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27篇
  免费   1030篇
  国内免费   1098篇
林业   918篇
农学   1357篇
基础科学   116篇
  1915篇
综合类   6192篇
农作物   1336篇
水产渔业   1405篇
畜牧兽医   3259篇
园艺   895篇
植物保护   662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01篇
  2022年   420篇
  2021年   583篇
  2020年   607篇
  2019年   671篇
  2018年   502篇
  2017年   751篇
  2016年   837篇
  2015年   661篇
  2014年   757篇
  2013年   1033篇
  2012年   1203篇
  2011年   1256篇
  2010年   939篇
  2009年   953篇
  2008年   825篇
  2007年   962篇
  2006年   754篇
  2005年   523篇
  2004年   470篇
  2003年   359篇
  2002年   304篇
  2001年   283篇
  2000年   258篇
  1999年   247篇
  1998年   198篇
  1997年   171篇
  1996年   201篇
  1995年   175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116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87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9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两种稻飞虱的取仿为害对稻株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义测定被不同密度褐悦虱和白背飞虱单一种群与混合种群取食为害后的汕优63稻株叶鞘的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在20、40、60、80和100头穴的若虫密度下,两种群的取食为害都能引起稻株氨基酸含量发生增加、减少和不规则的变化。在所测定的17种氨基酸中,蛋氨酸、异亮氨酸和赖氨酸等3种氨基酸含量在为害后均表现为增加,苯丙氨酸仅在单一种群为害后表现为减少,丝氨酸、丙氨酸和酷氨酸在混合种群为害后都表现为减少,其余氨在基酸对两种飞虱的取食为害反应不一。还讨论了氨在酸变化的原因与意义。  相似文献   
992.
以12年的红壤长期肥力监测定位试验不同处理土壤为材料,研究了连续施肥对土壤磷组分、土壤对磷吸附解吸、土壤活性酸铝的影响。连续施用化学磷肥和化肥加有机肥,均可提高土壤全磷、无机磷数量。施用有机肥料,土壤中的磷以Ca-P和Al-P积累为主要表现形式,化学磷肥的施用能够提高土壤的全磷,并以Al-P增幅为最大,在所有处理中均表现为土壤O-P相对稳定。有机肥料处理土壤对外源磷的吸附强度明显少于施用化学磷肥和不施用磷肥的处理,有机肥料能够显著提高吸附磷的再利用,在NPKM处理中解吸磷占吸附磷的47.72%,M处理中占42.89%,其它处理中解吸磷占吸附磷数量一般少于8%。MNPK、M处理的PFI为2.51、2.69比N、NP处理4.53、4.37明显降低。在红壤旱地长期施用化学肥料,土壤交换性酸铝成倍增加,土壤酸化严重;施用有机肥料、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配合施用,土壤交换酸铝表现稳定。  相似文献   
993.
大豆钟子贮藏期间活力变化规律及PEG处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正规的仓贮条件下,经不同年限贮藏的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萌动过程中酸性磷酸酯酶活性和ATP水平下降,与种子活力呈正相关;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有所升高,与种子活力呈负相关。证明膜及线粒体等发生了生理上的改变,最终表现为田间出苗率及整齐度降低。隔年贮藏的大豆种子田间出苗率与新种子的差异达到极显著。隔年贮藏的大豆种子用浓度为20%的PEG水溶液在15℃条件下处理48小时,活力明显提高,表现为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酸性磷酸醋酶活性、ATF水平提高,电导率下降:田间出苗率显著增加,后者与隔一年后收获的种子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94.
青绿苜蓿对牛奶中主要不饱和脂肪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牛奶中的棕榈油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通过色谱图得出所测几种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与对照相比较,发现补饲青绿苜蓿的奶牛组其牛奶中不饱和脂肪酸平均含量分别上升了0.59和0.05个百分点.方差分析表明,青绿苜蓿对牛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95.
研究了樟子松种子萌发过程中不同部位18种氨基酸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萌发过程中种胚和胚乳的苯丙氨酸含量随发芽时间延长逐渐增高,胚乳内谷氨酸及谷氨酰胺,天冬氨酸及天冬酰胺的含量随萌发过程的延长都有下降的趋势,而种胚中,前者在萌发的第6d达到最大值,后者在萌发过程中持续增加。胚乳和种胚内的碱性氨基酸(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在胚根突破种皮后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996.
本文论述了从棉子油或棉子油皂脚中分离不饱和脂肪酸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以及脂肪酸分离的不同方法。详细阐述了不饱和脂肪酸尿素包合分离法的原理、操作过程及各种因素对分离效果的影响。不饱和脂肪酸尿素包合分离法具有操作方便、设备要求简单。及防止不饱和脂肪酸在分离过程中发生氧化和异构化的特点,是一种较理想的制备高纯度不饱和脂肪酸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7.
从383名高级职称教师中检出高尿酸血症142例,检出率37.1%。其中80%的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尿酸浓度分布于415.5~535μmol/L(7~8.99mg/dL)、检出率29.8%,20%的患者血尿酸浓度在535.5Vmol/L(9mg/dL)以上,检出率7.3%。40岁至60岁的本病检出卒42%。142例患者中肾受损9例(6.3%)、痛风5例(3.5%)、合并高脂血症18例(12.7%),合并冠心、冠脉供血不足、高血压性心脏病22例(15.5%,合并肥胖33例(23.2%).49例60岁以上本病患者合并冠心、冠脉供皿不足14例(28.6%).通过分析提出了对本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98.
龙眼果酒酿造菌株筛选及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了龙眼果酒酿造中前处理方式对果酒发酵的影响,进行了不同发酵菌株的筛选,并以正交试验研究影响龙眼果酒挥发酸含量的因素,进行了工艺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龙眼果酒以活性干酵母在纯果汁发酵的方式下酿造的果酒质量最好;影响龙眼果酒中挥发酸含量的因素主次顺序为:二氧化硫的添加量、柠檬酸和苹果酸的比例、酒醪的含酸量和发酵温度。其最佳组合为A_1B_2C_1D_3,即含酸量为6.5g·L~(-1),二氧化硫的添加量为80mg·L~(-1),发酵温度为25℃,柠檬酸和苹果酸之比为0:1。  相似文献   
999.
魏永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8):3073-3075
[目的]分析测定荞麦蜂花粉中的脂肪酸成分。[方法]分别采用索氏抽提法和酸水解法提取荞麦蜂花粉脂肪酸,再经过甲酯化处理后,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脂肪酸的组成。[结果]两种提取方法的脂肪酸收率分别为8.26%和8.81%,共检出11种脂肪酸成分,含量最高的是5,11,14,17-二十碳四烯酸,两种提取方法得到的结果分别为29.45%和38.15%,其余主要成分为棕榈酸、亚油酸、油酸和二十碳三烯酸。[结论]荞麦蜂花粉中富含ω-3家族的二十碳多不饱和脂肪酸,明显不同于文献报道的荞麦种子油脂肪酸成分,其是否与荞麦蜂花粉所具有的生理活性功能相关,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00.
就乳酸菌(LAB)的有关特性,影响LAB生长的环境因素,苹果酸-乳酸发酵(MLF)对酒质的影响,MLF的发生与终止,与MLF有关的代谢反应机理,以及LAB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在MLF生化反应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