宜时间;吸胀72 h的瘦果低温胁迫处理后再进行萌发试验,-5℃和-10℃处理的瘦果在发芽进程中后期有粘液瘦果发芽率比去掉粘液瘦果的发芽率高8.3%左右.  相似文献   
86.
南方雨雪冰冻灾后林业生态恢复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对植被和土壤生态系统等产生的影响,认为林木受灾、珍稀濒危植物和名木古树受损、动物栖息地破坏和土壤生态系统受损等雪灾引发的生态问题影响巨大而长远。探讨了灾后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措施:开展植被与生态环境受损情况监测与调查,受损生境及土壤生态系统恢复,受损植物物种的恢复,受损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野生动物栖息地的恢复与完善,以及灾区可持续发展规划与防灾减灾对策制定等。  相似文献   
87.
为了解南宁市园林植物在雨雪灾害性天气后的受害情况,在气温稳定回升、灾害过后对市区市郊绿化植物受害情况进行分级调查。共调查园林植物141种,不同程度受冻84种,占调查种类的59.6%。其中全部叶片受冻枯死,严重影响景观效果(3级及其以上)的有27种,占19.1%。完全死亡8种,占5.7%。文中对冻害情况作了分析,并就今后园林植物的引种、养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8.
为研究生长阶段控水处理对苜蓿(Medicago sativa L.)耐寒性的影响,本试验设置缓慢降温和骤然降温两种温度节律,并分别对比控水(25%最大持水量,T25%)和充分浇水(80%最大持水量,T80%)处理间苜蓿耐寒性的差异。试验中以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作为耐寒性对比的依据。结果显示,在缓慢降温条件下,T25%和T80%中苜蓿LT50大小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在-2/-6℃(光/暗)低温时,处理间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 < 0.05)。而在骤然降温条件下,T25%中苜蓿的LT50逐渐降低,T80%中LT50却逐渐升高,并且从控水处理开始到-2/-6℃(光/暗)低温,LT50大小在处理间始终都是T25% < T80%P <0.05)。结果表明,无论是缓慢降温还是骤然降温,控水处理都可以提高苜蓿的耐寒性,只是在后一环境中,影响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89.
低温胁迫是影响甜高粱产量和品质的主要非生物因素之一,为更好地了解低温胁迫下苗期甜高粱耐低温的机制,并服务于甜高粱耐低温品种的选育,本研究以6 个甜高粱品种为材料,对其在低温胁迫及恢复处理后苗期叶片中的各项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并以各项指标的抗冻系数作为衡量抗冻性的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以及聚类分析对抗寒性做出综合评价。研究表明,低温胁迫后,6 个甜高粱品种Pro 含量均不同程度上升;而SOD、POD、CAT活性以及可溶性糖含量却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部分品种表现为下降趋势。通过主成分分析以及聚类分析最终将6 个品种分为3 类,‘BJ0603’和‘EN-11’为强抗寒类型,‘EN-12’、‘IMP-2’和‘KFJT-1’为中度抗寒类型,‘BJ0602’为弱抗寒类型。本研究结果为甜高粱抗寒品种的选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0.
洛川苹果花期冻害气候特征及人工防霜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学学报》2015,5(11):109-112
为了科学认识低温冻害对洛川苹果的影响,降低苹果花期冻害损失,提高苹果种植效益,笔者利用洛川县1955—2014 年的气候资料,对照苹果花期冻害指标,分析了洛川苹果花期冻害气候特征,对采用的防霜措施进行了探讨。结论表明:洛川县1955—2014 年苹果花期冻害基本上3 年1 遇,严重灾害7~8 年1 遇。出现时段主要集中在4 月6 日—18 日,出现次数占总次数的93%,以影响花蕾为主。轻霜冻出现次数约占霜冻总数2/3,2000 年以后,由于气候变暖,冻害天气出现次数增多,降温幅度大加之花期提前,造成的损失较重。在轻冻害天气过程中,采用单一防霜方法,均能保证不出现冻害,但在严重冻害出现时,由于天气复杂,导致防霜效果降低,宜采用综合措施进行防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