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5篇
农学   7篇
  4篇
综合类   85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8篇
园艺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89年   5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黔东南小香羊GDF9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GDF9基因在黔东南小香羊群体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表明:在GDF9基因外显子2的550位碱基处发生了突变(A→C)并导致组氨酸突变为脯氨酸;试验检测到AA型、Aa型和aa型3种基因型;A等位基因频率为0.6667,a等位基因频率为0.3334。  相似文献   
92.
本研究分别选用处于抽穗期、乳熟期、蜡熟期和黄熟期的全株湘早籼24饲料稻做为青贮原料,以研究不同生长期和添加乳酸菌对全株湘早籼24饲料稻青贮料感官指标、营养成分和乳酸菌含量的影响。试验采用2×4两因子试验设计,每个生长期分别设对照组和乳酸菌组,乳酸菌组添加0.01g/kg(以鲜重计)的乳酸菌制剂,共8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区组,每个区组6个青贮罐,共144个青贮罐。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水稻生长期的延长,水稻的DM、OM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CP含量在前三个生长期逐渐降低;前两个生长期的WSC含量和ADF含量极显著高于后两个生长期(P0.01)。(2)感官评定结果以第三个生长期最好,添加乳酸菌有改善青贮料色泽和气味的趋势。青贮料的pH值以抽穗期的最低,黄熟期的最高;随着生长期的延长,青贮料的DM含量极显著上升(P0.01),干物质回收率呈下降趋势(P0.05);氨态氮和氨态氮/总氮比值在前三个生长期呈上升的趋势。(3)添加乳酸菌明显提高了各生长期青贮料的pH值,极显著提高了各生长期青贮料的乳酸菌含量(P0.01),同时添加乳酸菌提高了青贮料中DM、OM含量(P0.05或P0.01)和干物质回收率(P0.01)。  相似文献   
93.
湘江流域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流域内最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其中有色金属矿区土壤Cd污染对农产品的安全生产具有较高的潜在风险。在分析湘江流域矿区土壤Cd污染现状和成因的基础上,总结了近年来湘江流域矿区Cd污染土壤的修复实践,比较了不同Cd污染程度的安全高效利用措施,并对流域内未来的土壤修复和综合利用工作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4.
不同基质和生根剂对彩桂扦插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提高彩桂扦插繁育技术,在温室全光照喷雾条件下进行基质配方、生根剂种类、生根剂浓度3个因素3个水平的彩桂扦插育苗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育苗基质组的3个因素中,除生根剂种类对生根率影响不显著外,基质配方与生根剂浓度对插穗生根影响极显著,各因素的主次顺序为基质配方>生根剂浓度>生根剂种类,该组彩桂扦插育苗最优方案为:有机育苗基质+珍珠岩+蛭石(体积比3:4:3),用浓度为200 mg/L的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GGR)处理插条2 h,生根率达到83.3%。蚯蚓粪组中基质配方和生根剂种类对生根率存在显著影响,生根剂浓度对生根率的影响不显著,主次顺序为生根剂种类>基质配方>生根剂浓度,该组最优方案为:蚯蚓粪+珍珠岩+蛭石(体积比3:4:3),浓度为200 mg/L的GGR处理插条2 h,生根率达到80.0%。,而以同期当地长江冲积土为对照的处理生根率只有20%~30%,且在验证试验中该处理彩桂生根率达到了(90.0±3.3)%。在全光照喷雾条件下,这2种方案明显提高了生根率,同时缩短了生根时间,根数量较多且生长于插穗皮部。  相似文献   
95.
由于时历久远,文献不足,人们对西周、春秋时期《周易》文本流传、易学发展等相关问题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笔者所论主要及于两个问题:西周时期《周易》文本流传的问题和由《易象》引发的鲁国史官易学问题。笔者以为,西周时期《周易》即应有所流传,不仅止于周、鲁有之;《易象》应为鲁国史官易学之成果,而《左传》记载穆姜言“元亨利贞”一节也应是其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96.
为研究大豆异黄酮(soybean isoflavones,SI)对香猪睾丸形态及精子发生标志基因表达的影响,选择40头健康的28日龄雄性香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1、2、3和4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25、250和500 mg/kg SI,饲喂60 d后从各组分别随机选取5头屠宰,采取睾丸样品,分析睾丸的组织形态及E型钙粘连蛋白1(Cdh1)、联会复合体蛋白3(SCP3)、过渡蛋白1(Tnp1)和波形蛋白(Vim)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各添加水平的SI均造成了睾丸曲细精管中空泡的形成,减少了管腔中成熟精子的数量;饲粮添加SI极显著降低了睾丸组织Cdh1、SCP3和Tnp1基因的表达量(P<0.01);添加250 mg/kg的SI显著降低了睾丸组织Vim基因的表达量(P<0.05)。由此可知,饲粮添加125、250、500 mg/kg的SI对香猪睾丸形态有明显损伤,抑制了精子发生标志基因的表达;250 mg/kg SI显著抑制猪睾丸支持细胞标志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97.
研究大豆异黄酮(soybean isoflavones,SI)对雄性香猪生长性能、生殖器官发育及睾丸、附睾组织生化指标的影响。用单因子设计,将50头健康的28d雄性香猪随机分成5个处理,1~4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25、250和500mg·kg-1水平的SI,第5组添加0.5mg·kg-1水平的己烯雌酚,饲养期60d,饲养结束后每组随机选择5头猪屠宰,记录生殖器官质量,并取睾丸、附睾样分析组织生化指标。结果发现,各添加水平的SI对香猪的生长性能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250mg·kg-1添加水平的SI较空白组显著增加了香猪的睾丸指数,降低了其前列腺和精囊腺指数(P<0.05),而500mg·kg-1SI组极显著降低了香猪的睾丸和附睾指数(P<0.05)。和空白组相比,日粮中添加各水平的SI极显著增加了香猪睾丸组织α-葡糖糖苷酶含量(P<0.01);500mg·kg-1 SI组极显著增加了睾丸组织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和附睾组织肉毒碱、α-葡糖糖苷酶含量(P<0.01);250mg·kg-1 SI组显著降低了附睾组织谷酰转肽酶(GGT)含量,且增加了睾丸组织的丙二醛(MDA)含量(P<0.05);125mg·kg-1 SI组显著降低了附睾组织GGT含量(P<0.05)。和己烯雌酚组相比,500mg·kg-1 SI组香猪睾丸组织的GGT(P<0.05)和LDH(P<0.01)含量均提高;250mg·kg-1 SI组猪附睾组织GGT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睾丸组织MDA含量升高(P<0.05);而125mg·kg-1 SI组附睾组织GGT、α-葡糖糖苷酶、肉毒碱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果糖含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知,在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大豆异黄酮会对环江香猪的生殖器官发育和组织生化指标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些变化均与大豆异黄酮的剂量有关,其对雄性生殖系统产生副作用的阈剂量可能在250~500mg·kg-1之间。  相似文献   
98.
为研究贵州香猪生长的钙、磷需要量,选择60~75日龄贵州从江香猪34头(公母各半),采用扣除蛋白质等消化能(DEpf)饲粮设计和比较屠宰试验,测定贵州香猪生长的钙、磷沉积规律。结果表明,贵州香猪每千克自然增重的净钙需要量为10.03-0.184 BW(g),净磷需要为3.46-0.000 4 BW(g)。  相似文献   
99.
为研究miRNA在香猪发育时期的调控功能,试验对3和7月龄香猪肝脏组织中存在表达差异的miRNA进行了筛选。提取3和7月龄香猪肝脏组织总RNA,通过与miRNA芯片杂交,经统计学分析,以变化倍数≥2倍(P<0.05)为阈值,筛选3和7月龄香猪肝脏中表达丰度差异的miRNA,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验证。结果发现,与3月龄相比,7月龄香猪肝脏中有11条miRNA表达下调和9条miRNA表达上调,下调倍数最多的是miR-27b,上调倍数最多的是miR-155。对选取的4条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结果显示,4条miRNA表达变化趋势与芯片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月龄香猪肝脏中的miRNA表达丰度有差异,其中一些可能参与了机体生长发育时期肝细胞的脂肪代谢过程。  相似文献   
100.
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SH), a glycoprotein secreted from pituitary, can regulate ovarian function through the FSH receptor (FSHR).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FSHR gene on the litter size of Xiang pig population, the polymorphisms of FSHR gene exon 10 were detect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nd sequencing methods, and the effect of polymorphisms in FSHR gene exon 10 on litter size traits in Xiang pigs was analyzed using the least square analysis.In eight candidate sites, there were two polymorphic loci were detected out from Xiang pig population, which were rs322800083 (C276T) and rs332115220 (T601C). Moreover, a new SNP novel 1 (G-92A) was discovered.Four haplotypes were constructed between rs322800083 and rs332115220 sites, in which C-T was the main haplotype (45.0%) and presented closely linkage disequilibrium (r2=0.334) in Xiang pig population. Furthermore, the haplotype C-T corresponded to the highest total number born (TNB) at the second fetus of Xiang pigs, haplotype C-C to the lowest TNB. It was notified that haplotype C-T produced 0.99 TNB of Xiang pigs more than haplotype C-C (P<0.05). And the TNB at the third fetus was also the highest in haplotype C-T, which produced 1.61 and 2.33 TNB more than haplotypes T-C and C-C (P<0.01). The genotypes of locus rs332115220 was weakly correlated with the third fetus of Xiang pig population (ρ=0.429).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haplotype C-T could be used as a molecular marker to assist selection for the litter size of Xiang pig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