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81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篇
  15篇
综合类   111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薜荔作为我国传统的中药材,还兼具食用和生态价值,是一种开发利用前景极为广阔的藤本植物。但由于其自然资源的零散分布,薜荔仅因药用功效而在一定的专业领域内被人们所熟知,社会认知度不够高,限制了薜荔产业发展。为改善这一现状,本文以薜荔的药用价值、食用价值和生态价值为基础,详细论述其开发利用前景,以期吸引更多的资金来奠定其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概括总结我国薜荔的研究现状,为科研人员进行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为薜荔产业发展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2.
爱玉子人工授粉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避免爱玉子和其授粉小蜂专一性生态系统的制约,获得可控花粉来源的瘦果,本课题组开展人工授粉试验,通过花粉稀释方法和稀释倍数、授粉时间及果胶酯酶活性测定和比较三方面开展试验。按1:1固体稀释在5天内进行人工授粉,可获得重量和果胶酯酶活性都接近自然结实的瘦果,且人工授粉单果结实数量超过自然结实果44%。在以上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初步总结和讨论该人工授粉方法的创新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93.
卜贵军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8):139-143
为了给地果在绿化上的开发利用以及农田除草提供理论依据,以扫描电镜为主要工具对经过草甘膦处理的地果进行微观结构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喷施草甘膦对地果叶片表皮细胞造成了阶段性的伤害,经过一定的时间叶片出现不同程度的失绿枯萎,在草甘膦的作用下叶片表皮细胞受损,气孔出现闭合现象,从而对地果的光合及蒸腾等生理作用产生影响。草甘膦对于嫩叶表皮的作用效果比老叶更显著一些。草甘膦对地果具有一定的杀灭效果,对地果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4.
以2~3a生"布兰瑞克"无花果为试材,研究4种组合药剂对无花果根部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从防治效果和成本看,福美砷+五氯硝基苯+多菌灵或福美砷+根病清+甲霜灵锰锌10~15g的300倍液为最佳组合药剂。  相似文献   
95.
【研究目的】笔管榕,是分布最北的榕树,为城市道路绿化、沿海防护林营建的优良树种,极具推广价值。本研究旨在探讨笔管榕扦插育苗技术,为其扩大栽培规模奠定基础。【方法】在受控的不同环境因子条件下,选用不同木质化程度的笔管榕枝条插穗,经不同浓度ABT生根粉或萘乙酸(NAA) 浸泡不同时间后,扦插于不同组分及比例的基质中。【结果】(1)以当年生半木质化嫩枝为宜,基质以泥炭土40%+珍珠岩30%+河沙15%为最佳,生根时间仅20 d,成活率达82.6%;(2) ABT生根粉、NAA处理均能促进笔管榕插穗生根和成活,其中使用ABT生根粉以浓度300 mg/L浸泡45 min为佳,生根时间仅22d,成活率达80.3%;使用NAA 以600 mg/L浸泡10 min为宜,生根时间仅21d,成活率达83.0%。【结论】在受控的温度、相对湿度和基质水分环境条件下,选择适宜的枝条插穗和基质,并进行适当激素处理,可使笔管榕扦插生根成活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96.
谈海南榕树崇拜的生态民俗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树木崇拜在各地广泛存在,榕树崇拜是海南民间广泛存在的文化现象之一。榕树在海南民间被奉为神树,不但具有避邪的意义,还有祈福的意义。榕树崇拜与海南本土鬼魂崇拜和树木崇拜有关,也与闽南的文化移民有关。对榕树崇拜文化的研究是考查海南民间树木信仰情况,认识海南民俗文化的延续性和适应性的一个平台,也是了解海南人民的理想和深层次的民族心理的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97.
无柄小叶榕容器育苗轻型基质配方筛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确定无柄小叶榕Ficus concinnavar.subsessilis容器苗基质最佳配方,以轻型基质泥炭土、珍珠岩、木屑、稻谷壳等农林废弃物为基本材料,采用单形重心混料设计的试验方法,并用多目标决策综合评价得出,泥炭土(46%)、珍珠岩(27%)和木屑(27%)的比例组成是无柄小叶榕容器苗最为理想的轻型基质配方。  相似文献   
98.
[目的]利用组培快繁技术培育橡皮树,以满足花卉市场对该植物的需求。[方法]以橡皮树茎尖为外植体,选择不同培养基和激素配比,初步建立橡皮树组培快繁体系,并进行对比试验。[结果]结果表明,愈伤诱导和芽分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0.01 mg/L,丛生芽增殖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01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0.01 mg/L NAA+0.5 mg/L IBA。[结论]该研究为橡皮树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实践基础,但橡皮树的体细胞胚的诱导及萌发技术仍需改进。  相似文献   
99.
调查记录了云南普洱市小叶榕的5种害虫,并分述其危害特点、生物学特性及其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0.
以5个不同果皮颜色的普通型无花果品种的秋果为试材,研究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色素的变化,以及果皮色素含量与果实糖分累积的关系。结果表明:无花果果皮中叶绿素含量先升后降,类胡萝卜素含量先降后升,花色苷含量在成熟期呈持续上升的趋势。无花果果皮颜色是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苷等共同作用的结果,果实成熟期不同色素的含量因品种而异,红色和紫色品种果皮中的花色苷含量远高于黄色和黄绿色品种。紫色品种M121成熟期不仅花色苷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而且叶绿素含量在5个品种中名列第二,一方面揭示了决定无花果色泽的色素多样性,另一方面表明了M121品种在抗氧化活性等方面具有的潜在的优势。无花果成熟过程中果实中的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持续上升,可溶性糖的大量积累早于花色苷的大量积累。各品种叶绿素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均呈负相关,类胡萝卜素和花色苷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