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187篇
农学   85篇
  39篇
综合类   516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52篇
园艺   55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991.
生姜种质资源的离体繁殖和保存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生姜茎尖(0.2-0.9mm)在含BA2.0mg/L和NAA0.6mg/L的MS7培养基上可直接形成带根的幼苗。叶鞘切段在含BA1.0mg/L和NAA0.6mg/L的MS4培养基上亦可直接分化不定芽和不定根。再生新梢在增殖培养基MS7上主要是通过腋芽繁殖,其繁殖率约为每月6倍。在补加甘露醇3%的MS7培养基上,具有3片叶左右的生姜试管苗可在15℃和1200lx的连续光照下不转管保存12个月,并且其遗传组成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992.
以厚朴为试材,设置露晒根、包埋干根干反向生长模拟处理,以未作任何处理的根皮、干皮为对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厚朴总酚,采用LC–MS技术分析差异代谢物。结果表明:包埋干、露晒根处理的干皮和根皮总酚含量均增加;厚朴中检测到873种代谢物,其中,对照的根皮组与干皮组显著性差异代谢物有107个,露晒根皮与对照干皮组显著性差异代谢物有71个,包埋干皮与对照根皮组显著性差异代谢物有76个,各处理组间差异代谢物以上调为主;差异代谢物主要包括脂质和类脂化合物、有机酸及衍生物、有机氧化物、木脂素、新木脂素及其相关化合物,且主要聚集在β–丙氨酸代谢、组氨酸代谢等途径;根干反向生长模拟处理能诱导处理部位与模拟部位之间差异代谢物数量显著降低,并引起氨基酸类物质和代谢途径积极响应。  相似文献   
993.
以凹叶厚朴盆栽幼苗为试验对象,设计Pb、Zn单一胁迫200 mg/kg(P1、Z1)、400 mg/kg(P2、Z2)、600mg/kg (P3、Z3)、800 mg/kg (P4、Z4)及复合胁迫(100+100) mg/kg (M1)、(200+200) mg/kg(M2)、(300+300) mg/kg (M3)、(400+400) mg/kg (M4),以不加Pb、Zn处理为对照(CK),共13个处理,研究处理90 d后凹叶厚朴的生长、生理及铅锌累积变化特征。结果表明:P1、P2、M2处理可使凹叶厚朴幼苗地径增粗,地上及地下部分干质量增加;P4、Z4处理下叶片光合色素含量降至最低,复合胁迫下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均低于CK;各胁迫处理下,凹叶厚朴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游离脯氨酸含量均高于CK;在3种胁迫方式下,凹叶厚朴叶片丙二醛含量随着胁迫浓度增加均处于上升趋势,P4、Z4、M4的丙二醛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41.36%、17.28%、35.80%,植株受损害程度逐渐加深;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植株的地上部分与根部Pb、Zn含量均...  相似文献   
994.
通过对相同立地条件下华山松Pinus armandi Franch、响叶杨Populus adenopoda Maxim不同比例的混交林和华山松纯林的生长特性和生态效应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混交林的生长量优于纯林,其中混交林中华山松与响叶杨按6:4混交效果最好。华山松-响叶杨(6:4)混交林林分中华山松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每公顷立木蓄积量分别比华山松纯林大10%、6.7%、53%;华山松-响叶杨(6:4)混交林生物量比华山松纯林大17.9%;混交林能明显改善林分内的生态效应,充分利用营养空间;华山松-响叶杨(6:4)混交林林地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pH值比华山松纯林林地分别大15.99%、10.84%、7.69%、12.5%,提高了土壤的肥力。  相似文献   
995.
以绿芦笋为试材,研究浓度为0.1 mmol/L的L-精氨酸对其在4℃贮藏过程中品质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1 mmol/L的L-精氨酸浸泡30 min处理,能有效地降低绿芦笋的腐烂率、失重率和残渣率,减缓叶绿素的消耗及丙二醛(MDA)的生成,并通过有效抑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从而延缓了木质素的生成,提高绿芦笋的总抗氧化能力,说明0.1 mmol/L浓度的L-精氨酸处理能有效维持采后绿芦笋的品质,且L-精氨酸作为食品添加剂应用于果蔬保鲜具有安全性高的优势。  相似文献   
996.
以京白梨、南果梨、花盖梨、尖把梨、安梨5种秋子梨果实为试材,研究其在常温(20±1)℃下果实采后品质变化及生理差异,并分析了果实硬度与其他品质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品种货架期长短存在差异;在后熟过程中,五种秋子梨果实硬度和VC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可溶性固形物(SSC)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均呈上升趋势,果皮色泽由绿转黄;京白梨的呼吸强度显著高于其他4种秋子梨(P<0.05)且有呼吸跃变峰;京白梨、南果梨、花盖梨及尖把梨的乙烯释放速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均存在乙烯释放跃变,京白梨和南果梨的乙烯释放速率极显著高于其他3种秋子梨(P<0.01),安梨没有乙烯跃变峰且乙烯释放速率最低。硬度与其他品质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除了果实硬度、VC含量、果皮色泽和相对电导率影响秋子梨果实后熟软化外,京白梨的可滴定酸(TA)含量,南果梨的SSC和呼吸强度,以及安梨的SSC均与果实后熟软化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相关(P<0.01)  相似文献   
997.
酚酸类物质对植物产生明显化感作用,威胁植物生长和加工产品质量。以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盆栽试验,在土壤中添加3种不同浓度(0,50,100,150,200 mg/kg,分别为CK、T1、T2、T3、T4)的对羟基苯甲酸(pHBA)、苯甲酸(BA)、肉桂酸(CA)处理液,研究酚酸对栝楼生理和土壤特性的影响,阐明酚酸化感作用的强度和规律。结果表明:(1)T1浓度pHBA能够促进栝楼根系伸长,根鲜重增长率可达19.25%;BA影响栝楼生物量的积累,T4浓度下可抑制鲜重和根鲜重至CK的35.17%和58.38%;T4浓度下CA对株高和根长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最大降幅达到66.19%和63.13%。(2)高浓度pHBA能降低根系活力,最大抑制率为33.55%;BA对根系活力的化感效应与浓度呈正相关,最大抑制率为47.41%。3种酚酸对蒸腾速率的作用效果略有不同,但高浓度下均表现为抑制作用。(3)pHBA与CA提高SOD、POD活性,下调CAT活性;BA使SOD、POD、CAT活性都被抑制,分别降低47.42%,59.07%,45....  相似文献   
998.
为对比不同地区、不同年限野生‘唐古特瑞香’根、茎中3种成分含量、变化规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应用ZORBAX SB-C18(4.6 mm ×150 mm)色谱柱,流动相使用乙腈︰0.05%磷酸(10:90)和甲醇︰水(20:80),流速为0.9 mL/min,检测波长为265 nm和327 nm,柱温为40℃,进样量为20 μL。建立的HPLC分析体系线性范围良好(R2>0.99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RSD均小于2%,加样回收率在95.10%~95.84%。含量结果分析表明,同一部位的样品,紫丁香苷的含量在第5年显著增加(P<0.05);互助地区根皮、茎皮和哈溪地区茎皮中祖师麻甲素、7-羟基香豆素,在第5年含量显著减少(P<0.05)。互助地区茎皮和哈溪地区根皮中祖师麻甲素与7-羟基香豆素含量次序分别为5年生>8年生>3年生,5年生>3年生>8年生(P<0.05)。同一年限的样品,除茎皮中祖师麻甲素、7-羟基香豆素和紫丁香苷含量显著高于根皮外(P<0.05),哈溪地区茎皮祖师麻甲素含量显著高于互助地区的根皮和茎皮含量(P<0.05);5年生和8年生祖师麻甲素与3年生7-羟基香豆素和紫丁香苷的含量依次为互助茎皮>哈溪茎皮>互助根皮>哈溪根皮(P<0.05);5年生和8年生紫丁香苷的含量依次为互助茎皮>互助根皮>哈溪茎皮>哈溪根皮(P<0.05)。‘唐古特瑞香’同一部位样品中多数成分含量在第5年较高;同一年份茎皮中多数成分含量高于根皮;哈溪地区5年生唐古特瑞香茎皮中成分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999.
芦笋种质资源与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述了近年来芦笋种质资源的引种情况,不同芦笋种质资源相关农艺性状以及在国内不同生态区的适应性研究。总结了芦笋主要育种技术,包括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全雄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的研究成果及进展。笔者认为今后芦笋种质资源创新和育种技术研究工作可重点从2个方面寻求突破:(1)加强芦笋优良种质资源的引进和创新利用;(2)开展多元化育种,高效推进抗茎枯病、优质和高活性成分等优良新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