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6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177篇
林业   428篇
农学   184篇
基础科学   146篇
  432篇
综合类   1777篇
农作物   206篇
水产渔业   70篇
畜牧兽医   296篇
园艺   120篇
植物保护   7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252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284篇
  2011年   305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A dynamic optimization model was developed and used to evaluate alternative foot-and-mouth disease (FMD) control strategies. The model chose daily control strategies of depopulation and vaccination that minimized total regional cost for the entire epidemic duration, given disease dynamics and resource constraints. The disease dynamics and the impacts of control strategies on these dynamics were characterized in a set of difference equations; effects of movement restrictions on the disease dynamics were also considered. The model was applied to a three-county region in the Central Valley of California; the epidemic relationships were parameterized and validated using the information obtained from an FMD simulation model developed for the same region. The optimization model enables more efficient searches for desirable control strategies by considering all strategies simultaneously, providing the simulation model with optimization results to direct it in generating detailed predictions of potential FMD outbreaks.  相似文献   
42.
论乡村产业振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如何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产业兴旺,这是值得研究的紧迫而现实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从乡村产业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入手分析,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乡村产业发展的历程进行了简要回顾,并将其划分为4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7年,传统产业缓慢发展;第二阶段:1978—2000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第三阶段:2001—2011年,新型产业不断涌现;第四阶段:2012年至今,乡村产业绿色“转型”。同时也指出了当前中国乡村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即:产业门类少、生产规模小、产业层次浅、产业链条短、生产效率低、特色产业弱、品牌产业缺、产业环境差、产品质量低和缺乏竞争力。最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产业振兴要遵循的6大原则和10项具体措施,以期为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43.
水肥耦合对棉花产量、收益及水分利用效率的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滴灌施肥条件下水肥耦合对棉花籽棉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净收益的影响,并运用多元二次回归与归一化及3种不同目标值组合方式相结合的方法,探索满足多目标综合效益最大化的滴灌水肥用量。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于2012年和2013年棉花生长季,设置5个N-P2O5-K2O施肥水平150-60-30、200-80-40、250-100-50、300-120-60、350-140-70 kg/hm2(分别记为F150、F200、F250、F300、F350)和3个灌溉水平(60%ETC:W1、80%ETC:W2、100%ETC:W3,ETC是作物蒸发蒸腾量)。结果表明,籽棉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净收益的水肥耦合效应明显,60%ETC灌水水平显著抑制籽棉产量并降低净收益,100%ETC灌水水平能够显著提高籽棉产量和净收益,但水分利用效率低于60%ETC灌水水平。2012年灌水量为100%ETC且施肥量300-120-60 kg/hm2(N-P2O5-K2O)时籽棉产量最高,但净收益并未增加,2 a灌水量为100%ETC且施肥量250-100-50 kg/hm2(N-P2O5-K2O)时的净收益最高。二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3种组合方式均可用于水肥多目标优化,其中乘法组合方式2 a水肥投入量差异更小且各目标值变化也更小,2012年灌水量92%ETC、施肥量278-111-56 kg/hm2(N-P2O5-K2O)以及2013年灌水量90%ETC、施肥量268-107-53 kg/hm2(N-P2O5-K2O)可作为籽棉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净收益综合效益最大化的水肥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44.
利用大量的统计资料,研究了防旱减灾经济效益的计算方法,其中重点提出了临时抗旱措施的经济效益计算方法,可供今后计算抗旱效益时应用和参考。  相似文献   
45.
梯级水电站补偿效益分摊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真实地体现梯级水电站的补偿效益,从分析影响梯级水电站补偿效益分摊的主要因素入手,提出了几种单因子分摊方法、综合分析法以及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了分摊数学模型,以汉江支流岚河梯级补偿效益分摊为例,将不同方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提出了不同条件下梯级水电站补偿效益的合理分摊方法。  相似文献   
46.
主要分析了桃林口水库的农业灌溉、工业城市供水的国民经济效益,分别计算出水库单方农业灌溉供水和工业城市供水国民经济效益值。在水利工程经济效益分析方法、理论有新的探索,对类似工程效益分析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7.
农业节水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结合当前我国农业节水的实际情况,提出农业节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和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建立了涵盖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三方面内容的农业节水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评价指标进行了阐释。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农业节水项目的全面分析和评价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8.
世界上的淡水供给有限且受到污染的威胁,工业、农业和城市供水需求量的不断提高导致了有限淡水资源在分配上的竞争.为了避免水资源危机,各国致力于保护水资源,对供水和需水进行管理,减少污染和降低不断增长的人口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讨论如何实现水的循环再生利用及污水再生的环境效益.污水回用提高了供水的可靠性,只用较少的淡水就能满足人类更大的需求,从而减轻了人类生存对世界水环境造成的影响.列举了国内外各种水回用实例,对再生水产生的环境效益作了举例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49.
根据漳州师范学院图书馆的自身条件和电子资源服务现状按照经济适用节能型理念对图书馆中心机房进行初步规划,通过Vmware ESX sever虚拟服务器软件的方式并结合电子资源使用率合理规划,减少了中心机房服务器数量,节约了成本,减少了热排放,增加了稳定性,提高了服务质量,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50.
水稻机插秧具有节省秧田、稳产高产等优势,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长沙县作为农业生产大县,其水稻机插秧的现状已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加强宣传,加大投入与培训力度,实行工厂化、规模化育秧,推动机插秧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