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00篇
农学   5篇
  13篇
综合类   90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马来甜龙竹地上部分含水率及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马来甜龙竹1年生、2年生、3年生3个龄级立竹不同径级地上部分各构件含水率和生物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年生竹地上竹秆、枝条和叶片含水率明显高于2年生和3年生竹;同龄竹比较,竹秆含水率最高;竹秆生物量占地上部分生物量比例随竹龄增加而降低;马来甜龙竹地上各部分生物量之间呈极显著相关关系。经生长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可利用胸径和秆高估算立竹地上各部分生物量及总生物量。  相似文献   
92.
为了解麻竹研究现状和更好地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对1992—2013年的麻竹中英文文献进行查阅、分类与总结,文献计量共690篇,其中中文占75.21%、英文占24.78%。年份分布特点为逐年增加,2000年以后明显增多;文献载体以期刊为主,期刊分布范围较广,以林业技术和木材科学为主;研究内容分为营养生长与开花特性、栽培技术与方法、笋竹加工与化学利用、生态保护效应等8类,其中栽培技术、化学利用、组织培养、开花特性等研究较多,其他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93.
黄竹侵入对热带林地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黄竹林的入侵、定居和扩散3个演替阶段土壤养分状况的分析,探讨了黄竹林的形成和发展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黄竹群落演替的进行,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土壤全氮质量分数分布类似于有机质,并呈现正相关性(r=0.8586,n1=n2=51);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黄竹林地表土层的全磷质量分数和有效性磷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有效性磷素的缺乏是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之一;黄竹林地土壤钾的质量分数和有效性钾的质量分数以侵入期至定居期下降 的幅度最大,此后到扩散期又稍有回升;土壤有效性钙和镁的质量分数随着演替的进行而增加。  相似文献   
94.
黄竹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滇南地区广泛分布的重要竹种黄竹(Dendrocalamus membranaceus)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探讨,总结报道了其地理分布、生态习性、生长发育规律及生物量变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研究表明:黄竹是一种热带北缘分布的阳性竹种,喜光而不耐荫蔽;7月上旬开始发笋,8月上旬为发笋盛期;9月为生长旺季,平均日高生长可达0.31m。  相似文献   
95.
时云南、广西等地细叶龙竹人工林进行调查,研究其竹秆特性,测量胸径、秆高、鲜重、含水量等指标.对部分指标做相关性检验,建立回归方程.研究结果表明,胸径与秆高、鲜重等因子显著相关,将不同立地等级竹材的胸径和秆高、胸径和秆重用直线、幂函数、多项式等方程进行拟合,拟合方程经F检验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造林密度越大,细叶龙竹每丛株数越少、胸径越小,秆高变化不大;在胸径相同的情况下,立地条件越好,细叶龙竹秆高越高,鲜重越重:细叶龙竹幼竹木质化程度低,其含水量高于成竹,雨季竹秆含水量较旱季高.  相似文献   
96.
云南龙竹有性繁殖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一套云南龙竹有性繁殖育苗及栽植培育技术,主要包括种子收集及筛选、种子储存、播种育苗、营养土配制、幼苗移栽上袋、幼苗水肥管理、栽植、抚育管护、病虫害防治等。云南龙竹有形性育苗具有繁殖系数高、适应性强、抗逆性强、林相整齐、生命周期长、造林费用低、劳动强度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97.
珍稀竹种巨龙竹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生物学特性、繁育技术、遗传多样性及开发利用等方面综述了巨龙竹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今后巨龙竹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8.
为评定麻竹笋加工后笋节剩余物作为肉兔饲料的饲喂效果,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48只40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分别饲喂笋节含量为0、10%、20%和30%的日粮;试验期为37 d,其中预试期为7 d,正试期为30 d.结果表明:麻竹笋笋节干物质、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钙和磷的含量分别为93.65%、14.87%、25.93%、2.65%、1.36%和0.28%;颗粒饲料中添加20%麻竹笋笋节能改善肉兔生长性能,而不影响健康.  相似文献   
99.
四川盆地引种麻竹笋期与发笋节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四川盆地引种麻竹的笋期和发笋节律,结果表明:四川盆地引种麻竹的笋期为5月上旬至10月下旬,各竹丛间笋期93~171 d不等,平均126 d.累积发笋率的概率单位(P)依发笋天数(X)的线性回归方程P=1.883 5 0.030 7X,其回归和相关均达极显著水平,F=642.418 4**,相关系数r=0.987 8**.据此可将麻竹笋期大致划分为为始发期(Ⅰ)、始盛期(Ⅱ)、高峰期(Ⅲ)、盛末期(Ⅳ)和结束期(Ⅴ)5个时期,其中从7月中旬至10上旬的发笋盛期(Ⅱ~Ⅳ)发笋量占全年发笋量的83.79%.麻竹发笋前10~60 d的旬平均温、最低温、最高温、≥10℃积温以及降雨量和温湿系数对发笋率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100.
我国西南地区竹亚科(禾本科)属种新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我国西南地区竹亚科新记录种3种及1栽培品种,其中美浓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Munrocv.Mei-nungW.C.Lin为云南、贵州新分布,也为中国大陆新分布;廉序repanostachyum及多毛廉康竹D.hirsutiss mumW.D.LietY.C.Zhong为广西新分布;青秆竹Bambusa tuldoides Munro为广西、贵州新分布;桂单竹B.guangxiensisChia etH.L.Fung为贵州新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