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78篇
  免费   953篇
  国内免费   914篇
林业   3677篇
农学   766篇
基础科学   2329篇
  2784篇
综合类   5910篇
农作物   273篇
水产渔业   586篇
畜牧兽医   820篇
园艺   240篇
植物保护   960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313篇
  2022年   398篇
  2021年   473篇
  2020年   495篇
  2019年   549篇
  2018年   290篇
  2017年   463篇
  2016年   594篇
  2015年   503篇
  2014年   830篇
  2013年   818篇
  2012年   1168篇
  2011年   1191篇
  2010年   857篇
  2009年   970篇
  2008年   974篇
  2007年   1447篇
  2006年   1242篇
  2005年   945篇
  2004年   838篇
  2003年   708篇
  2002年   426篇
  2001年   361篇
  2000年   301篇
  1999年   210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Modern cities use straightened and concrete watercourses with simple greening for riparian zones, which has been criticised for insensitivity to natural system integrity and cultural identity. This increases the challenge to urban ecologists, landscape designers and managers to conceive innovative and effective design solutions that do not jeopardise hydraulic efficiency yet are culturally acceptable to local communiti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field of local ecological knowledge (LEK) as rich sources of inspiration and design solutions to meet this challenge. LEK refers to knowledge and practices of various local culture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of living beings (including humans) with their environments. Wepropose a pragmatic framework that integrates LEK with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It includes steps: (1) investigate existing practices, skills andmeasures relating to LEK; (2) explore how and whereLEKcan inspire or integrate withdesign. Here we propose three aspects for integr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ature of landscaping process: overall structure, component and maintenance.(3)evaluate and test the integration in terms of its acceptability by local communities. Taking the riparian revegetation project of Hanfeng Lake Urban Wetland Park (Chongqing Municipality) as an example, we illustrate the utility of this framework. 11 local common practices relating to LEK were identified. According to thethree aspects for integration, alternative design solutions were offered. The survey showed that LEK based designwas more highly valued than other conventional ways in terms of useracceptance. We conclude that LEK provides actionable ecologically sound and culturally desirablesolutions for urbanlandscape. We also recognise that LEK evolveswith changing environments and new harmonious and dynamic human-nature relationships arecontinually re-forming. The process of acquisition and application of LEK could encourage multidisciplinary and synthetic approaches to urban ecosystems. Such adaptability and interdisciplinary engagementare crucial totoday’schanging and complexurban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142.
为探索荒漠草原区家庭生态牧场退化草地恢复治理措施,2014—2017年开展了对3户家庭生态牧场退化草地恢复管理措施试验。结果表明:补播措施和划破加补播措施明显提高了退化草地地上生物量、植被盖度及草群高度,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不显著,补播措施地上生物量增加51.6%~58.4%,划破加补播处理地上生物量增加48.3%~48.9%;第3年,补播处理、划破加补播处理植被盖度较第1年的对照增加50.2%~70.8%,草群高度增加52.1%~69.8%;补播措施和划破加补播措施使杂草类在总生物量中的比例降低至10%左右,莎草类降低至14%左右。综合评价后,补播、划破加补播措施为当地家庭生态牧场退化草地恢复的有效管理措施;可以为荒漠草原区家庭生态牧场退化草地恢复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3.
针对广东新农村建设存在的规划滞后、资源浪费、污染严重、社会管理水平低、环保意识薄弱等问题,提出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新农村建设以及建设广东生态文明新农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4.
145.
采取营林措施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从根本上防治病虫害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本 文以病虫害防治中的营林措施为研究课题,通过探讨营林造林中的病虫害防治原则和防治措施以及 防治方法,探索该措施对于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作用和影响,旨在为促使和推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 有效开展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帮助。  相似文献   
146.
为探讨水文变异对生态流量影响,确定最佳水库生态流量推求方法,针对尼尔基水库生态问题,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测法、滑动T检验法和有序聚类法,结合序号总和理论和Spearman相关系数计算对水文时间序列作综合识别,确定水库发生水文变异年份为1963年和1999年。利用NGPRP法和逐月频率年内展布计算法分别计算天然状态、次天然状态、现状和不考虑水文变异条件下最小生态流量和适宜生态流量。参考Tennant法评价结果表明水库生态系统退化主要受人类扰动影响,观察次天然状态和不考虑变异状态下生态径流过程,最小生态流量占多年平均流量百分数相差9.21%和1.70%,适宜生态流量相差3.04%和1.47%。研究应更多考虑次天然生态径流过程,其最小生态流量仅可作为生态流量下限。  相似文献   
147.
通过研究皖北石灰岩山地生态系统的植被群落,分析不同植被恢复群落的组成、结构、多样性和生活型组成,进而阐明石灰岩山地生态系统植被恢复模式对群落结构特征以及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有54种植物,隶属26科54属。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人工混交林有植物种类16科26种,分别占总数的61.5%和48.1%。酸枣(Ziziphus jujuba var.spinosa)+牡荆(Vitex negundo var.cannabifolia)灌丛和荩草(Arthraxon hispidus)+牡荆草灌丛植物种类分别为32和33种,分别占调查总物种数的59.3%和61.1%。不同植被恢复群落生活型也有差异。侧柏+构树人工混交林群落高位芽植物占优势,而酸枣+牡荆灌丛和荩草+牡荆草灌丛则以地面芽植物所占比例较大。分析表明,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均表现为侧柏+构树混交林>酸枣+牡荆灌丛>荩草+牡荆草灌丛,但物种丰富度表现为荩草+牡荆草灌丛>酸枣+牡荆灌丛>侧柏+构树混交林。Sörensen较高值出现在酸枣+牡荆灌丛与侧柏+构树混交林和荩草+牡荆草灌丛之间,侧柏+构树混交林与荩草+牡荆草灌丛Sörensen多样性值较低。研究结果表明,石灰岩山地独特的地貌特征和人工植被恢复对植物群落组成、多样性及其生活型组成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8.
农业工程科技创新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总被引:12,自引:11,他引:1  
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该文全面论述了农业工程科技创新对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作用,深入分析了中国在农业资源利用、产地环境治理、生态系统保育和农产品绿色供给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围绕农业绿色发展,农业资源监测、水土资源利用、农业投入品使用、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等农业工程科技创新的前沿进展和主攻方向。从强化农业绿色发展理念、建立技术创新与推广体系、完善标准体系和加强政策支持4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该文可为农业绿色发展背景下农业工程科技研发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9.
为揭示山西云顶山亚高山草甸植物群落优势种的种间关系,本研究通过种间联结性和相关性测定,对其植物群落13个优势种78个种对的种间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3个优势种间大部分种对的种间关联不显著,种间联结不紧密,说明山西云顶山亚高山草甸植物群落结构不很稳定,存在一定程度的生态退化风险;多数原生优势种在群落中占据主要位置,同时也出现少数非原生优势种优势明显,有逐渐取代典型原生优势种的逆行演替趋势,这是由于人类频繁的旅游扰动所致。因此,应当合理的控制旅游开发强度与游客数量,保持亚高山草甸生态系统的稳定与自我维持,以持续高效的维持云顶山亚高山草甸的经济及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150.
王丽娜 《蔬菜》2020,(6):25-29
为了解决敦煌市蔬菜品质差、产量低而不稳的疑难问题,为温室蔬菜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进行了多功能生态肥对番茄生长和效益的研究。结果表明:多功能生态肥原料间的主次效应(R)是:B(番茄专用肥,R=26.92)A(有机生态肥,R=24.29)C(土壤消毒杀菌剂,R=12.55);最佳配方组合是:m(有机生态肥)∶m(番茄专用肥)∶m(土壤消毒杀菌剂)=0.818 6∶0.177 4∶0.004 0。施用多功能生态肥与施用传统化肥比较,番茄早疫病发病率和可滴定酸分别降低66.67%和28.00%;株高、生长速度、茎粗、地上部分鲜质量和地上部分干质量分别增加4.45%、3.81%、7.61%、8.40%和6.67%;单果质量、单株果质量、产量、可溶性糖和VC含量分别增加6.23%、9.26%、8.82%、27.46%和23.65%;施肥利润和肥料投资效率分别增加1.84×10~4元/hm~2和1.23元/元。在甘肃省敦煌市肃州镇的温室土壤上施用多功能生态肥,改善了番茄品质,提高了番茄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