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3篇
林业   19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9篇
  43篇
综合类   216篇
农作物   94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4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龙眼、荔枝树上三角新小卷蛾对敌百虫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药效测定和敌百虫对三角新小卷蛾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研究了危害龙眼、荔枝的三角新小卷蛾幼虫对敌百虫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龙眼及荔枝三角新小卷蛾幼虫对敌百虫的敏感性无差异,但同种果树上的幼虫对不同浓度的敌百虫敏感性差异极显著,90%敌百虫800、1000倍液对危害龙眼的老熟幼虫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率为75.85%、50.00%,对危害荔枝的老熟幼虫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率为73.19%、49.94%。  相似文献   
102.
荔枝、龙眼叶片表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荔枝、龙眼各3个品种的叶表皮。结果表明, 龙眼叶片上表皮角质层平均厚度2.36μm , 显著大于荔枝(1.93μm) 。荔枝、龙眼叶片下表皮具有大量的乳状突; 乳状突的密度, 荔枝为7 855.1个/mm2 , 龙眼为7 708.8个/mm2 ; 荔枝的乳状突呈近半圆形, 宽9.55μm, 高5.71μm; 龙眼的乳状突为长形, 宽5.94μm, 高10.38μm; 荔枝、龙眼气孔长×宽分别为6.98μm ×3.09μm、7.14μm×2.30μm。荔枝、龙眼表皮结构特征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03.
广西三角新小卷蛾等龙眼卷叶蛾的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忠实  邓国荣 《果树学报》2006,23(2):304-306
为有效、持续控制龙眼卷叶蛾,协调运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药剂防治等综合治理龙眼卷叶蛾类害虫的结果表明,综合治理区龙眼夏梢和秋梢幼叶的卷叶率分别为3.76%和2.34%,常规防治区的夏梢、秋梢卷叶率分别为5.49%和4.44%;综合治理区的夏梢期和秋梢期卷叶蛾幼虫被寄生蜂寄生率分别为22.58%和27.50%,而常规防治区的夏梢期和秋梢期幼虫寄生率仅分别为6.81%和8.47%,两者差异极显著。此外,综合治理区荔枝蝽卵粒寄生率、蒂蛀虫的蛹茧寄生率也远高于常规防治区。综合治理区不仅控制了卷叶蛾,且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04.
5种龙眼梢、果害虫的时间、空间、营养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为害龙眼梢、果的5种害虫(龙眼亥麦蛾、荔枝尖细蛾、荔枝蒂蛀虫、龙眼角颊木虱、荔枝蝽)的时间、空间、营养上的一维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5种龙眼梢、果害虫的时间-空间-营养三维生态位,分析了5种龙眼梢、果害虫对资源的利用相似程度.并讨论了生态位在害虫预测预报和防治上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5.
立冬本龙眼结果母枝性状与开花结果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两年的观测统计,分析了晚熟龙眼立冬本秋、冬梢不同抽生期及结果母枝生长状况对开花结果的影响;提出立冬本龙眼初结果树两个最佳放梢时期分别为8月中旬至9月上旬、10月上旬至10月下旬;优良结果母枝应选择粗度0.70~1.09cm的枝梢为宜;统计分析表明,结果母枝粗度与穗坐果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而结果母枝长度、复叶数与穗坐果数的相关不显著,说明结果母枝的粗度对坐果的影响最大,是立冬本优良结果母枝的主要衡量指标;立冬本初结果树在12月上旬之前抽发的枝梢仍可开发结果,但8月上旬、12月上旬两个时期所抽枝梢的结果性能差,生产上应予疏除。  相似文献   
106.
人工疏果对龙眼果实大小、内源激素和细胞壁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花后1个月内分2次对储良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cv.Chuliang)进行人工疏果处理(总疏果幅度50%左右)。结果表明,人工疏果可以促进果实的生长(与对照相比,横径和果实重量至采收分别增加了7.1%和22.5%)。果实中GA4 7和ZRs含量均表现为疏果处理大于对照,其差异在出现含量高峰时增大,而IAA含量也是疏果处理大于对照,但其差异主要出现在花后45d和花后100d。在整个果实发育期间,疏果处理与对照果皮中细胞壁成分变化的趋势基本相似,处理只是在后期才增加了果皮细胞壁中果胶,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含量,分别出现在花后90d后、60d和75d后,疏果处理对可溶性糖的含量无影响。根据试验结果推测:在果实发育前期,疏果处理显增加的内源细胞分裂素类水平,可能有利于促进细胞分裂和细胞数量;而在果实发育后期,增加的果皮细胞壁成分则为人工疏果促进果实生长(主要表现为细胞的膨大)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7.
以7个月苗龄的"乌龙岭"龙眼实生苗为材料,在培养液中恢复培养2个月后进行铝胁迫。胁迫3个月后进行相关指标测定,结果表明∶0~1.850mmo1APF胁迫抑制了龙眼幼苗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积累,根、茎、叶碳含量分别下降了0.68%~3.66%、 1.27%~2.09%、0.12%~3.17%;碳的积累量(碳含量 生物量)分别下降了14.4%~34.2%、6.6%~37.5%、14.6%~59.6%。铝胁迫导致可溶性总糖、还原糖、蔗糖含量在苗木根、茎、叶的不断积累,与对照相比,可溶性总糖在根中增加了2.4%~102.9%,在茎中增加了37.7%~336.8%,在叶中增加了1.2%~193.5%。铝胁迫导致龙眼幼苗根中柠檬酸、苹果酸、草酸含量迅速上升,3种有机酸分别比对照增加196.3%~355.1%、159.0%~282.1%、190.4%~298.2%;而在茎中柠檬酸、苹果酸、草酸含量分别下降15.5%~60.2%、20.6%~62.6%、21.0%~62.8%;在叶中上述3种有机酸含量分别下降4.0%~40.3%、3.2%~39.9%、2.2%~39.2%。根系有机酸的增多是对铝的一种适应。  相似文献   
108.
过改进培养基的配方,控制2,4-D和蔗糖浓度以及培养时间,获得了龙眼胚性愈伤组织体胚发生各个阶段即球形胚、心形胚、鱼雷形胚、子叶形胚、成熟体胚等阶段高度同步化的胚性培养物;对龙眼胚性培养物进行了DNA、RNA提取方法研究,获得了完整、高质量的DNA和RNA,摸索出一套简便、快捷、有效的DNA提取方法,并对提取的RNA进行了反转录及PCR扩增试验,为龙眼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09.
龙眼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的内源激素变化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采用HPLC法测定了龙眼“红核子”品种胚性愈伤组织胚胎发生过程中各个不同发育阶段的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龙眼胚性愈伤组织中内源激素含量比非胚性愈伤组织高;除GA3外,体胚发生过程中内源激素变化趋势大致呈“M”状:胚性愈伤组织Ⅱ和球形胚为变化的2个明显转折点;内源激素的变化先于形态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0.
本文针对龙眼特异资源‘二造龙眼’,首次测定分析了其新鲜龙眼花中氨基酸组成和含量。结果显示,‘二造龙眼’鲜花中17种氨基酸种类比较齐全,总氨基酸含量为3234.97 mg?(100g?FW) -1;含量最高的为谷氨酸,最低的为蛋氨酸,两者相差121倍。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9.6%,鲜味氨基酸占21.7%,药用氨基酸占61.2%。研究表明,龙眼花氨基酸组成比较合理,具有作为保健食品原料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