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7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45篇
林业   132篇
农学   125篇
基础科学   13篇
  356篇
综合类   734篇
农作物   171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152篇
园艺   71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01.
旱稻矿质养分吸收与施肥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早稻和水稻的养分吸收规律不同。施氮肥可明显提高旱稻产量,并促进养分吸收;豆科植物与旱稻间套作会增加早稻的氮素养分吸收,对提高早稻产量有重要作用。热带酸性土壤缺磷是限制早稻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施磷肥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早稻主要吸收Mehlich-1法浸提形态的磷,但基因型之间对磷的利用效率有明显差异。酸性土壤施入石灰能改善磷的有效性,促进旱稻对磷、钙和镁的吸收而提高产量;但石灰量的增加导致旱稻对钾、锌、铜、锰和铁的吸收减少。旱稻钾的营养和施肥研究结论不一,与各地土壤有效钾含量不同有关。其它元素中锌和硅的研究较多,硅肥和锌肥能提高旱稻产量。我国对旱稻矿质营养及施肥研究仍未引起重视,尤其对国内培育的新品种矿质营养的研究和当前旱稻的主栽区北方碱性土壤中旱稻对氮、磷、钾吸收利用的研究更为薄弱。  相似文献   
102.
赵决建  张国勤 《安徽农业科学》2003,31(1):137-138,140
应用土壤肥力监测结果 ,按不同土壤和肥力水平 ,在桐城市分区设立化学肥料的八元二次回归试验。通过简化复杂的运算过程 ,研究水稻不同时期的最佳施肥量。在同一个施肥区内根据土壤肥力变化、病害、气候、叶色等情况调整施肥量 ,使水稻施肥达到高精度水平。从 1997年以来稻谷产量和收入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03.
袁新田  焦加国  李辉信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381-10382
于2005年稻收后采集上海市上海农场农田耕层(0~20 cm)土壤,对土壤养分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整个农场的土壤养分含量整体上处于较高肥力水平。其中,有机质含量20.40 g/kg,全氮含量1.06 g/kg,速效氮含量77.01 mg/kg,全磷含量0.92 g/kg,速效磷含量36.93 mg/kg,缓效钾含量863.63 mg/kg,速效钾含量216.18 mg/kg,但田块之间养分差异较大,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土壤pH值约为9,已达到了强碱性,且土壤盐分含量也较高,说明农场土壤盐碱化问题较为突出。最后,根据该农场的情况,提出了增施有机肥,平衡施肥等科学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104.
选择从霉变皮革上分离的具有代表性的五种霉菌进行辐射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对γ射线的抗性顺序为产黄青霉>秸青霉>灰绿曲霉>常见青霉>黄曲霉。它们的斜面纯培养在1300krad 以上剂量可全部杀死,皮革制品辐射防霉的剂量与微生物种类、起始密度、培养基的化学成份、皮革的贮藏条件有关。因此,皮革辐射贮藏的剂量范围以1700~2000krad 为宜。辐射防霉妥善的包装方法是在一般皮革制品外包装的基础上,再增加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塑科薄膜内包装,并且热合压边密封。  相似文献   
105.
现代农业过多的施用化肥不仅造成土质恶化而且破坏了生态环境。我国传统农业生产利用有机肥料 ,较好地解决了培肥地力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两难问题。古农书保存了大量的有关有机肥的种类、积制、施用方法及施肥原则等记载。吸收利用这些宝贵的农业遗产对于今天发展农业现代化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6.
耿基玉  黄秋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176-8176,8186
[目的]为了寻求两优6326的最佳栽培模式。[方法]对两系杂交组合两优6326进行栽培密度和施肥水平2个试验,密度试验设5个处理,施肥水平试验设4个处理。[结果]从实际产量结果来看,密度试验12.0万株/hm2的产量最高,折合9865.95kg/hm2;30.0万株/hm2的产量最低,折合9332.1kg/hm2。施肥水平处理1的产量最高,折合10293.45kg/hm2;处理2的产量最低,折合9454.35kg/hm2。从理论产量结果来看,密度试验22.5万株/hm2的产量最高,为13531.5kg/hm2,12.0万株/hm2的产量最低,为9865.95kg/hm2。施肥水平处理1的产量最高,为12412.50kg/hm2,处理2的产量最低,为9855.00kg/hm2。[结论]综合实际产量、理论产量等方面因素,提出两优6326的最佳栽培模式为:栽培密度22.5万株/hm2;基肥施尿素225kg/hm2,氯化钾150kg/hm2,过磷酸钙600kg/hm2;分蘖肥施尿素180kg/hm2,氯化钾120kg/hm2;穗肥施尿素45kg/hm2,氯化钾30kg/hm2。  相似文献   
107.
在大田2.4万株/hm2的稀植栽培条件下,采用相同的氮磷钾配比,四个不同水平的氮磷钾施用量组合处理,对杂交棉予杂35群体的生长发育特点及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施肥量增加可明显地促进群体干物质积累和叶面积增长,增加单株铃数和群体总铃数,显著地提高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但是,当氮磷钾施肥量达到每公顷施N:195kg、P2O5:97.5kg、K2O:136.5kg后,再增加施肥量则增产不显著,肥效降低,而且霜前花率和子棉经济系数降低。  相似文献   
108.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稻米硬度的影响。[方法]以21个粒形有差异的水稻品种为材料,设施NP与NPK两种处理,对稻米硬度进行测定,分析两种施肥处理条件下不同粒形的稻米硬度差异及粒形与硬度间的关系。[结果]施NPK肥的稻米硬度平均为79.6 N,只施NP肥的稻米硬度平均为75.8 N;NPK处理中的窄粒型、中等粒型、宽粒型比NP处理中的稻米硬度分别大3.2、3.34、.4 N。在两处理中,穗上部籽粒比穗下部籽粒硬度大,平均差异分别为3.96和3.65 N。[结论]施NPK肥的处理比只施NP肥的处理稻米硬度大;籽粒越宽,硬度越大,且施K肥能明显提高宽粒形品种的硬度;穗上部籽粒比下部籽粒的硬度大。  相似文献   
109.
The soil community is an often ignored part of research which links plant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functioning despite their influence on numerous functions such as decomposition and nutrient cycling. Few consistent patterns have been detected that link plant and soil community composition. We used a removal experiment in a northern Canadian grassland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plant functional group identity o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function. Plant functional groups (graminoids, legumes and forbs) were removed independently from plots for five growing seasons (2003-2007) and in the fifth year effects on the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were examined using substrate-induced respiration (SIR - a measure of metabolic diversity) and phospholipid fatty acid analysis (PLFA - a measure of microb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Removal treatments were also crossed with both a fertilizer treatment and a fungicide treatment to determine if effects of functional group identity on the soil community were context dependent. Plant functional group identity had almost no effect on the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as measured by either SIR or PLFA. Likewise, soil properties including total carbon, pH, moisture and nutrients showed a limited response to plant removals in the fifth year after removals. We found a direct effect of fertilizer on the soil community, with fertilized plots having decreased metabolic diversity, with a decreased ability to metabolize amino acids and a phenolic acid, but there was no direct soil microbial response to fungicide. We show that in this northern Canadian grassland the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is relatively insensitive to changes in plant functional group composition, and suggest that in northern ecosystems, where plant material is only slowly incorporated into the soil, five growing seasons may be insufficient to detect the impact of a changing plant community on the soil microbes.  相似文献   
110.
剂量补偿效应是表观遗传的机制之一,它是指使X连锁基因的表达水平在两性间达到平衡的过程。不同的物种所实现剂量补偿的机制不同,人同其他哺乳动物的剂量补偿机制是雌性个体随即失活一条X染色体。但最近的研究发现,在人和小鼠的失活X染色体上有些基因仍能表达,逃避了失活。目前,许多人类疾病尤其是具有女性发病优势病症的发生与治疗可能与这些逃逸基因密切相关。针对以上内容的最新进展作了相关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