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9篇
农学   5篇
  4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1.
不同上山时期处理对蝴蝶兰花芽分化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上山时期处理对蝴蝶兰不同品种花芽分化和发育的影响以及高山处理下蝴蝶兰花梗的发育规律。不同品种在高山催花处理下至花芽分化所需的时期不同,对昼夜温差的反应也不同。蝴蝶兰的花梗在上山处理30~80d内迅速伸长,上山处理40~63d左右花梗长度可达10cm,但品种和不同上山时期处理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2007~2009年在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昌黎校区内对3科40种(品种)园林树木连续3年进行定位物候观测,结合当地气象资料,较系统地研究了河北昌黎地区园林树木始花期、花期天数年份间的变化,以及有效积温与始花期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年份间蔷薇科、忍冬科树木始花期有效积温存在极显著差异,木犀科树木差异不明显;同一科内不同种(品种)间始花期有效积温差异显著;蔷薇科、木犀科树木的花期天数在不同年份间没有显著差异,忍冬科树木花期天数不同年份间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科的树木始花期对年份间生态因子变化的敏感程度有差异,木犀科树木始花期年份间的变化较蔷薇科、忍冬科树木相对稳定。同一科内不同种(品种)间始花期性状变异幅度较大。不同科的树木花期天数年份间的稳定性有差异,蔷薇科、木犀科树木花期天数年份间的变化较忍冬科树木相对稳定。用有效积温预测园林树木进入始花期的早晚,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孙睿  邵红  刘娟  臧成虎  鲍哲生 《特产研究》2012,(2):34-35,65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技术对北马兜铃不同器官(根、嫩茎、老茎、叶柄、未展开嫩叶、展开嫩叶、成熟叶和花)在花期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北马兜铃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具有组织特异性,8个器官在花期共有14条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带,其中根和老茎的酶带最少,不适合用作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营养器官中的成熟叶片和生殖器官花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带丰富、活性较强、含量较高,是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的好材料。  相似文献   
14.
仁用杏早春遮阴对开花坐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于山山区仁用杏花期、坐果期霜冻频繁, 为了防御霜冻和延迟花期, 早春开花前采用单层、双层遮阳网对其进行遮阴, 与不遮阴相比, 单层、双层遮阳网下的光照强度在晴天分别减少了56.15%和87.37% , 阴天减少了51.33%和72.05%; 地表温度分别降低了3.86℃和5.42℃, 30 cm处土壤温度降低了1.01℃和1.44℃, 空气温度降低了1.5℃和2.4℃; 风速分别减弱了50.00%和66.67%; 空气相对湿度分别提高了15.09%和20.75% , 0~10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提高了14.88%和26.95%; 仁用杏开花、萌芽等物候期分别延迟了4 d和5 d, 花期延长1 d和2 d; 坐果率分别为对照的8.95倍和11.25倍。  相似文献   
15.
以玫瑰茄MG1501-1和MG1502-2为试验材料,以自然光为对照(CK),分别设置日照时长8.0、9.5和11.0h处理,探讨不同日照时长对玫瑰茄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光照条件下,植株粗壮,叶片浓绿,长势好;日照11.0h处理,植株粗壮,叶片浓绿,花蕾正常且着色均匀;日照8.0h处理植株徒长,茎细长,叶片淡绿,变态花蕾多且着色不均匀,呈现红绿相间条纹,花蕾基部为橘红色;群体长势强弱依次为CK>11.0h>9.5h>8.0h处理;现蕾期、始花期以及成花逆转出现期早晚依次均为11.0、9.5、8.0h处理;植株株高依次为CK>8.0h>9.5h>11.0h处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光照11.0h处理分枝数、鲜果数最多;鲜果重、鲜萼片和干萼片产量最高,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综合各项指标,日照时长11.0h处理主要产量性状优于8.0、9.5h以及CK处理,且成功诱导玫瑰茄开花结果,促使玫瑰茄于长日环境下开花结果,实现了玫瑰茄反季节栽培、增加了复种指数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虞美人开花结实特性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年生虞美人花蕾至果实发育全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虞美人单株有由上往下开花的习性,单花开放2~3 d,5月进入盛花期,单株开花数20~50朵。虞美人花期和果期重叠,从开花到果实成熟需要20~25 d,不同位置的果实发育程度不一致,果实成熟后要及时采收。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丰富园林绿化中黄色系的芍药属植物种类,也为牡丹(Paeonia suffuruticosa)远缘杂交新品种的推广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对牡丹新品种‘金波’物候期的观测,研究其与气温、空气湿度和地温的关系,掌握其生长规律。[结果]‘金波’从3月4日开始萌动,萌动期12 d;4月10日进入风铃期,持续10 d;4月28日进入开花期,花期持续22 d,此期间平均气温14.8℃,地温14.8℃,相对湿度78.6%。新品种‘金波’开花晚于中原栽培品种,且花期长于中原栽培品种。[结论]对‘金波’加以推广利用,有利于延长牡丹栽培品种的观赏期,丰富牡丹观赏品种的类型。  相似文献   
18.
杂交兰花期调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高山和赤霉素处理对杂交兰(Hybrid Cymbidium)开花的影响,为其花期调控提供参考。[方法]以玉女杂交兰为材料。在惠州市象头山(海拔约600m)进行高山处理;赤霉素浓度分别为50、200、400、600和800mg/L,以清水为对照。[结果]花芽分化后,赤霉素和高山处理均可明显促进玉女杂交兰花序的生长,使花期提早,败花率降低;赤霉素处理可使玉女杂交兰的花朵变大,高山处理可使花横径明显增大。[结论]赤霉素和高山处理均可以调控杂交兰花期,但利用赤霉素调控杂交兰的花期时应注意处理浓度和时间,防止对花朵性状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临朐县1998~2013年的杏花花期观测资料及同期的气象资料,采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杏花开花早晚与气温的相关性,并对杏花花期进行了预报。结果表明,临朐县杏花始花期与2月中旬的平均最高气温及3月上旬的平均最低气温、2月11日~3月10日的最高气温累积值关系最为密切;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杏花花期预报方程,并对方程进行了历史拟合检验和预报检验,预报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20.
低温下黄瓜花粉生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不同的开花温度和萌发温度的组合下,测定了11个黄瓜品种的花粉萌发率,结果表明:低温下不同品种黄瓜花粉萌发率均有所下降,开花温度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而萌发温度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则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开花温度和萌发温度的交互作用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萌发温度比开花温度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要大;区别黄瓜不同品种低温下花粉活力的适宜温度为9℃(开花温度)、12℃(萌发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