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38篇
农学   11篇
  6篇
综合类   112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51.
为探讨桂枝主要活性物质肉桂醛和肉桂酸对新余蜜橘青霉病的抗性及其机理,以500倍和1 000倍咪鲜胺稀释液为阳性对照,蜜橘损伤接种后,测定了防护效果最佳时肉桂醛、肉桂酸的抑菌浓度,分析了对果实活体防效和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5、8 mg/m L肉桂醛以及30、15mg/m L肉桂酸是最佳抑菌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药液处理均能显著降低病原菌的致病力,贮藏第6天,25、8 mg/m L肉桂醛处理组的病情指数分别为54.4%和66.4%,30、15 mg/m L肉桂酸处理组分别为49.6%和63.2%;各浓度药液处理均能降低新余蜜橘的MDA和H_2O_2含量,显著提高并维持SOD、PPO等防御酶的活性,以25 mg/m L肉桂醛和30 mg/m L肉桂酸处理效果最佳。研究表明,肉桂醛和肉桂酸能有效增强果实活体防护效果以及诱导果实的抗病性,且抗性的产生可能与果实内相关防御酶活性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152.
陈俊愉先生一直潜心投入观赏园艺事业,对梅花的研究更为深入。他提出的推选梅花和牡丹并列为我国国花是一个新的思路。梅花和牡丹各具优点,列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首,应尽快确定为我国国花。  相似文献   
153.
周平  周德生 《勤云标准版测试》2017,37(12):1335-1340
慢性病的病因特点不外病邪兼夹、内邪归化、内邪异化、内邪生化。复合病机表现为并列、主次差异、矛盾关系。慢性病表现为多病共存、共病,具有症状繁多复杂证候、复杂病程、动态变化的临床特征。陈大舜教授认为个体化的整体治疗观,临床需要根据内生邪气的杂合现象,慢性病以和法论治为落脚点。  相似文献   
154.
周平  周德生 《勤云标准版测试》2017,37(11):1253-1257
桥本氏脑病以心肝火旺、气郁痰结为基本病机,以痰热内扰、风火相煽、阳亢为标,热毒痰浊,夹风上犯,药毒叠加,脑窍壅闭,以致神机障碍。陈大舜教授以热毒痰浊闭窍证、肝阳化风夹痰证、气郁痰结火旺证为基础,以主证定主方,选用菖蒲郁金汤加减、镇肝熄风汤加减、清痰汤加减。在用药方面主张辨症与辨证相参合,并对含碘中药黄药子、浙贝母、海藻、昆布、牡蛎、海浮石、夏枯草等,和毒性中药枯矾、朱砂等的运用见解独到,体现了辨证相结合以及和法论治的学术思想,临床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55.
海南香枝木与越南香枝木木材构造特征比较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海南香枝木和越南香枝木木材构造特征进行比较解剖研究。结果表明:两者的宏观构造在材色气味、纹理结构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微观构造特征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木射线的种类、射线细胞的形态、射线组织的类型;其余解剖特征差异则不明显。海南香枝木的树种名称为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越南香枝木的树种名称为多裂黄檀(D.rimosa Roxb.)。  相似文献   
156.
海南苏铁是海南岛特有种和国家I级重点保护植物,对研究热带植物区系具有重要意义。受生境缺失及人为干扰等因素影响,海南苏铁在海南岛的种群数量呈缩减态势。采用种群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及种群动态量化分析等方法,对五指山地区不同生境下的海南苏铁种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样地内的海南苏铁为稳定种群,低龄级和中龄级个体数占有一定的优势,但不同样地种群年龄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2)静态生命表结果显示,3个样地整体上表现出随着龄级的增加高龄级个体数量减少的趋势,但样地A和样地B在幼龄级时有大量的个体数死亡。研究区内海南苏铁的存活曲线更趋近于Deevey-II型。3)种群动态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海南苏铁为低增长型的稳定种群,而样地A和样地B种群对外界干扰的敏感性要明显强于样地C。整体而言,五指山地区的海南苏铁种群当前仍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157.
宋鄂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8624-8625
对沉湖湿地的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和研究,从湿地植物多样性、动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3个方面对该区域生物多样性进行了概括。在此基础上,对沉湖湿地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评价,得出:沉湖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对改善区域环境、维持武汉地区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8.
叶底红枝条顶部为插条在春季扦插,平均生根率最高,达79.33%,枝条中部为插条在春季扦插次之,平均生根率为67.33%;枝条顶部扦插的生根率优于中部;春季扦插生根率最高,平均生根率达73.33%,其他依次为秋季、夏季,冬季最差。采用NAA处理插条,适宜的浓度可以提高扦插生根率。NAA浓度50mg/L处理枝条顶部,其平均生根率达93.33%;处理枝条中部,其平均生根率可达87.33%。  相似文献   
159.
南方大口鲶胚胎发育及温度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描述了南方大口鲶在水温23.1-25.8℃时的胚胎发育的过程,研究了不同水温下胚胎发育的孵化时数,并对其胚胎发育与温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南方大口鲶胚胎发育的最适水温为20-25℃,其发育的生物学零点为8.6℃。  相似文献   
160.
巢湖太湖新银鱼寄生虫调查和食物组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2006年11月和2007年8月、9月、11月在巢湖5个采样点分别进行了4次调查,研究了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ngkahkeii taihuensis Chen)的寄生虫种类、感染率、感染强度、食物组成等指标。结果显示:巢湖的太湖新银鱼感染的寄生虫是双线绦虫,感染率8月份为(57.14±53.45)%,9月份为(66.67±47.76)%,两月平均感染率为(65.22±48.15)%;感染强度8月份为(0.71±0.76)个/尾,9月份为(1.59±1.80)个/尾,两月平均感染强度为(1.46±1.71)个/尾。桡足类是太湖新银鱼的主要食物,在8月份食物中平均个数组成比例为(66.32±11.85)%,出现率为100%;在9月份食物中平均个数组成比例为(57.86±31.00)%,出现率为87.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