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6篇
  免费   359篇
  国内免费   509篇
林业   1624篇
农学   623篇
基础科学   313篇
  564篇
综合类   2996篇
农作物   530篇
水产渔业   56篇
畜牧兽医   253篇
园艺   395篇
植物保护   330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189篇
  2021年   207篇
  2020年   218篇
  2019年   244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305篇
  2016年   382篇
  2015年   300篇
  2014年   470篇
  2013年   380篇
  2012年   585篇
  2011年   510篇
  2010年   416篇
  2009年   398篇
  2008年   332篇
  2007年   363篇
  2006年   274篇
  2005年   258篇
  2004年   200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It is a burgeoning application field for the biotechnology that to apply the technique of plant tissue culture breed seedling. The authors study the responses of Echinacea purpurea to different proportion plant growth hormone or auxin through adopting the culture tissue technique on the MS. The integrated seedling of Echinacea purpurea can be cultivated by callus, subculture, differentiation and rhizogenesis. The surviving rate of Echinacea purpurea seedling transplant are improved by appropriate sound stimulation appropriate. Study harvest offers the gist for the large-scale breeding seedling and the officinal resource exploitation of Echinacea purpurea in our country, and avoid some traditional handicap in breeding seedling of Echinacea purpurea, such as the difficult of seed collection, low burgeoning rate, and the disadvantage for large-scale propagation.  相似文献   
82.
葡萄组培苗瓶外生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不同种类和浓度的生长素诱导葡萄组培苗瓶外生根,并观察组培苗在不同处理基质、不同的温度、不同的生理年龄条件下生根的效果。通过优化技术参数,建立了葡萄组培苗瓶接生根的技术优化体系,结果表明,用浓度为0.3mg/L的IBA浸蘸处理的插条,在温度为27~29℃的环境条件下在基质珍珠岩上培养,瓶苗茎段的生根率可达85.5 %,移栽后苗木的成活率达98 %,相对于其他方法有了较大的提高。该技术的建立有助于实现葡萄工厂化育苗技术的商业化扩大。  相似文献   
83.
北方粳稻“植生带”育秧设备定向排种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满足超级稻每穴(2±1)粒种子精量播种的特殊农艺要求,在纸夹定位水稻精密育秧设备研究基础上,研发出一种新型超级稻定向排种装置。初步排种试验表明,该装置可将种箱中杂乱无章的稻种分离出来后,在组合滑道上逐渐沿其长轴方向排列成连续的种子流,为超级稻植生带育秧设备的研制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84.
移栽机凸轮摆杆式扶苗机构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移栽机扶苗机构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设计合理是保证移栽钵苗直立的关键。分析了无扶苗机构时钵苗落地后翻转运动过程,凸轮摆杆式扶苗机构栽植性能与运动参数关系,以及扶苗板运动规律。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扶苗板运动规律数学模型和扶苗机构初相角数学模型。设计的凸轮摆杆式扶苗机构已用于2ZB型导苗筒式移栽机上。试验表明:该机构工作稳定,栽植深度均匀,满足移栽要求。  相似文献   
85.
为提高田间育秧播种机的播种合格率和播种稳定均匀性,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南方水稻田间育秧的精密播种机。在深入分析螺旋勺轮式播种器的播种原理,以及播种器行走控制系统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螺旋勺轮的凹槽深度、螺旋升角、播种器行走速度对播种合格率和空穴率的影响规律,得出杂交稻播种合格率和空穴率影响因素的最佳参数组合:凹槽深度h为3 mm、螺旋升角α为81.73°、播种器行走速度v为0.35 m/s。试验表明,采用闭环控制系统后的播种机播种杂交稻2~6粒/格合格率由87.14%提升到93.21%,常规稻3~8粒/格的播种合格率为92.14%,播种性能满足常规稻和杂交稻精密播种育秧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86.
研究了采用DS12C887提供实时时钟、单片机AT89S51进行控制的草花育苗大棚灌溉系统.该控制系统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把时钟单元设计成了一个单独的模块,这样可以向任意多的定时单元提供实时时钟信号,所以控制系统有很好的扩展性,可以根据大棚的数目来扩展控制器的数目.通过现场调试,其运行满足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87.
中国水稻栽植机械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国伟 《农机化研究》2006,(9):55-56,64
我国水稻生产历史悠久,在世界粮食生产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选择一种适合于我国水稻种植的机械已成为当前及今后水稻生产中的主要问题。为此,阐述了我国水稻栽植机械化所面临的问题;同时,分析了几种水稻栽植技术模式,以对我国水稻栽植机械的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8.
根据有序抛秧机的分秧要求,提出了一种水稻钵苗振动排序正位装置,把从秧盘上取下的无序钵苗整理成土钵在前的有序排列。对钵苗在振动排序正位装置上的受力情况、钵苗的重心位置进行了分析,发现钵苗的重心在土钵内或在靠近土钵上表面的秧株内,为钵苗在惯性力作用下自动正位提供了保证。通过对单棵和群体钵苗的试验与高速摄影观察与分析,证明钵苗能够在惯性力作用下,在振动排序正位装置上自动正位,钵苗自动正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9.
在穴盘播种控制器的软件系统开发时,通过对穴盘播种控制器中存在的任务进行分析,运用实时系统前后台编程方式,合理使用单片机的中断系统,进行了播种器的控制软件设计。最后对软件性能进行了分析。经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软件系统可以很好地满足播种器的实际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90.
为了研究棘轮齿轮式水稻钵苗移栽纵向送秧机构的可行性,分析了水稻钵苗移栽纵向送秧机构的工作原理和棘轮齿轮式机构的传动特性,针对高速回转式水稻钵苗移栽机送秧机构需满足传动平稳、传动比精确、工作可靠性好、作业中没有积累误差、振动和噪声小的特点,设计棘轮齿轮式水稻钵苗移栽纵向送秧机构,对其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几何参数建立了数学模型,进行了优化,采用CAD/CAE软件建立虚拟模型。对该机构进行了台架试验,结果表明,该种传动形式的纵向送秧机构能够满足高速回转式钵苗移栽机的工作要求,为研发高速回转式钵苗移栽机纵向送秧机构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