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47篇
  14篇
综合类   26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9 毫秒
41.
文章实地调查了东莞市58个代表性园林绿地中园林植物种类及其配置现状,共记录了810种(含种下单位)维管植物,隶属于136科、437属。其中,外来植物占植物总种数53.21%,仅1012%为东莞原生植物。从植物种类来看,东莞园林植物以乔木树种最丰富,占总种数的41.73%,其次为草本植物,约占32.59%,藤本植物较少;...  相似文献   
42.
微信平台为职业体育俱乐部搭建了一个“内容为王、个性有趣、互动沟通、增值盈利”的品牌传播平台。文章运用实证调查、文献分析等方法,以CBA东莞新世纪篮球俱乐部公众微信号为例,对其使用现状、现存问题以及优化对策进行了全面研究,提出了搭建服务平台、提高服务质量来优化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43.
研究了春、夏、秋季不同定植期对东莞中把大蕉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春植蕉营养生长较快,果实生长发育缓慢;夏、秋植蕉营养生长缓慢,果实生长发育较快;各处理全生育期408~424 d,差异不大;单株产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定植时期、抽蕾时期、收获时期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其中春植蕉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44.
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东莞市古树名木健康评价体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从东莞市古树名木植株整体状况、树冠、树干和根部角度选取了树势、病虫害等14个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进行古树名木健康评价体系模型的构建.结果显示,权重值较高的3个指标分别是树势(0.192 3)、顶梢枯死(0.132 8)、内部腐烂和空洞(0.132 8),而权重值较低的指标是寄生(0.021 1)、根部损伤(0.021 1)和通气透水性(0.015 0);根据评价模型与评价方法,结合野外调查得出古树名木健康值,将古树名木健康等级分为5级.管理者可据此制定和调整与之相适应的古树名木养护措施,使古树名木发挥最大的生态与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45.
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珍稀濒危植物园建设成效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迁地保护的原理和方法,在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建立珍稀濒危植物园引种保存了珍稀濒危植物13科17属18种,属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有水杉、焕镛木;Ⅱ级重点珍稀濒危植物有鹅掌楸、格木、闽楠、观光木、大苞白山茶、琼棕、青皮、红皮糙果茶、大叶木莲、无翼坡垒、土沉香、降香黄檀、石梓;Ⅲ级重点珍稀濒危植物有蝴蝶果、白桂木,建立了具有相当规模的珍稀濒危植物种质基因库。生长情况表明,珍稀濒危植物在东莞市的迁地保护基本上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46.
东莞大道、东江大道、环城路等集中反映广东省东莞市园林景观路设计特征,如依山就势、植物选择多样,人工植物群落层次丰富,季相及空间富有变化,宽阔的分车带、林荫道、广场、游园景观等元素。文章简述了采用景观建筑、雕塑、点石、水景、花坛等来增添道路景观的设计手法,营造植物群落是园林景观路的重点,并配以实拍照片来说明绿化配植的手法、景观与层次。文章还分析了城市园林景观路在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建设中的借鉴意义,同时提出后者因造林而有别于城市道路绿化的特殊性。以“不可没有,但不可更多”来讨论城市园林景观路与节约型园林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47.
以2014年东莞市LandsatTM卫星影像为基础,反演地温,结合实地调查数据、气象监测站数据,分析了东莞市植被构成现状,利用温度变化指标值分析比较同一龄组下不同林分以及同一林分不同郁闭度下的降温效果。结果表明,东莞市地表植被中,其它绿地类型面积占比最大,占植被覆盖面积的51.60%,其次是荔枝林(13.16%)、阔叶混交林(11.59%)以及桉树林(10.02%)等;与无植被覆盖地区当天地表平均气温相比,在同一龄组下,荷木的降温效果最佳,温度变化指标值为21.16%;在林分水平一致的前提下,林分的郁闭度不同,产生的降温效果也不一样,郁闭度为0.8及以上时,大多数乔木林降温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8.
东莞市优质行道树的选择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根据准则层所定的各项指标,对东莞市东莞大道56种行道树种外部形态进行调查和感观鉴定,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建模、排序,从而筛选出东莞大道优质行道树种。结果表明,排位前10名的主要树种有细叶榕、黄槿、秋枫、木荷、海南蒲桃、树菠萝、蝴蝶果、南洋楹、塞楝、台湾相思。  相似文献   
49.
东莞市“绿韵”生态园区经过近4年的建设,植物种类从原来的175种上升到263种,各类品种资源丰富,布局合理;鸟类、蛙类、蜘蛛、蛇类等野生动物日渐增多,有害昆虫种类数从原来的41种降到36种,主要害虫的种群密度在下降。有益昆虫种类数从原来的8种上升到14种,大多数有益昆虫的种群密度在上升;作物病害的种类数从原来的55种下降到34种,一些主要作物病害发病率在下降。  相似文献   
50.
萧细流  李有林 《广东园林》2007,29(B04):11-13
从管理的角度阐述了东莞园林现状及发展,在整个东莞园林产业中,城市绿化建设以及园林苗木种植业等占有90%以上的份额,其次是花卉业等。东莞建成区已达到国家南方园林城市的标准。在近20多年里,全市园林企业已发展到300余家,并保持着生产面积和总产值的平均增长率分别约为20%和30%。全市的农、林、园(园林)的一些研究和管理部门以及大型园林企业等在全市的生态系统、卫星遥感监测、优良行道树、彩叶植物、宜居小区、湿地生态、城市园林审美学等以及在花卉离体快繁、花卉的标准化、防治本地及外来有害生物、园林信息化、城市污泥的利用等等方面开始了实践与科研。东莞园林市场发展显著,基本承担着我市园林绿化建设和花木需求,但在对建成区的调查中看到,苗圃却有70%种类因过于大众化而供大于求,但其中30%种类又供不应求,有待调整产业结构并整合于珠三角园林产业带。当今东莞市园林发展应定位于四个主要方面:1.大力开展科研,及时将成果转化为商品。2.建设、倡导和扶持园林产业的支撑体系。3.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引进、示范和推广等方面作用。4.建设好现代化花木市场,完善市场交易、检疫和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