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4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308篇
林业   304篇
农学   82篇
基础科学   62篇
  566篇
综合类   1271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485篇
畜牧兽医   107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159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293篇
  2011年   278篇
  2010年   229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沙湖水体富营养化评价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沙湖营养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沙湖富营养化日趋严重,已经由2002年的轻度富营养发展到2005年的中度富营养,磷和有机污染物是沙湖富营养化限制因子。对富营养化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外源污染和内源释放是造成沙湖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黄河补水和地表径流是主要的外污染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沙湖富营养化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2.
沙湖水体污染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沙湖水体营养盐来源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①黄河水、农田退水的补给是沙湖营养盐的主要来源;②2004年由黄河水补给入湖的总氮、总磷量分别为20.00t和3.04t,占全年入湖总氮、总磷量的50.4%和57.7%;③2004年由农田退水补给入湖的总氮、总磷量分别为15.00t和2.00t,占全年入湖总氮、总磷量的37.8%和37.9%;④2004年由芦苇收割和渔业捕捞出湖的总氮、总磷量分别为11.99t和1.93t,占全年入湖总氮、总磷量的30.2%和36.6%;在调查沙湖营养来源的基础上,建立沙湖水质经验模型并分别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OECD模型能较好预测沙湖水体总磷、总氮浓度。最后利用该模型,对所提出的沙湖水体富营养化防治方案进行计算分析比较,并确定合适的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23.
立足青海湖旅游区实际,在分析影响旅游区生命周期的诸因素基础上,提出了延长该区旅游生命周期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4.
罗布泊南部野双峰驼的分布与环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1995-1996年两年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又利用家驼队深入荒漠腹地,考察了罗布泊南部野双峰驼的分布和栖息环境,结果表明在罗布泊南部的湖岸区,阿尔金山北麓及山前丘陵地带均有野驼分布,库姆塔沙漠中部无野驼进入,但其西侧戈壁及丘间谷地为野驼南北迁徒的通道,冬季野驼主要集中活动在科什兰孜等罗布泊南岸及阿奇克谷地;夏季主要在山区北麓活动,所以应将该区域与上述分布区同归于一个分布区整体,即南北配置的景观复合  相似文献   
25.
广东省惠州市东湖花园的植物资源调查结果表明:该小区的植物种类可分为55科102种, 其中蕨类植物3科3种,裸子植物5科5种,被子植物47科94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36科61种,单子叶植物11科33种;分析其植物配置现状,并就其今后园林规划中植物的配置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6.
探讨湖泊湿地土壤特性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对于理解湿地植被分布及功能的维持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在安徽升金湖消落带沿水位梯度设立研究样方,测定植物的盖度、地上生物量以及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全氮、全磷等指标,并结合Pearson相关性分析、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探讨了土壤特性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地下水位上升,土壤含水量与全氮含量显著增加(P<0.05),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全磷含量显著降低(P<0.05).土壤有机碳、全磷含量以及C?N与土壤含水量极显著负相关(P<0.001),土壤全氮、N?P以及C?P与土壤含水量极显著正相关(P<0.001).土壤含水量、土壤全氮含量以及C?P和N?P是影响消落带植被物种多样性变化的关键因子,共同解释了变化的91.85%.总之,土壤含水量可以直接影响消落带植物多样性,也可以通过改变土壤中氮元素的转化和磷元素的有效性间接影响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27.
土地沙漠化是青海湖流域重要的生态问题之一,明晰区域内不同沙化阶段植物群落的演化特征,有助于为该区沙漠化防治工作有效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通过野外样方调查并应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厘清该区潜在、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沙化阶段植物组成特征与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沙化程度加剧,植物优势种从矮生嵩草、草地早熟禾和垂穗披碱草演替为青海固沙草、驼绒藜和沙蒿,生活型从中生向旱生演替;植物盖度、高度、地上生物量和多度依次降低;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与Pielou指数均为先升后降,轻度沙化阶段最高,符合“中度干扰假说”。沙化过程对多样性指数影响为Shannon-Wiener指数>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除Pielou指数外,其余多样性指数与植被特征相关性显著。研究结果可为青海湖流域沙化防治及群落多样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如何快速改善千岛湖的森林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调研结果,就如何快速有效地改变千岛湖森林结构与功能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认为调整产业结构,加强森林分类经营和加大封山林力度是三个先决条件,而加强科学研究,充分运用人为有利干扰则是其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9.
通过论述青海湖区生态环境现状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说明了青海湖区生态环境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意义,并提出了具体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30.
衡水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衡水湖为国家级湿地及鸟类自然保护区,有丰富的生物资源,优美的景色,丰厚的文化底蕴,优越的地理位置,具有开展生态旅游的有利条件。本文针对衡水湖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规划,突出特色等生态旅游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