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4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84篇
林业   76篇
农学   141篇
基础科学   17篇
  64篇
综合类   668篇
农作物   79篇
水产渔业   48篇
畜牧兽医   57篇
园艺   81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以花椰菜银农70天自交系种子为材料,研究了7个NaCl胁迫浓度(0、34、68、102、136、170、204 mmol?L-1)对种子活力和抗氧化酶活性及幼苗光合色素的变化特点。结果发现:① 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增加,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幼苗叶绿素a/b(Chla/Chlb)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Car/Chl)值呈线性降低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呈线性增加趋势。② 种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幼苗干鲜质量以及Chla、Chlb、Chl和Car含量随NaCl胁迫浓度增加呈“钟形”抛物线变化规律,在68~136 mmol?L-1 NaCl胁迫下出现最大值|相对盐害率变化相反,呈“倒钟形”变化特点,在34 mmol?L-1 NaCl胁迫下出现最小值。③ 种子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随NaCl胁迫浓度增加呈多项式变化规律,即在中度NaCl胁迫(136 mmol?L-1)下活性升高,而重度NaCl胁迫(204 mmol?L-1)下降低。综合分析表明,种子相对盐害率、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及幼苗Chla、Chlb、Chl和Car含量不仅能较好地指示NaCl胁迫对花椰菜种子活力及相关生理生化的伤害程度,并且可反映其受NaCl胁迫伤害的强度水平,但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Chla/Chlb和Car/Chl值则无法指示|102~136 mmol?L-1 NaCl胁迫浓度是花椰菜种子活力及相关生理生化代谢受到伤害的盐胁迫阈值。  相似文献   
102.
以紫色紫罗兰花瓣为原料,采用溶剂提取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对紫罗兰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色紫罗兰花瓣色素最佳提取工艺为:丙酮为提取剂、1∶40料液比、3.0h提取时间、55℃温度下效果最好;该色素不耐高温,耐氧化性较弱,紫外光有明显减色作用,中性偏弱酸性下能保持稳定,葡萄糖、柠檬酸对其有保护作用;Fe3+对色素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3.
介绍了植物类囊体膜上光合膜蛋白中的脂分子及其作用,同时介绍了植物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分子。其中,PSII单体有25个脂分子和35个叶绿素a分子,Cyt b6f有3个脂分子、1个叶绿素a分子和1个类胡萝卜素分子,PSI单体有4个脂分子和167个叶绿素分子。  相似文献   
104.
刘洋 《北方园艺》2012,(13):36-37
以野生稠李果实为原料,将色素溶液进行1∶20的比例稀释,放在400~700nm的波长范围内扫描,表明532nm处为最大。通过乙醇浓度、温度、物料固液比、提取时间,进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确定野生稠李色素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稠李色素最佳的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30%,提取温度75℃,固液比为1∶10,提取时间90min。  相似文献   
105.
王伟宏  张晨夕 《林业科学》2012,48(4):102-107
研究木粉/高密度聚乙烯(WF/HDPE)复合材在不同朝向的自然老化条件下使用时颜色与表面化学成分的变化,并分析采用光稳定剂、抗氧剂和颜料作为防老化剂的效果.户外使用的木粉/HDPE复合材在夏天暴晒1个月颜色就会发生明显变化,南面和东面更加显著,红外分析表明:复合材料表面C=O增加、木材指数下降,有氧化现象发生.人工加速稳定老化检测结果表明:与抗氧剂和光稳定剂相比,颜料的使用对减小变色有明显作用,但颜料、抗氧剂和光老化剂3种助剂对延缓WF/HDPE复合材的抗弯性能下降没有起到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06.
杜鹃花是著名观赏花卉,具有极高的园林应用价值。从花瓣内部结构和花色素种类2方面概述杜鹃花花色的形成原因;对杜鹃花的花色、花冠内斑点和开放进程中的花色变化进行整理和归纳;分析花色素、pH值、金属离子和光照对杜鹃花花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7.
高产红曲色素菌株的复合诱变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曲霉MAC-8(Monascus anka)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UV)、亚硝基胍(NTG)和60Co多重复合诱变,选育到一株生产特性有明显改善的变异菌株MACF6.发酵试验表明,菌株MACF6发酵液色阶平均达到242 U·mL-1,菌丝体色阶达1.09ⅹ104 U·g-1,分别比出发菌株MAC-8提高了22.8%和19.8%.连续传代试验表明该菌株在遗传上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08.
为探讨面粉白度与色泽相关因子的遗传特性及相互关系,选择11个在面粉白度等性状方面具有不同特点的小麦品种作亲本,按5×6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杂交组合,对30个F1杂种和11个亲本的面粉白度与色泽相关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面粉白度、黄色素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在亲本表型值与其一般配合力效应值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在亲本表型值间和一般配合力效应值间,面粉白度与黄色素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与多酚氧化酶活性间无显著相关性。面粉白度、黄色素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都较高,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影响,适合在早代进行选择。德麦3号、济麦22号和济麦20号都能较好地降低后代的黄色素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是小麦白度育种中较适宜选择的亲本。在优质中强筋小麦育种中,不应过分追求面粉的白度和亮度,但可通过对低多酚氧化酶活性和低黄色素含量的选择,培育面粉色泽优良的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9.
为探明湖南浓香型烟叶质体色素在生育后期不同阶段和不同叶位间的差异,对云烟87在打顶期、打顶后10 d、打顶后20 d三个时期和上部、中部及下部叶三个叶位间的色素含量变化及叶绿素含量与SPAD值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时期不同叶位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都表现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除打顶期上部叶和中部叶差异不显著外,不同叶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同一叶位不同时期叶绿素含量变化为,打顶期后下部叶逐步明显减少,中部叶先明显减少后少量增加,上部叶则先增加后降低。不同叶位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变化在同一时期都表现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且叶位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叶绿素a与叶绿素b含量比值和总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比值在相同时期都表现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但前者在打顶期后呈逐渐降低趋势,后者则先增加后明显减少。上部叶、中部叶及下部叶的叶绿素含量均与相应SPAD值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0.
以14种高寒草甸植物为材料,研究分析植物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以探究高寒草甸植物适应青藏高原极端环境的光合生理机制。结果表明,黄花鸢尾(Iris pseudoacorus)、美丽风毛菊(Saussurea pulchra)、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和天蓝苜蓿(Medicago lupulina)叶片的单位面积叶绿素含量分别比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高284.83%、200.56%、171.35%和148.31%,叶片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分别高79.99%、73.94%、68.37%和63.90%,叶片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也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而黄花鸢尾、美丽风毛菊、兰石草(Lancea tibetica)和麻花艽(Gentiana straminea)叶片的单位叶面积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比天蓝苜蓿高393.93%、348.48%、260.61%和233.33%,其叶片的非光化学猝灭也显著高于天蓝苜蓿;黄帚橐吾、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nm)和柔软紫苑(Aster flaccidus)叶片的叶绿素a/b值高于2.91,能适应较强光照,而天蓝苜蓿叶片的叶绿素a/b值小于2.5,常生长于植被下层,说明植物能够通过调整光合色素含量和构成而合理有效地利用光能以适应特殊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