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3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382篇
林业   713篇
农学   192篇
基础科学   32篇
  641篇
综合类   2748篇
农作物   134篇
水产渔业   107篇
畜牧兽医   254篇
园艺   138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366篇
  2011年   481篇
  2010年   393篇
  2009年   405篇
  2008年   372篇
  2007年   377篇
  2006年   247篇
  2005年   221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生态学的最新发展为生态政治学提供了理论养分。现代社会所面临的生态问题归根结蒂是人与自身生存的世界之间的关系危机。生态政治学在当代社会中既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批判意义,也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82.
合(肥)——武(汉)铁路安徽段是沪、汉、蓉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路线全长212.3公里。在生态护坡的设计上,通过分段进行具体绿化模式设计。植物选择上注重植物层次的搭配,和季节颜色差异布局规划,创造不同层次、不同环境空间的路基绿化效果,为实现合(肥)——武(汉)铁路安徽段的环境保护、生态恢复和景观美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3.
从2个方面论述了生态公益林及商品林的经营对策。  相似文献   
84.
论述了城镇绿地系统建立的理论依据及其对自然、社会的作用,指出了现行规划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5.
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滞后一直是困扰山区可持续发展的难题。以洪雅县生态示范区为例,指出山区开展生态示范区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山区的特点探讨了在山区建设生态示范区的途径。  相似文献   
86.
盐生植被的保护、利用及盐碱荒地的生态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盐生植被的脆弱性及其在荒漠系统中的作用,提出了我国目前恢复盐生植被生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87.
甄翌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7):3284-3286
提出了可转移生态足迹、不可转移生态足迹概念。以张家界为例,计算分析张家界市居民消费的生态占用情况。结果表明:2004~2005年张家界居民可转移生态足迹分别为741 3918、61 8518、96 815 hm2;不可转移生态足迹分别为1 592 8091、769 1381、900 515 hm2。  相似文献   
88.
通过对湖北羊蹄甲进行长期观察,初步探索了其生态习性和观赏价值,阐述了湖北羊蹄甲在园林绿化中的观赏应用价值,认为其在园林观赏方面有很大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9.
果园生草的生态效应及在果树上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从生草对果园土壤、果园微域环境、果树生长的影响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研究的新进展.结果表明:和传统的果园土壤清耕模式相比较,果园生草具有明显的水土保持作用,增加土壤全N、速效P及交换K含量,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改善土壤酶活性,使果园微域环境温度变化趋于平缓,果园天敌种类和数量增加,有利于害虫的生物防治,增加果实含糖量,改善果实着色;同时,生草降低果园土壤水分含量,降低果树加粗生长,减少果实产量,有利于病虫滋生.展望了果园生草在我国现阶段无公害果品生产、果园循环经济中的广阔应用前景.指出了我国推广果园生草需要注意及应当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0.
为分析藏沙蒿(Artemisia wellbyi)与多年生禾草混播3年的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的含量特征,筛选出修复效果最好的混播比例,本研究采用比色和氯仿熏蒸的方法分别测定不同处理下的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以藏沙蒿、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和细茎冰草(Agropyron trachycaulhum)不同比例混播为处理,分别为T1(4∶1∶2),T2(4∶2∶1)和T3(5∶1∶1),同时以未修复沙化草地为对照(CK),并与天然草地(NG)作比较。结果表明:与CK相比,3个比例混播处理均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含量,以T3处理的效果最好。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酶活性与有机质、速效钾和全氮呈正相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有效磷、碱解氮和含水量呈正相关。因此,灌草混播时,适当增加灌木的占比有利于土壤养分及生物学特性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