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6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毕胭 《中国园艺文摘》2012,28(2):112-114
通过对城市广场发展脉络、性质、功能和内涵等的思索,提出对城市广场设计的若干建议,即:在重视美观的同时应强调理性因素;在加强内涵建设时贯彻人性化原则;从植物的习性和特征入手营造出宜人、美观又富于变化的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32.
科技期刊网络化发展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期刊网络化是我国学术界面临的一大课题,借助期刊网络化的种种优势,必将能够推动我国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的进程。在信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影响下,作为学术期刊网络化潮流主要表现形态的学术期刊网络版和网络学术期刊都日益获得广泛的重视,并且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就要求编辑部在期刊内容定位、版面设计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以适应网络环境下期刊的编辑要求,全面提升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和培养(树立)刊物的自身品牌。  相似文献   
33.
李宝山 《森林工程》2003,19(3):66-67,57
本文概述了衡量住宅质量的内涵指数方法。内涵指数对其任一住宅特征的变化都很灵敏,较好地体现了住宅的非同质性,它定义了住宅市场中的商品,使住宅市场定量分析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4.
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要素聚集、功能定位及运营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是推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培育和创造农业技术创新主体,实现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本文从理论的视角分析了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孵化内涵、要素聚集、功能定位及运营模式,认为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以农业科技项目为源头、以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目标、以科技企业的孵化成长为纽带的要素聚集系统,其基本功能是创造和培育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实现农业技术创新同时兼具农业产业调整、农村经济发展等多重社会功能。在孵化器运营模式的选择方面,认为我国应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化运作的模式为宜,鼓励和支持民营主导的企业化运作的孵化器模式。  相似文献   
35.
论乡土景观设计的内涵与外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受当前“国际一体化”的影响,我国越来越多的文化地域性和民族性被“全球化”大潮所淹没。这些问题同样出现在中国的景观行业。对乡土蒂观的研究在景观设计师们对于“全球均质化”的讨伐声中正逐步得到发展。通过对它的内涵和外延的研究、探讨,将帮助现代景观设计师们更好地尊重场地,尊重和满足当地人的生活和行为需要。  相似文献   
36.
王晓东  于峰 《蔬菜》2018,(5):27-31
大数据是蔬菜产业克服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支撑。从数据链、产业链构成的坐标系角度,阐释了蔬菜产业大数据的内涵,指出蔬菜产业大数据的制约因素,如蔬菜产业主体、产品客体高度分散,产业链信息化水平低等,并分析提出蔬菜产业突破瓶颈的思路和措施,主要有4个方面:抓住产业链集散环节、注重资金流引导作用、率先突破单品种数据建设和发挥移动终端的优势。  相似文献   
37.
目前气候变化的影响研究多集中在直接影响,间接影响考虑较少。对气候变化影响传递认识的不全面是应对气候变化的盲点之一,探讨气候变化影响链的形成机制对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对气候变化影响特征的分析,探讨气候变化影响链的形成机制,界定了气候变化影响链的内涵,明确了气候变化的影响层级,并提出气候变化影响链的应对途径。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影响具有广泛性、差异性、持续性、突发性、传递性及可转化性等特征。气候变化及其带来的各种胁迫与干扰作用于受体系统之后,受体系统与其它系统联系,把这种胁迫与干扰传递到其它系统,导致气候变化的影响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不断延伸,形成复杂的气候变化影响链。气候变化作用于直接受体后,其影响在生态系统中会沿着食物链传递,在经济系统中沿着产业链传递,在社会系统中沿着社会关系链传递;影响链的传递以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形式进行。气候变化的影响总是从低层级到高层级,沿着资源禀赋的变化上升到自然生产系统、经济生产系统直至社会系统。研究认为,有效阻控或切断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传递,能够有效降低气候变化影响的风险与损失。气候变化影响链及其形成机制为全面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38.
在分析主体功能区对土地利用要求和土地集约利用概念演进的基础上,分别探讨了主体功能区划条件下优先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其中,优化开发区域的土地集约利用主要表现为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的升级,基础设施的改善和资源环境的约束;重点开发区域的土地集约利用主要表现为提高人口集聚程度,完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约束;限制开发区域的土地集约利用主要表现为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禁止开发区域的土地集约利用主要是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不同,对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也应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9.
介绍了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成果转化的内涵和3种辐射带动型科技转化方式,分析研究了我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成果转化的现状,从转变思路,"产学研"结合;突出特色,龙头带动;立足创新,示范带动;加强培训,科普为先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成果转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40.
关于开展农业生态效率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效率是当前国际上流行的一种工业管理模式和评估方法,其影响范围正逐渐扩大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农业生态效率研究的重点是对农业生产中的各种资源高效持续利用,最小化资源耗费和废物污染,使农业具有可持续的生产潜力,为农业生产的生态和经济绩效提供一种综合的评估方法。文章在对农业生态效率的概念和内涵进行描述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我国开展农业生态效率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