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64篇
  免费   309篇
  国内免费   457篇
林业   701篇
农学   533篇
基础科学   384篇
  622篇
综合类   2661篇
农作物   625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291篇
园艺   274篇
植物保护   211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226篇
  2021年   217篇
  2020年   209篇
  2019年   249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241篇
  2016年   291篇
  2015年   224篇
  2014年   396篇
  2013年   308篇
  2012年   489篇
  2011年   466篇
  2010年   323篇
  2009年   340篇
  2008年   249篇
  2007年   275篇
  2006年   287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针对目前穴播机械的现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双环带种肥穴播器,介绍了其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从结构上分析了种肥穴播合理性,并推导出了穴播器的入土端方程.试验证明,机速在1.0m/s时,该穴播器投放种子与肥料可靠,穴粒数、穴距和播深合格率都能满足要求.鸭嘴强制后开式设计有效解决了堵土问题,播种精度较高,可广泛应用于花生、棉花、玉米与小麦等农作物的播种.  相似文献   
82.
兰州南北两山集雨绿化生态水文变化机理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兰州南北两山集雨绿化无灌溉人工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定位监测的基础上,运用生态水文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拧条和柽柳土壤水分的土层分配、利用和水量平衡模式的变化,讨论了集雨区的植被盖度和结皮的发育成因和影响,以及拧条和柽柳在不同集雨面积的蒸散发量。得出在兰州南北两山集雨绿化可以推广乔木柽柳,其生态系统和生态水文过程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83.
目前湖南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势头喜人,但其种植环节的机械化发展较慢,水平还很低,成为水稻生产机械化最突出、最薄弱的环节,是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各级农机管理、推广部门一直以来不断研究、探索、寻求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概述了湖南省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历史,分析了当前抛秧、直播、插秧三种方式的利弊,因此区域水稻生产的特点,决定其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不论是哪种种植方式都不可能完全淘汰,想用其中任何一种方式包打天下,都是不现实的.但因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具有省工节本,减轻劳动强度;增产、增效;避病避虫;高产稳产的优势,从长远发展来看,机械化插秧代替人工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4.
在垄膜沟种农田进行了涌泉灌灌水试验,通过对水流推进过程观测,分析了田面水流运动特性,研究了沟宽对田间灌水均匀度的影响,并对垄膜沟种涌泉灌溉技术要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涌泉灌田面水流推进曲线可用幂函数表示。随着沟宽的增大,灌水均匀度呈下降趋势。从灌水质量和管网成本两方面综合考虑,试验条件下灌水技术要素的入沟流量、沟宽和灌水器间距分别以80~100L/h、20-30cm和4~5m为宜。  相似文献   
85.
张卫东 《湖南农机》2007,(11):35-36
在我国农村,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一步解决农民的就业和增收问题,解决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稳定的问题,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都离不开乡镇企业的发展.本文从企业集群发展模式的角度,分析和阐述了乡镇企业发展规律,进而探讨了延边地区乡镇企业发展模式.这对于加快延边地区经济建设,解决延边地区“三农“问题,全面建设新延边,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86.
中国水稻栽植机械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国伟 《农机化研究》2006,(9):55-56,64
我国水稻生产历史悠久,在世界粮食生产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选择一种适合于我国水稻种植的机械已成为当前及今后水稻生产中的主要问题。为此,阐述了我国水稻栽植机械化所面临的问题;同时,分析了几种水稻栽植技术模式,以对我国水稻栽植机械的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7.
宁夏引黄灌区小麦垄作节水高产栽培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宁夏引黄灌区进行小麦垄作栽培试验:春小麦全生育期在降水量为89.2 mm条件下,灌水量为3 183m3/hm^2,比传统的平作栽培的小麦灌水量5 131.5 m3/hm^2节水38%,抗倒伏,锈病、白粉病等发病轻;冬小麦全生育期在降雨量为101 mm、灌水量为4 582.5m3/hm^2条件下,4个冬小麦品种(系)垄作栽培试验的单产为6 691.5~7 350kg/hm2,垄作小麦播种量为210kg/hm2的处理比播种量为240kg/hm^2处理省种30%,而产量提高0.5%~7.9%.“烟农19号”和2个新培育的冬小麦品系2002AW5012、2002AW5011适于垄作,其产量水平为9 295.5~9 636kg/hm^2,比对照品种“宁冬6号”增产10.5%~14.5%.  相似文献   
88.
无砂大孔绿化混凝土在河涌整治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砂大孔绿化混凝土多孔透水,其上可种植水生植物,用于河涌整治护岸工程,具有护岸、绿化造景、美化环境、改善水体生态平衡和净化水质等功能,是一种建造生态水工的绿色混凝土。试验发现无砂大孔绿化混凝土的最佳水灰比与水泥用量呈线性关系,随水泥用量增大而减小;强度随水泥用量增大而增大,呈线性关系;强度也随水灰比减小、龄期延长而增大。  相似文献   
89.
从整地、品种选择、苗木定植、树体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埋土越冬等方面介绍了半干旱气候区青铜峡市酿酒葡萄提质增效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0.
Excessive tillage compromises soil quality by causing severe water shortages that can lead to crop failure. Reports on the effects of conservation tillage on major soil nutrients, water use efficiency and gain yield in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and maize (Zea mays L.) in rainfed regions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are relatively scarce. In this work, four tillage approaches were tested from 2004 to 2012 in a randomized study performed in triplicate: one conventional tillage and three conservation tillage experiments with straw mulching (no tillage during wheat and maize seasons, subsoiling during the maize season but no tillage during the wheat season, and ridge planting during both wheat and maize seasons).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tillage, by 2012, eight years of conservation tillage treatments (no tillage, subsoiling and ridge planting)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available phosphorus in topsoil (0–0.20 m), by 3.8%, 37.8% and 36.9%, respectively. Soil available potassium was also increased following conservation tillage, by 13.6%, 37.5% and 25.0%, and soil organic matter by 0.17%, 5.65% and 4.77%, while soil total nitrogen was altered by −2.33%, 4.21% and 1.74%, respectively. Meanwhile, all three conservation tillage approaches increased water use efficiency, by 19.1–28.4% (average 24.6%), 10.1–23.8% (average 15.9%) and 11.2–20.7% (average 15.7%) in wheat, maize and annual, respectively. Additionally, wheat yield was increased by 7.9–12.0% (average 10.3%), maize yield by 13.4–24.6% (average 17.4%) and rotation annual yield by 12.3–16.9% (average 14.1%). Overall, our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subsoiling and ridge planting with straw mulching performed better than conventional tillage for enhancing major soil nutrients and improving grain yield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in rainfed regions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