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13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41.
赤霉病是大麦最主要的世界性病害 ,在湿热的流行年份不仅使大麦减产严重 ,而且受过赤霉病菌毒素污染的籽粒严重影响人畜的安全。目前对赤霉病最好的防治途径仍然是对抗性品种的选育 ,而抗病育种的关键是筛选和创造抗病材料。本研究对 2 0 0 0份加拿大大麦新品系进行了赤霉病抗性的鉴定。结果表明 ,供试品系间的抗赤霉病性存在显著差异 ,有 193份品系较抗 (耐 )赤霉病 ;二棱大麦对赤霉病的抗性明显强于六棱大麦 ,其抗病品系也显著多于六棱大麦 ;大麦的抽穗期对赤霉病的发生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2.
通过研究生物有机肥、酵素菌(内生菌类)有机肥和克萎菌粉剂对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降低枯萎病和黄萎病的发病率,并有利于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43.
茶饼病是五指山市水满乡茶叶上最为严重的病害,已经严重影响了水满乡红茶的产量及品质。为防止茶饼病的持续危害,本文介绍了水满乡大叶种茶茶饼病的发生和流行特点,阐述了该地区茶饼病发生严重的主要原因,提出综合防治对策,以期指导茶农防控茶饼病。  相似文献   
44.
龙胆草斑枯病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胆草斑枯病是龙胆草生长过程中最严重的病害,主要危害叶片。近几年,龙胆草种植面积大为减少,斑枯病防治技术研究少有报道。据调查,采用常规药剂不能有效防治,造成龙胆草斑枯病发病率达到80%以上,有时甚至达到100%。为避免此病造成严重损失,我们开展了龙胆草斑枯病防治药剂筛选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凯润、凯泽对龙胆草斑枯病具有较好防治效果,可有效防止龙胆草斑枯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45.
两年鉴定表明,抗病1号、IR20、IR42、TeTeP、IET4699较抗纹枯病,兼抗白叶枯病,可作抗源使用.抗性次于上述品种而优于一般感病品种的有早稻7807-1、浙85-3、76-20、J36;中稻鉴262、665、滇瑞308、Basmati370选、F8-5-7-1、临籼12、81-18、512,其中鉴262、665还高抗白叶枯病,农艺性状好,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本文还讨论了株高和密度对纹枯病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它们对纹枯病的影响远不及抗病品种的影响大.  相似文献   
46.
西瓜疫病高效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高效低毒、对环境友好的西瓜疫病防治药剂,选取7种化学药剂,通过设置不同浓度梯度,进行连续3 a的药效试验,以西瓜疫病的速效性、持效性为判定指标,筛选出适合西瓜疫病的防治药剂。试验结果表明,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1000倍液的持效性与速效性表现均优良,推广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47.
本文研究了水稻白叶枯病病丛,病株和病叶的空间格局及其田间抽样技术.结果表明,病株和病叶在田间的分布均呈聚集格局,其中前者属于一般的负二项分布,后者属于具有共通k值的负二项分布;病丛的分布在所测密度范围内(2.7176-5.9041病丛/样方,即病丛率为45.29%~98.40%) 呈均匀格局;田间抽样效果以Z字形取样法最佳,而目前测报上在本田期所采用的3点取样法最差;取样54丛的调查效果也较常用的27丛显著为优.据此,作者建议,大田调查时最好采用Z字形抽样法取样54丛,以提高调查测报准确性.  相似文献   
48.
小麦不同品种抗蠕孢菌叶枯病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伟锋  常迺滔  程晖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6):1152-1153,1159
对克93-756、辽春13和沈免85等8个小麦品种在苗期与抽穗期受小麦蠕孢菌叶枯病菌[Bipolaris sorokiniana(Sacc.)Shoemaker]侵染后的潜育期、病斑大小和病斑单位面积产孢量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P=0.01水平下,不同小麦品种之间受小麦蠕孢菌叶枯病菌[Bipolaris sorokiniana(Sacc.)Shoemaker]侵染后的潜育期、病斑大小和病斑单位面积产孢量都表现极显著差异;苗期与抽穗期之间的病斑长度和病斑单位面积的产孢量也都表现极显著差异,而病斑宽度和潜育期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9.
甜瓜抗枯萎病的遗传与育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综述了甜瓜对枯病的抗性表现、鉴定方法及遗传多样性,归纳了甜瓜抗枯萎病的复合杂交方法及所取得的成就,展望了我国甜瓜抗枯萎病育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0.
玉米纹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洋 《杂粮作物》2009,29(4):283-284
介绍了玉米纹枯病的发生和危害;对玉米纹枯病的病原、病症及发病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根据病害发病的规律及流行条件,提出了对玉米纹枯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