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181篇
  11篇
综合类   8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71.
离心泵流场流固耦合数值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离心泵叶轮在流场中受到的应力及产生的变形对速度场和压力场有一定的影响。采用双向同步求解方法对离心泵流场和叶轮结构响应进行联合求解,分析叶轮流固耦合作用对其内部流场的影响。对不同工况进行的计算结果表明,叶轮和叶片中应力分布明显不均,局部出现应力集中;叶轮出口后盖板在偏离设计工况时变形较大,影响叶轮出口速度,使蜗壳出现分流的部位向出口移动;导致叶轮出口压力不对称状态、不稳定性更严重;各监测点上压力变化较明显。  相似文献   
72.
示踪粒子跟随性讨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叶轮内流场的非接触式测试中,必须在流场中置入随流前进的示踪粒子。以数学分析方法详细计算讨论了提高粒子跟随性的条件,即为改善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在测试系统光学设备可辨识的条件下,选用的粒子的粒度应尽量小。这一结论将有助于提高流场测试精度。  相似文献   
73.
低比转数离心泵多相位定常全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洋  代翠 《农业机械学报》2009,40(11):89-93
针对定常流动是否具有全局代表性的疑问,采用多参考系模型对某一低比转数离心泵在设计工况进行了多相位定常流动数值模拟.分析了由于叶轮与蜗壳相对位置的变化引起的泵扬程的变化规律,同时捕捉到了全流场的速度、压力分布以及蜗壳第Ⅷ断面漩涡的结构与演化特征等重要流动信息.结果表明,多相位定常流动数值模拟的结果实际上反映了泵内流场的非定常流动特性.  相似文献   
74.
离心泵内部动静干涉作用的数值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压力边界条件对一单级单吸蜗壳式离心泵进行了三维非定常数值模拟计算,模拟过程中给定离心泵入口总压和出口静压,结合滑移网格技术,成功地捕捉了叶轮-蜗壳的动静干涉作用引起的非定常流动特性.计算结果表明,离心泵内流场周期性脉动明显,蜗壳内静压及叶片载荷分别以叶片旋转频率、叶轮旋转频率发生周期性变化.蜗壳几何形状的不对称性影响了动静干涉作用在离心泵内部的传播,引起了离心泵内流动沿周向分布不均匀现象.  相似文献   
75.
本文对纳西泵串联效应进行了初步的理论研究和实际生产试验,解决了生产中要求提高减压设备的真空度和增大压缩气体压强的问题。设计出了提高真空度和增大气体压强的生产流程,并在理论上进行了推导和计算。结果表明:纳西泵串联后提高了减压设备的真空度,在生产上能大大减轻热敏性物料的分解变质和碳化作用,省去了某些压缩气体液化时所需要的冷冻设备。  相似文献   
76.
沙毅 《排灌机械》1996,14(4):4-5,9
介绍了QDX3-24-0.75型全场程离心式潜水电泵设计研制过程,通过样机性能测试验证本设计成功。  相似文献   
77.
采用非定常雷诺时均方法结合SST湍流模型,对一比转数为86.44的离心泵零流量工况下的内部流动进行了三维全流场数值模拟。基于数值模拟结果,预测了离心泵关死点扬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同时分析了关死点内部流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CFD预测的关死点平均扬程误差为4.7%;流道1的进口和出口各有一个旋转方向相反的漩涡,2个漩涡在一个周期内会各自发生不同的状态改变,且呈现明显的周期变化;蜗壳扩散段的绝对速度接近于零,流道1内叶片工作面的高速区面积先增加后减小;蜗壳内的静压分布变化明显,流道1的工作面出口处高压区面积随着叶轮的旋转不断减小;泵进口始终存在着6个大小不同的漩涡,且这6个漩涡基本堵塞了整个流道。  相似文献   
78.
固液两相流离心泵内部流场数值模拟与磨损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Particle模型和非均相模型,运用流场分析软件ANSYS-CFX对固液两相流离心泵的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液相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对固体颗粒相采用离散相零方程模型,壁面设置为自由滑移壁面条件。分析了在颗粒体积分数为0.1,固体颗粒直径分别为0.1、0.25、0.5、0.75mm时,过流部件壁面处固体颗粒相的滑移速度。结果表明:随着颗粒直径的增大,壁面处固体颗粒相的滑移速度增大;固体颗粒相向叶片工作面偏移;在叶片头部、叶片压力面和吸力面的中部到尾部处、蜗壳起始段靠近隔舌处和靠近叶片压力面尾部的前后盖板处等壁面,固体颗粒相的滑移速度较大,磨损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79.
为研究泄漏流对离心泵转子振动特性的影响,以及计算由于离心泵前腔泄漏流作用在盖板上的不对称压力形成的涡动力,建立了离心泵前腔泄漏流模型,提出了一种研究离心泵前腔泄漏流诱导产生涡动力的数值计算方法。首先对离心泵进行全流场数值模拟,然后把其运算结果作为前泵腔单独数值模拟的初始条件,分析前腔流道内部流场的压力和速度矢量分布情况,并求出不同涡动频率比对应的法向和切向涡动力,最后运用最小二乘法对涡动力与涡动频率比之间的二次曲线进行拟合,求出全部6个转子动力学系数,结果表明数值模拟能较准确地计算出前腔泄漏流诱导产生的涡动力。  相似文献   
80.
为减小叶轮内的流动损失,结合计算流体力学、壁面函数法和等效沙粒粗糙度模型,研究了离心泵叶轮流道内的尾流-射流现象及其受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对比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确保了所选计算方法和湍流模型(RNG k-ε模型)能够准确反映内流场的变化。研究表明:在叶轮流道内相对速度W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尾流-射流规律,且吸力边后盖板附近的边界层厚度较大,尾流区主要在吸力边后盖板附近;在叶轮出口处,尾流区则出现在吸力边的前盖板附近。粗糙度对叶轮流道内湍流的影响较大,对压力边和吸力边相对速度的影响相反。粗糙度对内部流动的影响存在一个过渡值,当粗糙度大于此值时,粗糙度对流动的影响与粗糙度小于此值时相反。随着粗糙度的增加,叶轮出口处相对速度波动的振幅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