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81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篇
  15篇
综合类   111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8 毫秒
221.
台湾爱玉子首次在福建引种栽培能正常开花结果,取得较好的效果。试验表明,引种台湾的爱玉子无性系其品质较为优良,其中以红9、太和6、新25、太和2等4个无性系表现较好。这对福建省乃至南方各地继续引种栽培台湾爱玉子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22.
昆明市区小叶榕对冬季非节律性低温的生理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本土树种球花石楠作对照,以昆明市区行道树种小叶榕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叶片5项生理指标在冬季非节律性低温发生前后的变化测定,分析其耐寒特性。测定指标显示,日最高气温由18℃骤降到4℃以及由24℃骤降到6℃时,小叶榕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荧光Fv/Fm和Fv/Fo值均有所下降;而其叶片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和游离辅氨酸含量明显上升。综合分析表明,小叶榕比对照树种球花石楠的抗寒性弱,非节律性低温可能是昆明市区小叶榕正常越冬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相似文献   
223.
陈来德 《福建林业科技》2002,29(4):37-39,62
通过不同插穗的直径、扦插时间和ABT生根粉处理等,对大叶榕的大枝扦插成活率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插穗直径在10cm以下的成活率较高,达80%以上,在10cm以上的插穗,扦插成活率仅为67 37%;插穗采集及扦插时间以2月份到3月初为宜。使用ABT6号生根粉能使大叶榕大枝扦插成活率提高约15%。  相似文献   
224.
引进台湾不同品系的爱玉子,进行人工栽培,通过人工放爱玉小蜂,形成小蜂生态。  相似文献   
225.
无花果组织培养再生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无花果展叶腋芽、休眠腋芽、室外嫩茎和水培芽为外植体,通过初始培养获得无菌苗后,选取无菌苗的不同部位作外植体,如茎段、叶片、愈伤组织等,经过诱导培养、分化培养及生根培养,形成再生植株。研究了激素种类及浓度、培养基种类对诱导的影响,提出了无花果的最佳培养条件,并讨论了影响移栽成活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226.
AM 真菌对4个印度橡胶榕彩叶栽培种的接种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黑金刚、花金刚、红关公、巴西榕4个印度橡胶榕彩叶栽培品种袋苗的AM真菌感染率、依赖度和生长量、生物量指标及根长的测定得出,处理植株根部感染率分别为90%、75%、65%、85%,均高出对照65%以上;它们对AM真菌的依赖性(MD)分别为386.85%、203.45%、213.29%、331.01%,黑金刚、巴西榕对菌根具有高强度依赖性,花金刚、红关公具中强度依赖性;接种AM真菌有利于促进这4种植物根部形成菌根,并对其生长量及生物量的增加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227.
Genetic diversity of forty fig cultivars collected from five regions in Tunisia was investigated using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FLP). A total of 342 reproducible bands amplified with six AFLP primer combinations were obtained. The high percentage of polymorphic bands (%PB) of 97.5 and the resolving power (Rp) collective rate value of 143 were scored. In addition, the 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 (PIC) values varied from 0.61 to 0.87 with an average of 0.77. Although cluster (UPGMA) and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es indicate that the cultivars’ clustering made independently both from the geographical origin, horticultural classifications and/or from the sex of trees. In addition, the observed variation suggests considerable differentiation among fig cultivars. The present data supports the common origin of the fig cultivars. 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 (AMOVA) revealed that average ΦST value overall loci was 0.026, and the overal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molecular variation indicated that about 97.43% of the total variance was accounted by the within-region variance component. The remaining 2.5% (P < 0.001) of the variation was founded among cultivars of the prospected regions. Our results proved that AFLP markers are useful for germplasm discrimination as well as for investigation of fig patterns variation. The information may be useful to define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program.  相似文献   
228.
蒲喜雄 《热带林业》2012,40(1):12-14
文章阐述了海南定安“榕树王”的历史情况及现状,指出“榕树王”发展旅游目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保护“榕树王”,用以发展旅游的的建议和措施,为行业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29.
榕树烂皮病病原及流行原因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对引起我省部分城区榕树烂皮病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初步认为病原菌为担子菌Septobasidium sp.,同时对该病的发生及流行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30.
不同基质和激素对地石榴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塑料小拱棚下进行地石榴扦插繁殖试验,研究不同扦插基质和不同生长激素及浓度对地石榴扦插繁殖生根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种不同扦插基质中,1号基质(河沙:泥炭=2:1)的扦插生根率比2号基质(山地红壤:泥炭=2:1)高;5种生长激素中以浓度0.5g/kg的NAA处理效果最好,成活率达92%。扦插繁殖的最佳组合是采用半木质化枝条作插穗,经0.5g/kg浓度NAA处理,在河沙:泥炭=2:1混匀的混合土基质上扦插,应在实践中予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